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九高铁赣江公铁大桥西支主桥是世界最大跨度时速350公里公铁混层合建桥梁、世界首座时速350公里竖琴形索面斜拉桥。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6月24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首座时速350公里公铁混层合建桥梁——昌九高铁赣江公铁大桥西支主桥桥塔封顶,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封顶的桥塔是昌九高铁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西支主桥的32号桥塔,塔高141米,相当于50层楼高,浇筑混凝土12351方。”铁四院大桥设计负责人崔苗苗介绍,“桥塔设计兼顾结构受力和景观美学,创新采用带文字装饰的曲线造型,适应宽主梁、竖琴形索面结构特点。”

记者了解到,昌九高铁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横跨赣江下游西支、中支、南支3条支流,大桥下层中间通行双线高速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两侧通行4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时速60公里;上层通行双向8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上下层公路达到双向12车道。

其中赣江西支主桥长706米,主跨320米,是世界最大跨度时速350公里公铁混层合建桥梁、世界首座时速350公里竖琴形索面斜拉桥,为昌九高铁的关键控制性工程。

“2018年9月,昌九高铁开启可研设计,那时的赣江西支桥只是一座单纯的双线铁路桥。”崔苗苗回忆,随着研究的深入,公铁大桥的雏形得以搭建——6车道公路、8车道公路、12车道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不同交通形式的汇入,昌九高铁赣江西支主桥由最初的混凝土铁路斜拉桥逐步演化为现在的公铁合建竖琴形钢箱桁梁斜拉桥。

崔苗苗透露,无论是上层搭载8车道公路、下层双线高速铁路和4车道公路、桥梁交通组织,还是主桥跨度、拉索形式、主梁截面、桥塔构造等设计方案,都是在一次次探索、研究中不断修改和完善的。

“大桥斜拉索设计呈竖琴状布置,每根斜拉索,由547根直径7毫米、强度1860兆帕的钢丝组成,每根直径达21.1厘米,为国内罕见的大直径斜拉索。”崔苗苗补充说。

据悉,新建京港高速铁路九江至南昌段是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京港(台)通道的关键区段,也是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福银综合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线路全长13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随着以昌九高铁赣江公铁大桥为代表的各项目陆续建成,在未来,昌九高铁或将有效缓解铁路紧张运能,提升运输效率,对江西省进一步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推动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