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海军为了持续在全球刷存在感,并确保在世界各大洋能迅速反应和投射军力,而运作一支航母舰队。 为了实现目标,美国海军采用了轮换部署模式,但这需要数艘航母随时处于作战、维修或穿越海域状态。

专家普遍认为,美国需要至少11艘航母,才能持续在全球刷存在感。 这个数目至少可以让3艘航母随时部署,容许其他航母置身各式维修、训练或穿越阶段。 此外,这也能确保美国能在不同区域,同时因应的多起危机或冲突。

而轮换模式会至关重要,这是因为航母需要定期维修和升级,才能保持作战效能。 通常1艘航母每32个月就需要进入1次维护周期,其中包括一段时间的干坞停靠和广泛维修。 而这确保舰队能长期使用并备战,但也意味着并非所有的航母都能同时部署。

美国海军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其中包括10 艘尼米兹级(Nimitz-Class)航母以及1艘现代化的福特级(Ford-class)超级航母。 它们有助于美国在世界各地投射军力。 例如,「艾森豪」号(USS Dwight D. Eisenhower,CVN 69)在地中海和红海执行了 9 个月的任务后返美。 而在这期间,它因应了加沙冲突,并保护船只免遭也门叛军胡塞武装(Houthi)袭击。

尽管美国海军能同时部署多艘航母,但却难以稳定地在全球刷存在感。 当《艾森豪》号从红海返美时,这问题变得显而易见,而它是继尼米兹号(USS Nimitz,CVN-68)之后第二老的核动力航母。

近年来,航母在国防部的实际军事行动中占据了中心位置。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些反应已成为各届政府的必需品。 或许大家会认为,有鉴于这种重要性,在2025会计年度的国防预算中,维持新航母的建造和支持性工业基础将成为有保障的优先事项。 但令人惊讶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海军正打算大幅延迟交付下一艘航母CVN 82,原定要2028 年交付,如今至少会推迟两年,超出新5年计划到2029会计年度为止的年限。

国防顾问公司「渡轮桥集团」(The FerryBridge Group)总监麦格拉斯(Bryan McGrath)说,「将CVN 82推迟至少两年会产生重大影响」。 他并强调,最令人担忧的结果就是海军舰队最后缩减。 他指出,这些航母的核反应堆有固定寿命。 而美国目前的11艘航母舰队已经捉襟见肘,如今运作的,已是一支至少缩水1/3的舰队,难以随时保持两艘航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