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是每年的国际禁毒日,由儒意景秀和Enter Games联合打造的《晨昏线》也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公布了新的消息,而它是业界首个以缉毒为题材的互动影视作品。

敢于触碰缉毒这样现实且沉重的主题,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勇气,更要有把握敏感题材的能力。而在这一点上,《晨昏线》无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它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与邪的交锋

《晨昏线》由儒意景秀和Enter Games联合打造,四川公安文艺联合会与四川游戏创新发展中心指导,新华文轩数字出版传媒出版。作品改编自真实卷宗,邀请公安作家与一线警员参与创作,由高口碑电影团队制作呈现。

它采用了双线叙事,从警方和线人两个视角分别推进故事,两个主角的行踪相互穿插交汇,从不同角度拼凑成一个案件的完整拼图。

由于身份不同,两位主人公分别有着各自的行事风格,光明磊落的警察自然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案发现场搜集证据,审问嫌疑人来获得信息;而身在暗处的线人则游走于黑白两道的夹缝之间,或许可以接触到更多内幕消息,但自然也会伴随着更多压力和道德拷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晨昏线》中含有大量推理和需要QTE动作戏,从观感上来说更接近警匪片或者探案片,而在大量互动要素的加持下,这些情节不仅扣人心弦,并且很有代入感。

当然,它也有着其他互动影视中常见的好感度设定,你的所作所为会让剧中的重要角色改变对你的态度,进而对未来的关键剧情产生影响,导向至不同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题材的敏感性,《晨昏线》的制作组可谓是戴着镣铐跳舞,既不能太过真实地展示毒贩制造传播毒品的过程,传播犯罪技巧;也不能事无巨细地呈现警方的办案手段,给犯罪分子通风报信,因此在现实基础上的适当改编就成了剧本创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个改编自真实卷宗的故事,《晨昏线》在剧情设定上很明显有着相应的考据,例如父子两代人接力缉毒故事框架在现实中就有充分的现实原型。而在剧本和拍摄细节上,《晨昏线》也得到了公安文艺联合会的专家指导,除了确保剧本内容合规之外,也对警察的行为和工作环境等专业内容提供了许多建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晨昏线》不止是单纯的艺术创作,也肩负着某种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为什么需要《晨昏线》

《晨昏线》的预告片中有着这么句话:“2022年,我国人平均寿命逾78岁,但有一群人,他们平均牺牲年龄为41岁,他们就是中国缉毒警察”。

哪怕是在新闻报道里,媒体们对于缉毒警察这个群体的刻画总是浅尝辄止,除了上文提到的原因之外,也是为了隐藏缉毒警察的真实身份,保护他们及其亲属的安全。而当一位缉毒警察的正脸不加掩饰地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时,往往意味着他已经牺牲了。

缉毒就是这样一场没有声响的隐秘战争,而敌人就是人性中的贪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缉毒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但通常集中于电影电视剧等传统媒体,而随着更多新兴媒介形式的出现,丰富了观众体验的维度,能够更深入地呈现出缉毒工作中带来的考验和艰难选择,比如互动影视。

长期有效的禁毒工作保护了许多人,但同时也容易让人失去防范意识,尤其没经历过世纪之交毒品泛滥时期的年轻人往往认为毒品是远在另一个世界的传说,把缉毒当做一个影视剧中老生常谈、照本宣科的题材看待,对毒品的认识可能仅局限于白粉、注射器和可疑的化学晶体。

与此同时,新型毒品却在以更隐秘的方式向年轻人渗透,它们往往有着一层无害甚至时尚的伪装,比如蛋糕店用的笑气、含有大麻成分的电子烟、伪装成酒水、饮料和糖果的化学合成毒品等,都在等待好奇但无知的年轻人上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互动影视作为流行的新兴媒介,可以直接触达这个群体,并且与传统影视的旁观者视角不同,互动影视中需要观众在剧情中做出自己的选择,因此这一媒介形式的特色就在于能够传递不同抉择带给人内心的拷问,并展示其带来的后果,非常契合禁毒宣传和表现缉毒工作中的两难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在线上毒品交易渠道中,使用游戏币或者虚拟物品进行交易也是犯罪分子躲避监管的手段,而互动影视的受众中也包含了大量游戏玩家,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这个群体进行禁毒宣传,甚至如果对折扣代充、游戏币买卖等借助游戏洗钱的常用手段加以科普,有可能对黑产的犯罪链路造成一些阻碍。

当然,以缉毒为题材的互动影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将血淋淋的真相摆在公众面前,揭露毒品带来的罪恶。将观众视角代入缉毒工作者的互动影视,在赢得共情上有着天然优势,一方面可以让普通人了解到缉毒警默默付出的巨大牺牲,另一方面也能戳破大众对于毒贩的脸谱化形象,认识到他们不止是利用成瘾性敛财暴力犯罪集团,也会滋生出整个犯罪产业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知道《晨昏线》对于毒品犯罪的揭露能深入到何种程度,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个题材是绝对不缺矛盾和噱头。以我国最大的毒品来源金三角地区为例,毒枭在当地已经不是简单的黑恶势力那么简单,他们一方面威逼利诱迫使贫困地区的农民种植鸦片,导致当地粮食难以自给自足,农民只能以勉强维生的价格将鸦片卖给毒贩;另一方面用贩毒而来的巨额财富豢养私人武装、拉拢当地政府官员充当保护伞,甚至成为割据一方的武装势力,比如湄公河惨案中的首恶糯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缉毒这个题材上,现实已经提供了足够的素材,尤其诸多血泪写成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个当之无愧的宝藏,也正因为题材的特殊性,站在英烈肩膀上的《晨昏线》不仅仅是个商业化的互动电影或者艺术创作,更是主动担起了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尤其在当下的大环境下,禁毒这根弦一丝都不能放松,使得这种精神更显得尤为可贵。

禁毒一直在路上

在禁毒这件事上,我国可谓是独一无二的标杆,不仅毒品犯罪的案件数量逐年下降,吸毒人群规模屡创新低。根据中国禁毒网去年发布的《2022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显示,我国现有的吸毒人数相比2014年降低了60%,三年未复吸人员连续10年上升,达到了379万,治理效果相当显著。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禁毒工作可以松口气了呢?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常关注新闻,应该会知道像我国这样长年对毒品保持高压态势的国家并没有那么多,近几年西方正在鼓吹“毒品去罪化”,企图通过将大麻等毒品合法化的方式规劝瘾君子重新融入社会,降低这个群体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美国部分地区还允许少量持有可卡因、海洛因等烈性毒品,让人大跌眼镜。

在这股“风潮”之下,许多国家跟风出台了类似的政策,我国的邻国泰国就已经在法律上将大麻合法化,甚至将其当成了一种带动经济的旅游特色产业。而在欧美,普通毒品以外的药物滥用也成了社会问题,大学生借助“聪明药”(利他林等精神类药物)来通过考试、竞赛的现象并不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麻制品

以今天的全球化程度,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在这种社会风气之下的游客、留学生更容易在异国他乡误入歧途,也给未来的缉毒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这种环境里,全社会禁毒的决心更加不容动摇。

在我国,对毒品的零容忍源自于全体中国人的历史记忆,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启了整个中华民族长达一百余年的屈辱历史,或许只有中国人才知道滥用毒品意味着多么惨重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虎门销烟,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座浮雕

直到今天,毒品带来的流血牺牲仍然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发生着,而你我安稳度过的每一天,都离不开缉毒警察用生命铸就的钢铁长城。

最后,对《晨昏线》这款首部缉毒题材的互动影视作品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Steam商店添加愿望单并关注,了解它的最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