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晓宁聊城报道

6月26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聊城市应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锋,聊城市应急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姚仁涛,聊城市应急局安全生产基础科科长朱海琳,聊城市应急局巡查督查科科长李磊,就2024年以来聊城市应急管理工作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姚仁涛介绍,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化工行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高标准组建专班队伍,以党建引领凝聚强大工作合力,推动整治提升各项工作任务走深走实。

严督细导,风险隐患治理实现“新突破”。狠抓“重点时段+严格执法”。突出“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坚持市县同步、督导与执法有效结合,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2023年“两节一会”、2024年春节两会、清明、五一、端午等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市县派出检查人员574人次,检查企业275家次。

聚焦“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圆满完成重大危险源专项督导检查2次,国家、省、市、企四级检查(自查)163次。严密防范13家高危细分领域企业安全风险,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645项。2023年以来,19套高和较高安全风险老旧装置中,1套已拆除,13套均达到低或较低安全风险等级。

抓实“企业自查+部门检查”。组织专家开展帮扶指导、诊断式检查、执法检查1242家次。开展违规电气焊、受限空间、预防高处坠落和外包施工安全专项整治,累计检查企业1122家次。涉及高危场所的98家企业均制定高危场所管控制度,管控高危场所496个,设置现场警示告知牌682块。

聚力攻坚,企业本质安全实现“新跨越”。推进“三化改造+信息化建设”。“三化”改造以来,聊城市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改造自控点位3919处,升级改造操作单元165个,减少人工操作点507处、现场操作人员1528人,涉及五种高危工艺的18家企业全部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全省重氮化工艺“三化”改造现场观摩会在莘县召开,聊城“三化”改造经验获全省推广。聊城市38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优良率保持98%以上;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管控、特殊作业管理、人员自动定位、智能视频监控4大模块实现“应接尽接”,实现市、县、园区与企业上下贯通、联网管控。

立足“五个一批+整治提升”。聊城市“五个一批”清单企业共38家,涉及“淘汰关闭”企业11家,其中9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已注销安全生产许可证,2家一般化工企业退出;6家“停产整顿”企业中,2家已通过整改复工复产。三个园区投入3800余万元用于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封闭化管理。目前,三个化工园区正在围绕“十有两禁”加快提升,确保年底前全部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

创新机制,自主强安发展迈出“新步伐”。创建“一述二查三问四评”工作机制。全国首创化工(危化品)企业主要负责人“一述二查三问四评”工作机制。通过“述查问评”,牢牢抓住“主要负责人”这个关键少数,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履职能力全面提高。目前,该做法已向聊城市15个重点行业领域延伸,在全省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领域推广,并在全国安全生产简报上予以刊发。

探索“党建+安全”工作模式。组织企业开展“党建引领安全无恙”安全生产“3+N”示范项目建设,构建党员引领、全员尽责的安全管理格局。该做法得到国务院安委办督导帮扶组的充分肯定,在《国务院安委办督导工作简报》《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并纳入国务院安委办《典型经验做法汇编》。

突出“自我加压+主动提升”。整治提升以来,聊城市积极向上级报送典型案例,国务院督导帮扶组刊发聊城市经验做法9期,省化工专班刊发29期;设立“聊城化工专班”公众号,加强正面引导,累计发表图文内容278期、766篇;梳理企业制度成果203个,引导企业健全安全生产激励机制,企业自主强安能力明显提升。

姚仁涛表示,下一步,聊城市将紧紧围绕省、市相关工作要求,不断奋进,聚焦重点时段,突出工作重点,着力化解难点,强力疏通堵点,分阶段、分步骤,压茬推进整治提升各项工作任务,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向各级领导和聊城市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