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李蕾 每经编辑:肖芮冬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随着医药板块持续震荡调整,相关指数和ETF也“跌跌不休”,屡创年内新低,“两毛钱ETF”重现江湖。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收盘,华宝中证医疗ETF价格已经跌破了三毛钱,收盘价为0.299元。6月26日早间,该ETF价格继续在三毛钱附近徘徊,多次跌破三毛钱大关,触及0.299和0.298元,年内价格跌幅超过23%。作为全市场规模领先的医疗板块ETF,华宝中证医疗ETF跟踪的是中证医疗指数,截至6月26日收盘,该指数今年以来下跌约20%。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市场价格在三毛钱左右的ETF还有超过10只,其中大多数是跟踪医药主题指数的产品,这与医药板块的底部震荡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抄底资金也在加速入场,越跌越买。以华宝中证医疗ETF为例,该产品近一个月份额增长了近50亿份。

医药板块底部震荡

又有价格跌破三毛钱的ETF出现了。

根据Wind数据,截至6月25日收盘,华宝中证医疗ETF价格已经跌破了三毛钱,收盘价为0.299元,单位净值也从前一天的0.3009元跌至0.2985元。

6月26日开盘后,华宝中证医疗ETF的价格也一直在三毛钱左右徘徊,并且多次跌破三毛钱大关,触及0.299和0.298元。

据了解,华宝中证医疗ETF成立于2019年5月20日,当年6月17日开始上市交易,跟踪的标的指数是中证医疗指数。该产品是目前市场上规模领先的医疗板块ETF,截至6月25日的最新规模为217.71亿元。

中证医疗指数是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等医疗主题的医药卫生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医疗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从2021年7月起,医药板块进入漫长的调整期,中证医疗指数也从高峰时期的将近两万点开始持续下跌,2024年以来依然没有起色。根据Wind数据,截至6月26日收盘,中证医疗指数年内已经下跌约20%,创下近5年来新低。

正因如此,紧密跟踪中证医疗指数的华宝中证医疗ETF价格也一路走低,1月、3月、5月、6月以来分别下跌17.65%、6.42%、3.57%、超过6%,年内跌幅约为23%。

除了华宝中证医疗ETF,全市场还有16只公募基金产品(份额分开计算,包括联接基金)跟踪中证医疗指数。除了成立不足一年的次新产品外,其他基金因为走势与指数同步,年内跌幅也都超过20%。

事实上,截至6月26日午间,全市场价格在0.2元~0.4元的ETF产品共有15只,其中大多数都是跟踪医药主题指数的产品,也有部分跟踪创业板指数或新能源指数。“两毛钱基”“三毛钱基”扎堆出现,一方面反映出医药板块表现欠佳,另一方面或许也让坚守的持有人比较受伤。

机构看好医药发展

2021年2月,当时就是A股规模最大医疗ETF的华宝中证医疗ETF,按1:3的拆分比例进行了拆分,即每1份基金份额拆分成3份。这个操作类似于股票的高送转,然后交易价格除权处理,拆分之后的价格就从彼时的两元多直接降到了八毛钱。此后,该产品的价格再也没有上过1元,叠加近几年来连续下跌,“两毛钱ETF”就此出现。

基金份额拆分对ETF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后果之一就是会使基金的单位净值降低,并不会改变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也不会降低基金投资的风险或提高基金投资的预期收益,投资者还是要结合基金的复权净值、累计净值等,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进行选择。

虽然医药主题指数和相关ETF价格屡创新低,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资金也在加大抄底力度,多只医药ETF的份额与规模出现较大增长。

Wind数据显示,华宝中证医疗ETF近一个月份额增长了近50亿份,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的基金份额也快速增长了近30亿份;此外,平安基金旗下的平安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ETF,近13天连续获得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1.15亿元。根据Choice数据,截至6月20日,全市场35只医药主题ETF近3个月增加了约140亿份,估算净申购额超过50亿元。

此外,虽然医药板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比较沉寂,但机构也保持了对医药板块的高频次调研,对创新药等细分赛道持乐观态度。

博时基金权益投资三部基金经理陈西铭表示,看好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创新药行业作为评判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创新药行业的存在立足于消费者永远有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这一需求是刚性的。我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有利于行业充分竞争,打破外资药企在某些药品上的垄断,降低医保局和患者支付的价格。

“展望未来,在持续的政策支持下,在全球降息的大趋势下,从产业到投资层面,我国的创新药产业都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陈西铭这样表示。

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基金经理刘杰也指出,从估值看,港股创新药指数当前12个月滚动市盈率为28倍,处于近3年7%分位,说明港股创新药行业估值水平仍较低,叠加5月以来港股创新药市场有所回调,中长期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