为进一步丰富“美德信用+”应用场景,促进美德信用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缓解村民“就诊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缴费金额贵”的难点、痛点问题,威海市在文登区米山镇、宋村镇、高村镇、葛家镇、界石镇等5个镇探索推行“美德信用+医疗”惠民措施,探索美德信用兑换健康诊疗项目的“美德信用+医疗”工作新模式,全方位提升村民就医便利度和满意度。

一、加强顶层设计,研究绘好项目建设“方位图”。威海市在文登区实行由镇级“美德信用+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引领工作实施,卫生院“美德信用+医疗”服务队保障工作运行,村级信用议事会负责工作落实,形成镇党委、卫生院、全体村民上下联动、协同发力、共同受益的运行机制。结合美德信用工作情况及基层医疗卫生实际能力,明确“试点启动、普及推广、全域覆盖”的“三步走”工作路线,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引向深入、取得成效。为保证该项工作持续推进,同步确定了卫生院减免一部分、村级支付一部分、镇党委补贴一部分的资金政策保障途径,为“美德信用+医疗”工作长久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完善服务体系,规划先试先行“施工图”。第一阶段在各镇农村工作片内通过评比各选出1个美德信用工作开展好、村情稳定的村庄进行试点,建立健全试点村管理负责人和兑换券发放管理制度,发现漏洞及时完善,确保试点阶段高效推进。第二阶段在每个农村工作片第一批试点村的基础上再增加50%的村进一步普及推广,同时调整方案细节,保障运行体系顺畅。最后在镇域范围内全面推进,实现全覆盖。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累计设定符合本镇域实际的检查项目,确定美德信用积分兑换标准,同步确定给予美德信用等次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居民门诊手术及治疗费用不同程度的折扣优惠,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便利惠民。整合基层卫生院的医疗资源,对各村检查时间做出合理安排,有效防止检查扎堆,保证村民少跑腿,提高就诊效率,确保检查质量。

三、全方位促提升,谋划信用+医疗“效果图”。一是提升“美德信用+医疗”覆盖率。截至2024年6月,从5个试点镇试点运行情况来看,累计参与美德信用医疗服务村民共计2万余人,覆盖率近60%,参与兑换人次达到10万人以上,实现“小病、慢病、常见病”诊疗留在基层的目标。二是提升卫生院设备利用率。增强了基层医疗机构对群众的吸引力,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有效促进医患间的良性互动,有效提高卫生院的经济效益。自“美德信用+医疗”工作开展以来,卫生院健康体检项目设备利用率较去年同期提升200%。三是提升基层群众满意度。通过电话抽查,活动开展以来试点镇医疗服务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5%。“美德信用+医疗”活动缓解了村民“候诊时间长、诊疗时间短、缴费金额贵”等难点、痛点问题,切实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下一步,威海市将继续探索创新“美德信用+”应用场景,扩大信用惠民便企服务圈,让“信用好 得实惠”实现新飞跃,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