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全领域对抗的背景下,作为科技发展核心的芯片领域,是美国政府圈定的核心战场,现在的制裁力度已经到了非常疯狂的阶段。

以华为举例,美国不仅以“国家安全威胁”扣帽子,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实体,将所有和华为有关联的企业都打上“华为供应商”的标签,统统列入管制名单。

此前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更是公开表示,在芯片领域打压中国,美方不会谈判,不会妥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话看起来威慑力十足,但其实不是说给中国听的,毕竟我们早就做好了和美国死磕到底的准备,所以伯恩斯的言论是在警告那些不听话的美国芯片巨头和态度犹豫的盟友们。

我们首先要清楚一个前提,美国将打压中国作为“绝对政治正确”,但这种极端的对抗确实建立在企业和盟友的损失上。有人谄媚讨好,自然也有人强烈反对,甚至阳奉阴违的绕开制裁。

先说美国芯片巨头。此前拜登政府再次收紧对中国芯片的出口限制,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原本向中国提供的A100和H100被列入禁售清单。然而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中,英伟达独占90%的份额,中国市场每年给英伟达提供超过20%的净利润,它自然不想因为美国的政策就放弃这块“大蛋糕”。

为了应对美国制裁,英伟达启动“备用选项”,推出了A800和H800这两款人工智能处理器绕开限制。这也很快招致美国政府的警告,并于去年11月再次对A800和H800重拳出击。

有意思的事,这事儿到这里还没结束,英伟达在禁令生效之后再次宣布,将继续推出3款“定制”芯片,以替代被美国政府管制的A800和H800,保持和中国的正常芯片出口合作。

从这里就能看出,美国对华的管制并不得人心,以至于这些美国本土企业宁愿顶着美国政府压力,也要钻空子继续和中国做生意,英伟达只是第一个,但绝不是最后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美国盟友的态度。早在2023年初,美国拉拢荷兰、日本就针对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和相关设备达成一份“神秘协议”,相关内容至今都没有公开。日本为了讨好美国,过度解读协议内容,对光刻机在内的23种核心原材料进行出口管制,限制范围更是扩大到了45nm。外界认为,如果这些制裁全部落实,中国半导体领域发展至少倒退十年,简直比美国还要狠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荷兰就比较“佛系”,他对自己的斤两认知很清晰,在实施“神秘协议”的问题上一直划水,不断拖延时间等日本先出手,看看中国的反应再做决定。

毫无意外,中国的反应没有让它们“失望”,在日本宣布制裁后,我国商务部当即对锗、镓等半导体稀有金属进行管制。再加上中国购买力的暴跌,日本2023年的设备总销售额同比去年下滑23%,直接损失超过1500亿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仅此一招就让荷兰和日本彻底老实了,尽管美国多次敦促荷兰阻挠阿斯麦(ASML)中期采购的“受限”芯片制造设备提供服务和维修,并要求日本企业加大限制一些芯片生产的高端化学品,但双方却一直“打太极”。荷兰和日本都委婉的表示,希望得到更多的时间来评估额外限制措施对半导体市场的影响。

荷日的举动并不让人意外,一方面,中国是荷兰和日本最大的盈利市场,这些限制措施对两国百害无一利;另一方面,美国大选形势波动厉害,这些限制措施相当于“卖人情”,但这份人情是给拜登还是特朗普,他们有些吃不准。

有鉴于此,美国商务部高官接连访问荷兰和日本,再次敦促两国履行2023年达成的“神秘协议”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限制中国进口先进半导体设备,以及对中国已经购入的设备维护进行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举措就是变相的警告,因为美国代表团将在7月份正式访问荷兰,届时荷兰内阁宣布就职,新首相必须选边站队,给荷兰选择的空间并不多;日本这边也很好处理,只要美国承诺在军事等领域进一步放开,以岸田文雄现在的野心状态,不顾国内半导体企业死活也要对华制裁是有很大可能的。

这意味着,此前立场动摇的荷兰和日本,现在将继续追随美国,枪口瞄准中国芯片,反华包围圈基本成型。

有鉴于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再次重申中方立场,希望相关国家明辨是非、坚决抵制胁迫,维护自身长远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实就是中国版本的“警告”了,虽然美日荷不断对华限制,但中国是美日荷三方不可或缺的市场,如果继续搞针对、破坏国际经贸秩序,那么中国的损失或许是暂时的,长远来看损失更大的反而是美日荷三国。

中国是从封锁中走出来的国家,大风大浪见多了,任何一项已知的技术被我国突破只是时间问题。三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是十年,一代人不行就延续到下一代,关键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中国迈入世界强国、展望星辰大海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