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车型涌入中国。

然而,却有一些车却凭借着炫目的外表,被国人当成了"香饽饽",不惜溢价也要购买。

但实际上,这些只不过是外国剩下来的“垃圾”。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6款被国人养活的五款“伪豪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佛兰科迈罗

提起雪佛兰科迈罗,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变形金刚》电影里的大黄蜂。

这款肌肉感十足的美式跑车,在国内拥有大批粉丝,被视为性能与颜值并重的运动型豪车。然而在它的原产地美国,科迈罗的定位却是平民化的家用跑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美国,科迈罗的起售价约为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不到20万。这个价位在美国属于大众车的范畴,很多普通工薪阶层都买得起。

但是当这款车进口到中国后,售价直接翻了一倍多,40万起步让它摇身一变成了"豪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主要是因为,品牌溢价。雪佛兰在国内属于中高端品牌,自然要比国产车贵一些。再加上进口关税等因素叠加,最终导致售价大幅提升。

不过抛开价格不谈,科迈罗确实是一款不错的性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搭载6.2L V8发动机,马力超450匹,百公里加速仅需4秒出头,这样的性能放在40万价位已经很有竞争力了。

所以虽然在美国只是普通跑车,到了国内却成了不少车迷的梦想之车。

福特野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科迈罗同级别的另一款美式跑车福特野马,在国内的境遇也很相似。野马是福特的经典车型之一,在美国拥有大量拥趸,但同样是平民化的家用跑车定位。

野马在美国的起售价约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0多万,与科迈罗相当。

但进入中国市场后,售价同样翻了一倍,要40万以上。而且由于是进口配额车型,实际成交价往往还要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与科迈罗不同的是,野马在国内的口碑似乎没那么好。

很多车主反映野马的悬挂偏硬,乘坐舒适性一般。同时油耗偏高,涡轮迟滞明显,驾驶质感不够细腻。

这些问题在20多万的价位或许还可以接受,但40万以上就显得有些不够格了。

所以相比科迈罗,野马在国内更像是一款情怀车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独特的外形和美式肌肉车的味道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但实际体验却难言令人满意。如果非要把它归类为豪车,恐怕有些名不副实。

路虎极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虎是著名的豪华SUV品牌,但旗下的极光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车型。

极光是路虎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推出的入门级SUV,其定位类似于奔驰GLA、宝马X1这样的豪华紧凑型SUV。

在欧美市场,极光的售价大约在3万英镑左右,折合人民币不到3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进入中国后,它的起售价直接翻了一倍,要60万以上。这样的价格已经超过了同级别的奔驰GLC、宝马X3等车型。

然而,极光的品质却配不上这个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车主反映极光的发动机、变速箱经常出现故障,甚至有熄火、加不上油等严重问题。这让不少人对路虎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

有趣的是,尽管口碑不佳,极光在国内的销量却一直不错。

这主要得益于路虎品牌的号召力,以及极光独特的外形设计。很多消费者愿意为了路虎的品牌溢价买单,哪怕实际体验并不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极光算是借着路虎的品牌光环,在国内市场上占了不少便宜。它的实际品质可能更接近30-40万的水平,但却能卖到60万以上。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营销的胜利。

宝马MIN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源自英国的品牌,以复古可爱的造型深受年轻人喜爱。但你可能不知道,MINI在国外其实是一个相对平民化的品牌。

在英国,MINI的起售价约1.6万英镑,折合人民币14万左右。

但进入中国后,最便宜的MINI车型也要23万起步,贵了将近一倍。而且由于各种选装包,实际成交价往往要30万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INI在国内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主要是利用了品牌效应。

作为宝马集团旗下的子品牌,MINI自然而然地被贴上了"豪华"的标签。再加上其独特的复古造型,在年轻人中很有市场。

但客观来说,MINI的实际品质并不能完全对得起这个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的内部空间狭小,后排乘坐体验很差。动力系统也比较一般,与同价位的其他紧凑型车相比并无优势。

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操控了,但这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并不是首要考虑因素。

从实用性和性价比的角度考虑,它很难被称为一款真正的豪车。

大众途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众途锐是大众品牌最高端的SUV车型,在国内售价70-100万不等。很多人认为它是一款与保时捷卡宴同级别的豪华SUV。

但实际上,途锐在国外的定位要低得多。在美国市场,途锐的起售价约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5万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价位在美国属于中端SUV,与福特探险者、Jeep大切诺基等车型同级。但进入中国后,途锐的售价直接翻了一倍多。

更有趣的是,途锐在美国的销量其实很差。

2016年全年在美国仅卖出4223辆,最终不得不退出美国市场。但在中国,途锐却成了大众的高端车型代表,年销量轻松突破2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大众被认为是中高端品牌。途锐在中国被包装成豪华SUV,同级别的进口SUV并不多。

所以说,途锐到底是不是豪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环境。在美国它可能只是一款平民SUV,但在中国,它却成功塑造了豪华品牌的形象。

丰田埃尔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伪豪车,就不得不提丰田埃尔法了。这款MPV可以说是国内最具争议的车型之一。

在日本本土,埃尔法其实是一款定位中高端的商务用车,主要面向企业和出租车市场。但进入中国后,它却成了身价百万的"顶级豪华MPV"。

埃尔法在日本的售价约合人民币40-50万,已经不便宜了。但到了国内,官方指导价直接翻了一倍多,达到90万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由于供不应求,实际成交价往往要加价到120-130万。一款原本50万出头的车,在国内却要卖到百万以上,这种价格倍增让很多人大呼不可思议。

那么埃尔法凭什么能在国内卖出这么高的价格呢?

首先是明星效应。很多明星都选择埃尔法作为座驾,这让它自然而然地有了一层"高端"光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是饥饿营销。丰田故意控制配额,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从而维持高价。再者是内饰确实够豪华。

埃尔法的内部空间宽敞舒适,用料考究,的确给人一种高档次的感觉。

但客观来说,埃尔法的底盘、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与同为丰田的更便宜MPV并无本质区别。它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内饰用料和装配工艺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有人调侃说,埃尔法其实就是一台"豪华装潢的面包车"。这种说法或许有些极端,但也不无道理。

无论如何,能把一款原本50万出头的车卖到130万,丰田的营销手段不得不说很成功。只是对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溢价是否物有所值,就见仁见智了。

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消费者,我们在选购进口车时不妨多了解一下它在原产地的定位和口碑,避免被"伪豪车"的光环所迷惑。

真正的豪车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更重要的是过硬的品质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