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订阅,抓住风口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最近,人工智能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从6月25号开始,陆续有开发者收到OpenAI的通知,内容是“你的账户有OpenAI不支持的地区的API流量。”OpenAI将从7月9日开始采取措施,关掉这些地区的API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什么意思?API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说白了就是软件的水龙头或者电闸。

国内外有很多公司用OpenAI的API接口接入GPT模型,然后开发一些新的服务或者产品,给用户提供人工智能服务。如果OpenAI关闭了API,就相当于给这些公司断水断电了。

关键在于,OpenAI官方支持服务的国家和地区有188个,里面就不包括中国。按照最新的通知,国内很多用GPT搭建服务的开发者很可能用不到官方的API了。

有人认为OpenAI太不地道了,这不就是技术霸权吗?当然,国内的套壳公司和以GPT为基础创业的公司要前功尽弃了。

但是,OpenAI关闭API实际上意味着让出了中国市场。所以更重要的问题是,谁会抢夺这块巨大的蛋糕呢?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国内的大模型厂商。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是意外之喜,如果OpenAI没有主动限流,很多开发者们可能不会选择国内模型。现在机会来了,他们的反应就非常迅速,都在抓紧时间抢客户。

比如,6月25号当天,智谱AI官方就表示,他们的GLM模型将全面对标OpenAI产品体系,为开发者提供1.5亿Token,还会提供从OpenAl迁移到GLM的培训。

百度智能云千帆也宣布推出大模型普惠计划,说是支持零成本切换到他们的大模型平台。

零一万物说的更直白,发起了一个“平替计划”,面向OpenAI用户推出平滑迁移到Yi系列大模型的服务。

阿里云也借机宣传,说他们有GPT-4级的主力模型,但API价格只有OpenAI的1/50。

也就是说,OpenAl停了服务没关系,国内还有“平替”。这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公司和开发者来说确实是好事,国内大模型不一定比OpenAl强,但已经进入到可用阶段,可以构建人工智能服务了。

看起来,国内大模型厂商就是这次API关闭事件的赢家了。

但是,就在6月26号早上8点,微软中国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微软科技”发布了一篇文章,标题很有意思,叫“何须平替?迁移到Azure OpenAI,简单快捷”,这明显是和国内大模型厂商的“平替”针锋相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内容也有些出乎意料,是一篇教用户注册Azure OpenAI服务的教程,只要注册成功,就可以调用GPT-3.5、GPT-4、DALL-E等模型。

而且,个人用户用中国手机号就可以注册,如果是企业用户,就可以联系微软客户经理签订企业级商务协议。

也就是说,虽然OpenAI自己限制中国用户使用API,但是他们的大金主微软却对中国用户开放,照样可以用上GPT。这代表微软并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甚至在和国内大模型厂商一起抢OpenAI空出来的客户市场。

这看起来就有些矛盾了,同样是美国公司,怎么做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呢?

这里要简单解释一下OpenAI采取行动的背景。实际上,OpenAI之前的使用协议就不允许对中国地区开放,只不过开发者们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调用API,OpenAI是默许状态,问题是他们为什么突然认真起来,要完全关闭API呢?

很多人认为这跟OpenAI的新董事会成员有关,这个人是美国退役陆军上将保罗·中曾根(Paul M.Nakasone),曾经是美国网络司令部的负责人,还当过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局长。OpenAI表示,他将是公司安全和保障委员会的一员,为OpenAI的安全和保障决策提供建议。

不过,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今年5月,美国众议院的外交事务部委员会通过了一项限制AI出口的法案,全称是《加强海外关键出口国家框架法案》,这让美国商务部更容易对AI模型实施出口管制。

也就是说,这不只是一个董事会成员的问题,而是OpenAI在顺从美国加强AI出口管制的政策导向。

那么问题来了,微软为什么无视这个导向呢?

要知道,OpenAI和微软虽然是深度合作关系,但却是两家完全不同的公司。OpenAI本质上是有非营利性质,有些侧重意识形态的小公司,就容易妥协或者被政策引导。

但微软是一个营利性的全球化科技巨头,他们在做选择时首要考虑的是商业利益。

如果从商业利益角度考虑,虽然这波大模型浪潮从美国发起,但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十分迅猛。更重要的是,中国有庞大的市场,未来的人工智能应用空间巨大,所以微软绝不会轻易放弃。

而且,微软现在仍然是全球市值排名前二的公司,他们有实力也有底气不配合美国的政策导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事情以前就发生过。比如,苹果公司就曾经被一些美国议员批评,认不应该把中国用户的数据留在中国的数据中心里。但是苹果还是在2018年把大陆区iCloud账户转给中国公司“云上贵州”运营了。

而最近的例子就是英伟达,即使存在所谓的芯片出口管制,英伟达也要千方百计地改变芯片规格,不愿放弃中国市场。

这就代表,不应该把所谓的政治导向强加到科技产业中,而且,在实际运作中,这样做往往是失效的。

企业决策本来就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而且科技企业还有很多技术手段,可以无视或者绕过那些违反市场规律的政策导向,在追逐企业利益的同时,也给全世界带来技术红利。

在这方面,OpenAI显然是过于激进了,这会给他们造成不利影响,而微软很可能会在国内长时间提供Azure OpenAI服务,利用GPT的模型优势,抢夺这块大蛋糕。

另外,因业务发展需求,创新地图希望在北京招聘两名新媒体主笔,如果你有相关经验,而且对最新的科技趋势感兴趣,欢迎把简历发送到我们的邮箱:talent@innovationmap.cn。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风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还整理了一份huggingface:热度最高的20个开源模型(6月26日)”清单,请你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微信群,你就会获得这份清单。

清单每天更新,所以请跟上全球风口的节奏;如果想要所有行业清单,扫码加入科技特训营,分分钟尽在掌握!

【科技特训营】全新的会员订阅制线上书院模式,全年50次“在线直播课程+私享群互动”,你随时可以加入、我持续保持更新!一起互动,伴随成长!让我们为未来五年做好准备,一起探讨把握机遇,决胜未来!

回放地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哨科技特训营第四季】

1. 前哨科技特训营直播课程第四季(2024年)共50讲+,除此之外还有5节加餐+公开课。

2. 每讲承诺为1小时视频内容,实际平均时长为2小时。

3. 每周四晚八点准时直播,会员在一年学习期内可无限次观看回放。

4. 新入会员,在一年学习期内可以无限次回看之前所有视频课程。

5. 优先获取全球科技产业一线游学、访问机会,接触科技/产业专家,获取最新、最前沿的趋势洞察,人脉链接

6. 本课程为虚拟内容服务,年费订阅服务制。一经订阅概不退款,线下活动需另行支付差旅成本,请您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