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底,共产党在捷克斯洛伐克失去权力,随后捷克斯洛伐克由社会主义共和国转变为了联邦共和国,史称“天鹅绒革命”。但这并非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最终结局,几年之后,捷克和斯洛伐克最终分裂,独立成了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即著名的“天鹅绒分离(velvet divorc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革命余波

经历过东欧剧变的1989年之后,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于1990年1月期间向民主体制转型,联邦议会于1月23日制定的法律建立了一套自由的多元化政治体系,允许捷共和国民阵线中的前合作方的完全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周之后,议会的政治构成发生变化:242名共产党议员中的122人辞职或者被无党派者或者公民论坛和“反抗暴力公众”的成员取代。更进一步的议会法案恢复了公民自由,并且解除了审查制度、国外旅行的限制和死刑。

新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Václav Havel)在与外交部长伊日·迪恩斯特比尔的合作中,试图使捷克斯洛伐克回归欧洲国家共同体,哈韦尔想要重新建立与世界其余部分的积极联系,为此他于1月前往波兰、匈牙利和两德,随后的一个月,他又访问了华盛顿特区和莫斯科。

瓦茨拉夫·哈维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0年2月26日,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签订了一项有关苏联从捷克斯洛伐克撤军的协议。1990年6月,华约成员国在莫斯科的一次会议上一致同意,华沙条约组织由此解散,集体安全将成为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的责任。

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1990年4月末游历了捷克共和国的土地。11月中旬,乔治·H.W.布什作为第一位到访布拉格的美国总统抵达这座城市。哈罗德·品特、菲利普·罗斯和简·方达等作家和演员是访问布拉格的众多名人中的一部分,他们推动了布拉格作为一个文化奇境和旅游者向往的新地点的逐渐显露的名声。

教皇约翰·保罗二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布拉格州检察官托马什·索科尔尝试起诉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试图使该党被查禁,并且由此从政治版图中被除去。许多市民支持针对共产党的官方行动,那些参与4月11日罢工的人要求属于捷共的财产由新政府没收。

6月,大约96%的选民参加了选举,最后的选举结果是:“反抗暴力公众”的弗拉基米尔·梅恰尔担任了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总理。而由瓦西尔·莫霍里塔领导的共产党也在联邦等级的政治事务中保留了话语权。

弗拉基米尔·梅恰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新的联邦议会重新选举瓦茨拉夫·哈韦尔为总统,“反抗暴力公众”一员的马里安·恰尔法担任联邦总理。弗拉基米尔·梅恰尔则主管斯洛伐克政府,而前异见者佩特尔·皮塔尔特则执掌捷克内阁。

马里安·恰尔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一时期,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两个民族之间的分歧在随后的两年中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有人建议将国家名称回归到“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这招来了斯洛伐克民族主义者的愤怒,他们批评哈韦尔、公民论坛和“反抗暴力公众”再一次将斯洛伐克入置于次要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避免紧张状态的升级和防止斯洛伐克独立要求的增强,联邦政府更改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以反映在该国边境内有两个共和国的存在。但这样未能解决斯洛伐克批评者要求使用带有连字符号名称“捷克—斯洛伐克”的问题。

后共产主义时期

1990年共产主义时期经济的改革也开始进行,政府转向废除旧的集中指令体制,朝一个完全市场导向的经济靠拢。11月联邦议会规定了国有企业的普遍私有化,还有新的税收和组织资本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过于迅速地向市场经济转型导致严重的经济混乱、储蓄流失和广泛的社会错置。1991年1月1日社会出现价格自由化,以及大大超越任何工资变化的快速物价上涨的后果。

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还终止了对经互会的参与,并且决定重新加入共产党政权在1954年从中退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随着捷克斯洛伐克开始新的后共产主义进程,哈韦尔、迪恩斯特比尔和其他领导人继续重新评估和重新定向该国与欧洲和世界的关系。

迪恩斯特比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9年圣诞节,总统哈韦尔迈出了与德国人和解的第一步,他致信西德总统里夏德·冯·魏茨泽克,为战后对日耳曼人的驱逐表示道歉。在长期的协商之后,这两个邻国对一项由哈韦尔和重新统一的德国的总理赫尔穆特·科尔于1992年2月27日签署的友好和合作协议达成一致。

里夏德·冯·魏茨泽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1年2月12日,哈韦尔在匈牙利城镇维谢格拉德与波兰总统莱赫·瓦文萨和匈牙利总理约瑟夫·翁陶尔会面,讨论共同地区利益的事态。“维谢格拉德三巨头”议程的关键是签署一项在摆脱华约和获取扩充的欧盟成员资格方面进行合作的协议。

莱赫·瓦文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约瑟夫·翁陶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1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成为了欧洲理事会的成员,接着于6月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签署了一项合作宣言,最后还有12月与欧盟的准成员国协定。而哈韦尔对集体安全最初想法的转变也有利于贯彻捷克斯洛伐克加入北约的目标。

到1991年6月底,苏联勉强赶上了约定的从捷克斯洛伐克撤军的截止时间。随后捷克艺术家大卫·切尔尼(David Černý)将一辆坦克刷上一层粉红色油漆,以此来庆祝苏联撤军。他宣称布拉格金斯基广场的“粉红坦克”代表了对战后出现的苏联式独裁政治的抗议声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新的联邦共和国逐步走上正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之间的关系却更加紧张:一方面斯洛伐克人逐渐接受邦联制,另一方面捷克人继续相信联邦制是这个国家未来的最佳选择,但试图保留联邦体制的磋商却鲜有切实成果。

斯洛伐克总理弗拉基米尔·梅恰尔在3月初与“反抗暴力公众”分道扬镳。4月23日,斯洛伐克国民委员会主席团接着依据政治问题的托辞,免去了梅恰尔的总理职位,并由基督教民主运动的扬·恰尔诺古尔斯基(Ján arnogursky接替他。

扬·恰尔诺古尔斯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日之后,“反抗暴力公众”分裂为两个党派,后来分别发展为梅恰尔的民主斯洛伐克运动(HZDS)公民民主联盟—反抗暴力公众(ODú-VPN),后一个党派是在10月份被命名的,最终它删去了“反抗暴力公众”的名称,并转向了政治右派。

7月8日,联邦议会通过立法允许仅有在公民复决的情况下解散联邦体制,即两个共和国的多数公民投票摆脱共有的国家。当哈韦尔在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成立纪念日对布拉迪斯拉发进行正式访问时,支持独立的斯洛伐克民族主义者通过向总统扔鸡蛋和高呼政治口号来回应他的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多数斯洛伐克政治家谴责了民族主义者的行动,但由于联邦政府未能第一时间对捷克和斯洛伐克之间的关系予以最高优先考虑,这才导致了日后捷克与斯洛伐克两国的最终“分道扬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压力剧增,总统哈韦尔在11月11日的一次电视演讲中宣布,为了避免一次国家危机,他将要求对他的总统权力进行法律和宪法变更,那将允许他在不需要经过联邦议会同意的条件下安排公民复决并且在全国紧急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政令进行治理......

天鹅绒分离

1992年6月5日至6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举行了大选。斯洛伐克政客利用了民族主义情绪和高失业率的现状要求独立,梅恰尔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寻求鼓动不满情绪以追求选举的胜利。

梅恰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凭借的是民族主义的花言巧语、邦联制的呼声、民粹主义的诉求和对克劳斯的经济改革及快速私有化的左翼反对的一个结合体。结果民主斯洛伐克运动获得了胜利,它在斯洛伐克获得了37%的选票,并且梅恰尔被任命为斯洛伐克总理。

而在捷克,公民民主党和基督教民主党的中右翼联盟以30%的选票脱颖而出,公民民主党的第一候选人瓦茨拉夫·克劳斯担任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作为该国经济转型的设计师,克劳斯对于联邦制国家的保留抱有强烈的信心,甚至宁可创建两个独立的国家也不愿意选择任何有关邦联制的协议。

瓦茨拉夫·克劳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克劳斯来说,斯洛伐克代表了经济的排水管,这归咎于对现在显得低效的重工业的旧有依赖和社会福利基金的传统分配。丢掉斯洛伐克将会给捷克经济带来一次重要的提升,这早就为输送到布拉格的外国投资所唆使。

6月7日,哈韦尔提名克劳斯作为联邦总理,并且要求他根据这次选举的结果组成一届政府。克劳斯拒绝了这个提议,目的是担任捷克共和国的总理。作为捷克政府的首脑,克劳斯开启了与梅恰尔关于这个国家未来的谈判。

哈韦尔与克劳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两位领导人在布拉迪斯拉发会面探讨未来的选项,没有一位领导人最初寻求解散这个共同的国家,不过当梅恰尔开始在斯洛伐克自治上步步紧逼,他却未对克劳斯分割这个国家而不是接受斯洛伐克的要求的愿望有所准备。

瓦茨拉夫·哈韦尔参加7月3日的总统重新选举时,哈韦尔下定决心完成他的总统任期,尽管他已经意识到他留存这个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共同国家的努力,正在遭到暗中破坏。

瓦茨拉夫·哈韦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斯洛伐克国民委员会于7月17日以113比24的投票通过一项主权声明后几小时内,哈韦尔改变了他的决定:他决定辞去总统而不是充当一个分离中联邦的看守人。哈韦尔在离开之前最后的行动之一是要求梅恰尔和克劳斯协商一个新联邦体制的建立。

然而在斯洛伐克议会宣布独立的六天后,梅恰尔克劳斯在布拉迪斯拉发对分割这个国家和允许两个共和国的议会磋商解体的细节达成一致。双方在讨论中缺乏共同基础,这导致会谈陷入僵局并且在未诉诸对该问题进行公民复决的宪法要求前提下决定分割捷克斯洛伐克。

梅恰尔和克劳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26日在布尔诺召开的会议上,两个政府的代表们确定12月31日作为这个国家进行分离的时间。有关符合宪法的联邦财产分配的协商持续了几个星期,其中捷克获得了双方共同议定的三分之二的份额。

9月1日,斯洛伐克国民委员会采纳了一部新宪法,并于两天后在布拉迪斯拉发签署。联邦议会于11月25日开会对分离进行投票,对这个议案的批准以183比117的投票获得通过,仅仅超出所需的五分之三的多数票三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的捷克宪法在11月10日亮相,并于12月16日得到采纳,一天之后联邦议会召开了它的最后一次会议。就在这个时期,捷克斯洛伐克前领导人亚历山大·杜布切克于11月7日去世,享年70岁,捷克斯洛伐克人失去了一位受尊敬的老资格政治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5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通过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法》,决定联邦共和国于1992年12月31日自动解体,从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正式分成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3年1月1日,“天鹅绒分离”变成了现实,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终结,而独立的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新时代开启。至此,具有74年历史的统一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宣告解体,史称“天鹅绒分离”(velvet divorc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鹅绒革命通过和平的公众抗议终结了40年共产党统治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而天鹅绒分离也一样凭借和平和立法的方式让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和平分家,从此之后捷克与斯洛伐克便进入到各自国家历史发展的新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捷克和斯洛伐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