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圆方的第863篇原创

从壮美的“独库公路”,到辽阔的“那拉提草原”,从独特“特克斯八卦城”,到特殊的“霍尔果斯”,从温柔的“赛里木湖”到繁荣的“乌鲁木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趟“旅行+工作”的新疆之旅,快结束了,基本上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转了一遍。

先说说感受,的确好几年没有这么“轻松”的出行了,过去很长时间,总是把自己绷得很紧。每天健身,开会,写文,酒局,一天天循环往复。

这次出来的时候有很多的担心,担心工作,担心家里,担心路上有什么状况,担心大家相处不好,担心很多。而且也没做什么攻略,下飞机都不知道第一站是哪里。最后就是抱着走到哪里算哪里的心态来的,也就这样出发了。

而实际上,和伙伴们每天开开车,唠唠嗑,打打牌,喝喝酒却是出乎意料的开心……虽然身体上也不算轻松,但的确心理松弛了不少。

这次旅行,一路上聊了很多,也想了很多。这会儿正奔走在“连霍高速”上,想着和小伙伴能聊聊。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不要期待“改变”会在下个月发生

先说第一个感受:

“改变”,不是想清楚之后发生的,而是“发生”之后才想清楚的。

前几天写过一篇文章,叫改变的次序。里面说了圆方对于改变次序的理解。

改变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心态改变、认知改变、语言改变、潜意识改变和习惯改变。

而这个过程,需要把我们先置身于一个“改变”的状态当中才行。

比如,当我们想“健身”的时候,先要去动起来,虽然运动几年后。你会发现你健身的目标和刚开始的时候会截然不同(我听到太多人说,不希望自己练的太壮,只想瘦,但是开始健身半年后目标就变成,怎么型能更好看)

这次新疆之行,或许也是这样。圆方很长时间都有思考感觉,自己的生活方式需要改变,因为太紧绷,因为太没有冗余,因为太匆匆……但是一直没有开始改变。而这次出行,会让自己重新思考,有没有更适合自己,更能给到自己能量的生活方式。

第二个感受:

不要期待,有一个什么节点,会一下子“改变”什么

圆方之前有分享过这个“一生“关键”的中国人”这个视频,今天再分享下。

其实自己也是这样,总觉得需要有一个什么关键的“节点”,过去就怎么怎么了,或者过去之后,自己就要怎么怎么了。

实际上,这些都是幻觉,或者说这些都是“借口”。说自己“退休”之后,就去享受生活的,大概率退休了也闲不下来,能享受生活的是那些上班时候就去享受生活的。

正如同黑帮片,说“做完这一单就金盆洗手”,大概率这辈子他也都无法从江湖的恩怨情仇中出来。

下个月,众所周知,要去开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会议。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这次“会议”上,想着会不会会议一开,市场就怎么怎么,会议一开,经济就怎么怎么,会议一开,财富就怎么怎么……

实际上,“改变”并不会像大多数人想象的样子出现。也不会那么快出现。

小岗村包产到户的红手印是1978年11月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召开的。

但是,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的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是1982年1月1日才正式出台。

所以在79年,80年,81年这三年。可能80%的地方,实质上可能最基本的很多政策,也都没有改变。

过去如此,今天也如此,中国太大了。(这也是这次来新疆很深刻的感受)

第三个感受,写一下总结吧: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改变”(不一定变好),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以后,而是让自己,即刻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党话,跟党走

学习时间

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2019年9月29日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