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湖北黄冈市的黄安县热闹非凡,鲁中南军区贺健司令员返乡探亲。乡亲们纷纷来他老家的小院门前,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迎接工作。

贺健来到小院门前时,鞭炮被点燃,乡亲们无一不在热情地向他打招呼。贺健一一回应,在人潮涌动的小院里,他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屋门口的老母亲。

20多年没见,母亲早已苍老,他快步走向母亲。

与贺健激动的心情不同,母亲只是站在原地,当他来到面前时,重重地扇了他一耳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个不孝子!你还知道回家啊?你不是去学打铁吗?”

而后抱着许久未见的儿子放声哭泣。

周围的人们都安静下来,看着这对相拥哭泣的母子,不少人跟着抹起眼泪。

为何贺健的母亲与儿子分别二十多年,见面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了他一耳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乡探母

新中国成立之初,征战多年的贺健计划着返乡探望母亲,但由于军务繁多,不得不一再推迟日程。等到局势基本稳定,已是三年以后。

当地政府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迎接的队伍排到了村口,一路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

近乡情更怯,距离家门口越近,贺健心里越是紧张。

母亲现在是不是已经在等他了?不知道还能不能认出自己?

一进村,乡亲们就围了上来,不停地关心他的近况,简单回应几句之后,便大步走向自己家。

还没有进家门,贺健一眼就望到了人群后那位满头白发的佝偻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晃眼,二十载。母亲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看着身板早已弯曲的母亲,他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快步走向前。

“娘!儿子来晚了!儿子终于回来看您了!”二十年未见的思念和愧疚,与哽咽的声音掺杂在风中。

岁月的摧残让老人的目光变得浑浊,动作也变得迟缓起来。

她慢慢地抬起自己消瘦的手臂,颤抖着朝向贺健的脸上,用尽全力扇了一耳光。

“你还知道回来啊?你不是说自己去学打铁吗?”

打在儿身,痛在娘心。老人面上挂满了泪水,二十载离别,无处安放的思念与担心,终于落在了实处。

老人紧紧地抱住面前身形挺拔的儿子,不停地用手拍打儿子的背。

贺健环抱住母亲,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母亲拍打,听着母亲的唠叨。

熟悉的唠叨很快让他陷入离家前的情景,直到母亲牵着他的手慢慢地往家里走,他才回过神来。

进入屋子,里面坐满了人,面对乡亲们热情地问候,他心里还是乐意陪着他们唠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了一会儿,母亲像是突然间想到了什么,慌忙地随手拿过一个工具,敲着一片土墙。屋内尘土飞扬,人们很是茫然。

贺健走向前,刚想询问母亲缘由。就见母亲在墙里拿出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轻轻擦拭掉上面的尘土,转身递给了他。

“儿啊,你快打开看看!”

听着母亲激动的声音,他打开了盒子,眼泪一瞬间布满了他的脸庞,没想到母亲替他保存了这么多年。

盒子里面珍藏的是,解放前的纸币,一张一元的,还有一张五角的,下面还放着一张照片。

他拿起照片,看着上面穿着最朴素的衣服,羞涩笑着的稚嫩脸庞,陷入了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曲线参军

1927年,红军在湖北黄安发动起义,成立农民政府,正值好奇心旺盛阶段的贺健跑去看新政府,正赶上新政府的军队给老百姓们分田地。

看到老百姓拿到地契以后,泪流满面感谢的样子,他第一次有了参加革命的念头。

回家后,他立刻和父母分享了自己在县城的所见所闻。母亲很快就意识到儿子的心思,马上警告贺健不许掺和进去。

可他不明白,打土豪分田地明明是光荣的事情,母亲为何要让自己远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贺健并没有把母亲的话放在心上,还是经常去看新政府,去看拿到土地的贫民。

心里那颗革命的种子早已深深地埋下。

国民党势力卷土重来,农民政府立刻组织起义队伍。贺健当天没去城里,刚好错过。

但当地还有赤卫队,他在18岁这年偷偷加入了赤卫队,之后才在饭桌上向父母坦白此事。

“你个毛小子懂什么?打仗那都是要死人的,我和你爹就你一个孩子,你死了,让我俩怎么活?

你要去参军,还不如让我俩现在就去死,正好你无牵无挂,想往前冲就往前冲。”

贺健一下子就愣住了,母亲从未如此严厉地发火教育自己。因为母亲决绝的态度,他不得不退出赤卫队,可革命的信念从未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9年,红军部队来到贺健的家乡,四处招兵扩军,贺健参军的想法越发强烈。可母亲自从赤卫队一事之后,对自己的看管十分严厉。

眼看着红军就要离开,即将走投无路之时,他的一位表叔找到了他。表叔准备去学打铁,知道他也没有工作,就邀请他一起去。

贺健立刻想到了方法,回到家中告诉父母一直找不到活干,想和表叔一起去外地学习打铁手艺。

父母果然爽快同意,并且为他收拾好了一切行囊。

母亲想到儿子只是暂时的分别,很快就会学成归来,也就没有太不舍的情绪。没承想,这一分开就是二十载。

和表叔离开家后,两人在县城分别。并且再三嘱咐表叔暂时替自己隐瞒,自己会亲自和父母坦白。

参军以后,贺健被分配到了通讯班。本想着离开再看一次父母,没承想部队即将启程,他纠结后选择随部队离开。

想着,总有一天还会见到父母。

为了不牵连家人,他将自己原本的名字喻安良改成了现在的贺健

在战场上,哪怕是一名通讯员,也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他在战斗中从不退缩,很快升为班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又凭借自己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受到上司徐向前的关注,甚至还被他亲自接见。

“这次叫你来,没有别的事情,就是想给你换一份工作,问问你同不同意来做我的警卫员。”

贺健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在徐向前身边,他学到了许多领兵作战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半生征战

他整日跟在徐向前身边,不仅随时关注安全问题,而且还常常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徐向前对他的判断力和执行力,一直赞不绝口。

为应对反“围剿”失败后的紧张局势,红军开始长征。徐向前在一次会议结束,把护送张国焘的任务交给了他。

为了顺利完成此次任务,他选择了一条十分偏僻的路线。全程经过陡峭的山路,周围杂草丛生,贺健经常在看不见路况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在最前方开路。

顺利完成任务后,他随部队参加潢光战役。身为指挥员的徐向前,为鼓舞士气,和陈赓亲自去了战场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士气确实有那位两人的到来大涨,但是双方交火许久,战士们都灰头土脸。

两人身上干干净净,在队伍中格外明显。敌人对两人的身份产生了怀疑,集中火力进攻二人所在地。

贺健刚护着徐向前刚躲过一次爆炸,一枚炮弹就猝不及防地发射过来。

他立刻做出反应,不顾自身安危,将两人扑到安全地带,两人刚好躲过攻击。

但爆炸的伤害,全部落在了贺健身上。等他再次清醒时,已经躺在了卫生室,炮弹将他全身多处皮肤灼伤,骨头也被炸断了好几根,根本动弹不得。

好在年轻,身体恢复快,全新休养一段时间后,就恢复得生龙活虎。

他归队后,随大部队一路向西,顺利到达陕北后,凭自身卓越表现获得组织的重视,被送往陕北红军大学培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营长。在战争中凭借军事头脑,立下赫赫战功。

贺健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家人,但是怕回家看到母亲,经受不住老母亲的哀求,再回不到部队,所以一直强忍不敢回家。

在鄂豫皖地区做宣传工作时,他在同乡口中得知,母亲每日都在担心他的安危,身子越发虚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自责伤心间,提笔写下一封信,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参军后的生活,希望得到父母的原谅,并且再三保证会注意自身安危,等战争结束就回家亲自向父母赔罪。

信中还附上两张自己现在的照片,希望父母能安心。

贺健用兵如神,屡战屡胜。他脾气火爆,对敌人一向凶猛,被取了个“贺阎罗”的称号。抗战后期,守城日伪军看到贺健部队,直接弃城,不战而逃。

抗日战争结束后,他被任命为鲁南10师军长。解放战争爆发后,先后参加十几次攻坚战斗。他作战勇猛,战士们深受感染,同样奋勇杀敌。

内战结束后,他被任命为鲁中南军区司令,终于有机会向上级请示,回家探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母子两人错过太多时光,幸好再次重逢,让二十年的思念有了宣泄口。

贺健一直在弥补这些年的遗憾,陪着母亲过着幸福安稳的生活,经常陪她聊天打发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年代,贺健的母亲是幸运的,离别二十年,自己的儿子平安归来。见面落下的那个耳光,一定是幸福的,饱含欣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