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鼓励放弃、退出农村宅基地进城购置房产的地方政策,之前有解读说,刚好有几个网友老家碰到这事,问我怎么看!

鼓励农民进城落户买房,这是个大趋势,土改政策盯上广大农村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动城镇率

可以参考美国在1970年至2000年间,城镇化率从73%上升到82%,大量的人口和资本聚集,造就了城市经济的持续繁荣,农村土地被资本大量收购。金融海啸后,大量普通在城市无法就业,农村的土地又卖了,就只能住进贫民窟或者成为流浪汉。

  • 1970年日本城市化率超过70%,基本完成城市化
  • 1990年韩国城市化率达到74%,基本完成城市化
  • 我国城市化水平约相当于1950年的美国、1960年的日本、1980年的韩国。
  • 我国目前城市化率大概是66%,在1950年城市化率仅7.3%,
  • 现在深圳100%,上海 90%,北京88%,广州87%。

这些城市所带来的经济红利大家应该都看到了,但是户籍城镇化率才36%左右,所以真正能享受到红利的人群并不多。

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大规模人口迁移和集中,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资金利用率、产业集中度和公共服务的提升。

工业方面,能将资源集中进来,最大化实现规模经济,压低成本,提升利润;

农业方面,引进资本下乡,机械化的高度集中,能最大限度提升农产品产值和大规模缩减成本。

对普通人来说最直接的就是增加收入,农村那三瓜两枣,根本养不活,毕竟工业化产值要远远高于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民上楼

在2004年,国家就出台过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政策,就是城市建一块地农村就退一块,用农村土地抵扣城市建设用地指标,那个时候用意是发展房地产。

而如今的退地买房倒不是考虑农村偏远出行不方便,却是为了给土地财政续命,纯纯为当地楼市去库存,出发点完全不一样。

以前“赶农民上楼”就被吐槽过,各地为了换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将农民的宅基地复垦来增加的耕地,让农民搬出平房,搬上楼房住。各地规模浩大的拆村运动,打着各种旗号,如“村改社”、“宅基地换房”、“土地换社保”等等。本来是一件自愿的事,但一些地方为了政绩和土地指标等原因,强制撤并村庄,强迫农民上楼。

后来上面都生气了,还专门下发了关于“自愿有偿退出”的红头文件,就是为了防止地方乱来。

到目前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5亿平方米,已经超过2015年高点。

这些库存主要集中这些三五线城市,随着棚改货币化的的退场,拆迁户和投资客的离场,没有了接盘侠,土地财政将没法持续,系统内部要节衣缩食,是没办法适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里人该有的都有了,收入不涨也躺平了,政策再怎么鼓励也没用,只好将手伸向农村。

可这些大佬却没有解决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这些人是否有稳定的收入和城市同等的社会保障。

地产辉煌那些年,还能吸收大量农民工,随着地产的下滑和新产业的的兴起,你觉得像新能源、大模型,AI,人工智能农民兄弟能应付得了吗。

而且随着大学生的持续内卷,像保安、外卖、网约车这些岗位都在被卷走,连城市清洁都在被机器所取代。

本来老一辈经历过战争、经历过饥荒、经历过物质的匮乏,从骨子里缺少安全感,只有家里有粮,菜园有菜才会有最原始的安全感。

只有一块小小宅基地和不看996只看天气劳作的农民,对他们来说,在那些钢盘水泥和资本的洪流下,这茅草屋是他们最后的倔强。是他们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根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民

绝大多数外出农民工是没有社会保险和养老金的,过了50岁以后,工地都不要了,乡下有块地是他们最后的归宿,起码一年还有1千的养老金。

大佬们难道不知道吗?想让农民放弃宅基地,必然是件难事。所以做出了不少大方的举动“抵扣房价的1.5%,奖励5万抵扣券”

贫苦一辈子的农民,缺的是98.5%的房款,缺的是5万后面的房款,缺的是进城以后的生活保障。能将进城房的农民纳入当地居民医保和养老保障,这才是诚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革开放前和开放后,做出最大牺牲的是农民,城市化进程中一直是农村在反哺城市,他们也未曾抱怨,

他们只是文化不高,形象不好,内心却很纯朴。现代化文明的今天,反观某些人,吃着粮还骂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