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担心了,何进诛杀宦官的行为就是给自己保命的行为。

东汉的政治自从汉章帝去世之后,就落入一个怪圈:皇帝、外戚、宦官、士族不断进行政治斗争。

东汉皇帝寿命都不长,只有汉光武帝刘秀和汉献帝刘寿活过了50岁。

汉章帝去世的时候只有33岁,汉和帝去世的时候只有28岁,汉桓帝去世的时候只有37岁,汉灵帝去世的时候只有33岁。

甚至还有不少未成年皇帝。

皇帝去世得早,那他们的儿子年龄就小,也就是未成年,皇帝未成年是不能亲政,政事一般由皇太后临朝称制或者垂帘听政。

皇太后是女性,不方便管理外朝,于是提拔并重用自己的娘家人成为外朝权臣,也就是外戚,于是形成东汉的外戚集团。

当皇帝长大后,发现朝政皆掌控在外戚手中,皇帝想夺权,就必须扳倒外戚。

东汉小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帝想要扳倒外戚,就需要帮手,皇帝能够联络的帮手最重要的就是内朝的宦官,其次就是外朝的士族大臣。

所以东汉皇帝想要铲除外戚集团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必定会联合宦官这个群体。

比如汉和帝、汉桓帝、汉灵帝都是依靠宦官铲掌握大权的。

比如汉和帝杀窦宪夺权,汉桓帝杀梁冀夺权。

宦官因为没有后代,是不会篡位的,而外戚是可以篡位的,还有西汉一朝活生生的例子摆在前面。

因此皇帝格外防范外戚,反而更信任宦官。

汉桓帝与汉灵帝时期,还专门针对外戚与士族实行了党锢之禁,意思是把部分外戚与士人定性为党人,阻止他们终生进入政坛。

从东汉历史来看,外戚没有一个好下场的,比如窦宪和梁冀,都是被族灭。

但是东汉皇帝又很奇怪,又喜欢重用外戚,重用之后又要打压。

比如汉灵帝就是这样,黄巾起义爆发时,汉灵帝任命何皇后的哥哥何进为大将军,守护京城。

汉灵帝刘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灵帝在去世的前一年,又设置了西园八校尉,以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大将军何进都要受到蹇硕的节制。

这明显就是汉灵帝用来打压外戚何进的工具。

汉灵帝除了打压何进,还企图废长立幼立自己喜欢的小儿子刘协为继承人,但因为阻力太大,不能成功。

但汉灵帝直到临死还没有放弃,依然托付于宦官蹇硕,希望蹇硕能够帮他实现这个愿望,蹇硕可是有兵权的,而且并不比大将军何进小。

连皇帝都没能办到的事,蹇硕当然也很难办到了。

汉灵帝去世后,皇子刘辩继位,他的母亲何皇后临朝称制,他的舅舅何进为当朝大将军,有兵权,他的另一个舅舅何苗是车骑将军。

此时的朝廷依然是外戚掌权,而且刘辩的皇位较为稳定。

蹇硕想完成汉灵帝的遗志,就得想办法除掉何进,只要杀了何进,蹇硕才有可能立刘协为帝。

何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蹇硕与何进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政治斗争,蹇硕企图杀何进,但事情泄露,又被其它宦官出卖,何进得到支持后,捕杀蹇硕,赢得了斗争。

但政治斗争显然没有结束,还在继续,因为宦官势力与外戚集团仍然同时存在,蹇硕被杀后,还有其它宦官势力,何进依然忌惮。

《后汉书 窦何列传》:袁绍复说进曰:“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以其言语漏泄,而五营百官服畏中人故也。今将军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名垂后世。虽周之申伯,何足道哉!今大行在前殿,将军受诏领禁兵,不宜轻出入宫省。”进甚然之,乃称疾不入陪丧,又不送山陵。遂与绍定筹策,而以其计白太后。

袁绍劝说何进:

从前窦武想诛杀内宠(宦官)反而被宦官所害,是因为他说的话漏泄出去了,五营百官服从宦官,害怕宦官。现在将军有皇帝的大舅这样的重要地位,兄弟同统率劲兵,部下将吏又都是英俊名士,乐于尽力报命,事情在于掌握,这是天助的时机啊。将军应当为天下除害,名垂后世。虽周朝的申伯,也不算什么!现在人主的灵柩在前殿,将军受诏统率禁兵,不应该随便出入宫省。

袁绍的话有两个意思:

一是劝何进诛杀宦官。

二是劝何进不要随便出入宫禁。

袁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宫之内显然是宦官的势力范围,何进是外朝大将军,统领兵权,但也不能轻易进入遍布宦官的皇宫,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何进所自己想诛杀宦官的意思告诉了妹妹何皇太后,但是何太后不同意,何太后的母亲与弟弟何苗也不同意,他们甚至认为何进想杀宦官,是想弱化皇权。

何太后不同意,何进就开始犹豫不决,袁绍又劝袁绍召集地方官带兵入京,以兵谏的形式来威胁太后,何进同意了。

曹操和陈琳都劝谏何进,不要召外军入京,否则会带来祸害,但何进不听。

于是何进召前将军董卓进驻关中上林苑,大将军府掾王匡发动强弩弓箭手,东郡太守桥瑁驻守成皋,武猛都尉丁原火烧孟津,故意营造一种准备诛杀所有宦官的气氛。

宦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袁绍与何进的威逼之下,太后妥协了,宦官知道后,挺而走险,以太后名义把何进召入宫中诛杀了他,何进一死,就天下大乱。

朝廷之中无权重之臣节制,袁绍、袁术兄弟率军杀入皇宫,见到宦官就杀,不长胡子的男子也被枉杀,何进的部将则诛杀了车骑将军何苗,认为是他出卖了何进,整个京城一片混乱。

等到董卓进京后,收编了何进的旧部,引诱吕布杀丁原,逼走了曹操、袁绍、袁术等人,彻底掌控军政大权,然后董卓又私自废除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帝,汉灵帝没能完成的任务,董卓帮他完成了,刘协如愿成为皇帝,是为汉献帝。

何进之所以同意袁绍的话,就是因为他不想像前朝外戚一样,被皇帝所诛杀,而皇帝依靠的力量只有宦官,如果把宦官全部消灭,即使皇帝长大后,也没有力量可以依靠,也就无法铲除外戚集团。

何进作为大将军,当然想永久掌控军政大权,明知道自己专权将来一定是皇帝的敌人,何时不敢对皇帝下手,只能把皇帝依靠的宦官势力铲除,这是一种较为稳妥的办法。

曹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了何进,宦官还没铲除,自己却被宦官杀了,他缺少应有的谋略与果敢,以至于死于宦官之手,然后何进没完成的事,却被袁绍兄弟完成了。

这说明何进根本无需召集外军入京,凭何进本人就能诛杀所有宦官的,就像曹操所说的那样:

宦官自古以来就有,想治宦官的罪,诛杀带头的宦官首领就行,只需要一个狱吏就能办到,何必要召外军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