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位于海港区石门寨镇房庄村的老君顶景区人头攒动。游客从高山漂流而下,体验速度与激情;在小木屋前围炉煮茶,享受清闲与惬意;在河谷中戏水,乐享欢快与清凉……

“我们村位于山区,以前由于交通不便,所以特别贫穷。自从长城旅游公路从村前经过,我们开始搞旅游开发,村民吃上旅游饭,逐渐富裕起来。”房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房文平说。

“农村公路是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命线’和‘致富线’,是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保障。”秦皇岛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史忠伟说,2014年以来,秦皇岛市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带动了农村旅游、庭院经济、农业合作社以及经济园区突飞猛进发展,绘出农村经济大发展的美好画卷。

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6月12日,在昌黎县两山乡东林上村的东林上桥旁,几台挖掘机在轰鸣的响声中将桥拆除。

“这座石拱桥兴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拱圈和护栏都出现裂纹,属于危桥。”昌黎县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发展中心主任宋双利说,为解决周边村民出行问题,昌黎县投资550万元对桥梁进行重建。新桥梁为预应力桥,长100米,从4米宽的单车道拓宽为7米宽的双车道,将于9月底建成通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2日,昌黎县两山乡东林上村的东林上桥正在拆除,准备重建,新桥将于9月底建成通车。河北日报记者 宋柏松摄

据了解,近年来,昌黎县农村公路通行环境全面提升,该县17个乡镇48.89万人直接受益,2023年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接下来,该县将持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力度,切实改善农村公路通行环境,提升农村公路服务保障水平,把“四好农村路”建成广大群众的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

一条路,兴旺一个产业;一条路,造福一方百姓。10年来,秦皇岛市农村公路建设完成3660公里,总投资46亿元。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持续推进,该市因地制宜打造“农村公路+产业”“农村公路+生态”“农村公路+文化”“农村公路+旅游”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项目同步建设、互利共赢。

截至2023年底,秦皇岛市农村公路里程达7492.778公里、桥梁1503座,乡镇通三级公路率99%,农村公路优良率84.5%,实现等级公路占比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建制村通等级公路率、建制村通客运率、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路长制办公室设置率、三级路长推行率、县乡村“三员”配置率、爱路护路乡规民约制定率、田路分家率、建设质量合格率等12个百分之百,基本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干支相连、辐射城乡、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为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更好保障。

修好农村公路,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6月12日下午,在山海关区孟姜镇前棉花庄村村民杨桂英的大樱桃园内,红彤彤的大樱桃挂在树梢,杨桂英正忙着摘樱桃。“今年村里的路重修了,卖樱桃更方便。”杨桂英对重修的公路特别满意。

“我们村有337户村民,几乎家家种植大樱桃和大棚蔬菜。”前棉花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亮说,以前出村的公路坑坑洼洼,运输大樱桃和蔬菜不方便,有时还会有损坏。今年,北营子村至前棉花庄村的公路进行了重修,彻底解决了运输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山海关区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助力大樱桃产业发展。这是6月12日,山海关区嘉木红樱桃农业示范园工作人员将大樱桃装箱,准备交付快递公司。河北日报记者宋柏松摄

大樱桃、蔬菜等种植是山海关区农村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山海关区结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围绕农业种植、旅游等产业,大力构建畅通、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服务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2021年,我们建设了樱桃沟路,覆盖了发展大樱桃产业的主要村庄。以前,人们卖大樱桃要开三马车往外运;路通后,卖樱桃、发快递以及游客来采摘都方便了。”山海关区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地方道路管理股负责人齐建勋说。

2018年以来,秦皇岛市“四好农村路”建设使沿线约150万人受益,推进了全域旅游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农副产品销售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10年来,秦皇岛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目标,整合民生工程、特色扶贫、旅游开发、产业振兴等项目,破解农村道路“邻而不接”“通而不畅”的瓶颈,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6个、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21条、“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15个。青龙的板栗、抚宁的苹果、昌黎的葡萄、卢龙的烟薯等特色农产品走出本地走向全国。

农村公路由交通线变身风景线

6月12日上午,穿过一片桃林,就来到桃林环抱的村庄——北戴河区戴河镇费石庄村。在桃林之中,桃李同春民宿显得格外幽静,充满书香气的民宿干净整洁且富有乡土情调。民宿主人夏梦盈和管家正在收拾,准备迎接旅游旺季的到来。

费石庄村从2016年开始发展民宿,因为道路不畅而发展缓慢。“那时候路不好走,游客不知道费石庄村在哪儿。2020年,公路从村内穿过,带动民宿快速发展。”费石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侯亚东说,公路修通后民宿数量每年增加,今年又增加五六家,总数达44家。

旅游是秦皇岛市的主导产业。围绕全市域旅游、全业态旅游,秦皇岛市建设长城旅游公路192公里,建成赛车谷大道、沙河旅游路等一批精品旅游观光线路,串联起祖山、板厂峪等20余个旅游景区,实现农村公路由交通线向风景线转变。旅游直通车线路有4条,旅游公交线路有41条,覆盖大部分3A级以上景区。

海港区长城旅游公路串联起北部山区50余个村庄、20多个旅游景点,有效带动了当地板栗、核桃、樱桃等果品种植,以及生猪及禽类养殖、蔬菜种植等特色农业发展。

卢龙县主动融入秦皇岛市“山海花田”旅游大格局,成功举办3次旅游发展大会,打造“农村公路+农业+旅游+康养”等新业态。通过实施“农村公路+”系列工程,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快车道,成功打造全国第二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河北省美丽休闲乡村鲍子沟村,以及桃林口、柳河山庄、左右山谷等景区。

来源:河北日报(记者 宋柏松 通讯员 李琦)

编辑:崔婷婷 编审: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