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一次单位组织的工作创新经验分享大赛,赛制为8分钟PPT演讲,现场评委打分。

自己还是很认真对待的,准备稿件内容、制作PPT、练习演讲,从初赛、复赛一路过关斩将杀到决赛。

在决赛前,去下级单位检查,那个单位的一把手也是复赛和决赛的打分评委之一。晚上他招待我,先是赞了我进入决赛。我客套了几句“讲的不好”、“重在参与”之类。结果,喝多了之后,他跟我说:“这次比赛,完全是你们老大搞出来的花样,占用大家休息时间。复赛的时候,你们都没开始讲,我就打好分数了,XXX必须给最高分,这个我都懂”。

他说的XXX是我们老大面前的红人,而且是中层职务。听了他的话,我才明白,原来在职场中的比赛、竞选之类,本来就不是绝对公平,只不过看事和人的比例是多少了。比如在这次比赛,我感觉是“五五开”吧,事(你上台讲的内容和表现)占比50%,人(你背后站的人和你自己站的位置)占比50%。

后来决赛,我感觉自己表现不错,特别是原来演讲从来没有脱稿过,决赛前认真练习了近70遍,当众脱稿成功了。但最后结果排名还是靠后,而XXX不出意外得了第一名。

而且有个细节,那个跟我喝酒的一把手,打分结束后的休息时间,特地走到XXX身边,用开玩笑的语气跟她说:“你今晚气场很强啊,我给了你94分,扣一分怕你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一切以后,我突然悟了:职场不是学校,从学校出来的我们,大都是“学生思维”,讲究谦虚低调含蓄。职场不是,职场上流行的是“交易思维”。

那个一把手看准XXX是老大身边的红人,自己又有一定职位,知道要给XXX高分以讨老大欢心。同时,把自己投她高分的信息告诉XXX,做一个顺水人情。“我的付出一定要让你知道,你以后合适的时候也要回报我”,这就是典型的交易。

所以喝酒那晚我的应对就错了,既然想要最后的好结果,就不要表现的无所谓。那个一把手跟我说这些话,其实是愿意跟我做交易的。当时我就应该回复说“我讲的不好,都是你们评委支持我才能进决赛。到决赛时您还要继续支持我哟。”然后敬酒,之后他给我高分,我欠他一个人情。

因此,在职场上要用“交易思维”来看待事物。评优评先、提拔之类,本质上也是交易,利益相关的时刻不要怕向领导讲出自己的诉求,关键是你有没有合适的筹码做交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确的意愿+合适的筹码+良好的态度=大概率成交。做生意嘛,一手交钱,一手取货,你情我愿,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