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句随口的玩笑话,却拴住了奶奶一生。

奶奶总说被爷爷给骗了,谁能想到他那么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每到该做饭的时候,奶奶总会迫不及待的去忙活,为的就是让爷爷能回到家就吃上饭,吃的时候还不忘数落几句,“你真是个吃不饱啊,好在如今的世道好了,不然就你这饭量,就是地主家也得让你吃成穷光蛋!”

爷爷丝毫不在意奶奶的奚落,总会饶有兴致的来一句,“我不用在地主家不也娶了地主家闺女?看我这穷小子也让你这大小姐吃饱饭了不是?”

每当这时候奶奶都会笑着打他一下,来一句吃都沾不住你的嘴。

奶奶和爷爷有一段属于他们的故事,那还要说到解放前的时候,爷爷在奶奶家里做长工的事情,我的奶奶是正儿八经的地主家大小姐,而我爷爷则是长工家的儿子。

他俩一起长大,过得日子却天差地别,奶奶锦衣玉食说不上,起码少年时期也算没受过什么苦,甚至还念了好几年的学堂,比爷爷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莽汉强得多。

爷爷就比较惨了,家里的田地在太爷那辈儿就遇到事情全都卖了,太爷有包含我爷爷在内的七个儿子,穷的叮当响,裤子都穿不起,只能到地主孙友莲家做长工。

孙友莲就是奶奶的父亲,据说祖上在前清做过道台的大官,后来虽然没再出什么当官的,却也能称得上一句耕读传家,良田几百亩也足够一家人潇洒地生活。

太爷做长工需要经常在主家那边,爷爷年纪最大,就跟着太爷一起。

记得那时候爷爷才十来岁的样子,他特别羡慕主家每天都能吃大白馒头,还问太爷为啥他们家能吃馒头,咱们家就只能吃红薯干、玉米面窝窝呢?太爷咧着嘴每次都会回一句,谁让咱是长工,人家是主家呢?你要是娶了他家大小姐,那你也天天能吃白面馒头。

正好奶奶和爷爷的岁数差不多,爷爷就立下个志向,那就是要娶地主家大小姐。

奶奶虽然是地主家的大小姐,可却不算那种娇惯的不成样子的女孩,她还是很有爱心和同情心的,经常读完该读的书就去找爷爷玩,俩人玩的跟后来我们的童年也没太大区别,不外乎都是撒尿活泥、捉迷藏、过家家之类的,太姥爷对小孩子的玩闹也一向比较宽容。

有次爷爷和奶奶玩完游戏,看着她就说了句,我长大后想娶你当媳妇,你看成不?

奶奶却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当即就问爷爷你为啥要娶我?这恐怕有点难度!

爷爷说有啥难的?你长大要嫁人、我长大要娶媳妇,咱俩凑一起不正好吗?我爹说了,娶了你就能天天吃你家的大白馒头,我想吃馒头,所以我想娶你。

奶奶被爷爷给逗得花枝乱颤,说你想娶我就为了吃馒头啊?

爷爷点头说没错,长这么大就吃过一次白面馒头还没吃饱。

奶奶笑的停不下来,好不容易才喘匀气说了句想吃馒头不用娶我,我去给你拿就是了,你等着我啊,说完就去厨房拿了个馒头跑回来,递给爷爷说你吃吧,吃了就不用娶我了。

爷爷大口的啃着馒头,那叫一个香甜,吃完之后还舔了舔手指,说就一个吃不饱啊。

奶奶好奇地打量着爷爷的肚子,问他你的肚子是什么做的?这么大的馒头还吃不饱?爷爷说就这还叫大?这样的馒头你拿一筐我也能吃了,不信你给我拿出来我吃给你看!

奶奶考虑了一下说你等着,我去叫人蒸馒头,我就不信你这么小能吃一筐的馒头。

然后真的去找人蒸了一锅馒头,差不多得有十好几个,端着出来把爷爷叫过去问他吃得完吗?爷爷看了眼有些犹豫,但为了面子还是说了句吃的完!

奶奶立马笑了起来,说你要能把这些馒头都吃了,我就答应长大让你娶我!

爷爷眼睛一亮问她你说真的?奶奶很正式地点了点头,爷爷就开始狂吃起来。

一口气吃了五个大馒头,爷爷差点被噎着,好在奶奶给他端来了水顺下去了。

爷爷为了不丢面子继续吃,一个一个接着一个,把奶奶看得都想要捂眼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怕爷爷被撑死,但看爷爷的样子貌似战斗力还不错,她也特想知道爷爷到底能吃几个,就这么一个看一个吃,到最后两个爷爷实在吃不动了,但又不想服输,硬是翻着白眼塞进了喉咙眼里,差点就背过气去。

之后没忍住就喷了,吓得奶奶赶紧叫人来帮忙。

太爷听到消息跑了过来,就连太姥爷孙友莲也来了。

问清楚事情后,太姥爷孙友莲骂起了奶奶,说真是胡闹,这么小个人咋可能吃一筐馒头?要是撑出个好歹咋办?奶奶委屈的说我也不想让他吃,是他非说自己能吃进去的。

那晚上太爷守了爷爷一晚上,本来还担心他撑得不肯吃东西,谁知道第二天爷爷睡醒一觉,第一句就是问太爷还有馒头吗?就连太姥爷听说后都笑得直摇头。

奶奶那边就有些麻烦了,爷爷追在后面喊媳妇,羞得她不要不要的。

可都在一个大院,躲又躲不开,索性就随我爷爷喊了,俩人估计当时都没想到竟然有机会能走到一起,有时候也不得不感叹一句缘分。

三十年代末,小鬼子入侵神州大地,太姥爷的生意也受到很大影响。

为了躲清静就在村里的大宅闭门不出,只是没想到小鬼子还不放过他。

他们邀请太姥爷去管理自治会,也就相当于县里的主官,太姥爷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虽然不敢说是什么忠肝义胆,但为虎作伥的事情还是不屑于去做的。

小鬼子没办法从当地选了个稍有点名望的做了,那人却记恨上了太姥爷,将属于孙家的店铺都找理由给查封了,还要给太姥爷安一个通匪的名头,彻底解决掉太姥爷这个心腹之患。

太姥爷也觉得孙家可能要遭受很大冲击,就提前安排后路,想要将家人都安排到别处去。

谁知道对方早已料到,当天晚上就对孙家发起冲击,喊杀声不绝于耳,死伤不知道多少人。

太姥爷带着奶奶跑不出去,正好遇到太爷和爷爷,就求太爷和爷爷把奶奶给带走,太爷本来还不敢,他觉得他是个长工应该能活命,谁知道我爷爷不乐意了,说这是我媳妇,必须要带她走,太爷拗不过爷爷,只好带着俩半大孩子趁着混乱溜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路跑回到自己家,然后把奶奶给藏了起来,第二天太爷出去打听情况,才知道孙家一夜之间被灭了门,太姥爷孙友莲也被杀了,田地房屋和店铺生意都归了那自治会会长。

太爷回到家担心被清算,想要把奶奶交出去,爷爷拼死阻拦才算是把奶奶保下来。

奶奶的头发被剪掉、换上旧衣服,跟爷爷一起被太爷送到了几十里外的亲戚家住。

俩人在那里住了差不多一年多,才算是躲过去了风头,回到太爷家过平凡的生活。

在这期间奶奶肯定是吃了不少苦,白馒头对她也成了奢望,她才理解爷爷为啥对白面馒头念念不忘,原来白面馒头真的要比红薯干和黄面窝窝好吃太多了。

但家破人亡的奶奶别无所依,也不敢透露身份,只能咬牙坚持着。

随着爷爷年纪的增大,对奶奶也有了不一样的感情,毕竟喊了好几年的媳妇,多少心里面是喜欢奶奶的,为了能让奶奶吃口好吃的,爷爷是上树掏鸟、下河摸鱼都干过,在这个过程中奶奶渐渐地也将一颗心放在了爷爷的身上。

转眼小鬼子被打跑了,他们俩也都长大成人。

太爷一看索性就让他俩成亲好了,反正自家也娶不起媳妇,有个送上门的媳妇还有啥可挑剔的?再说奶奶要人有人、要样貌有样貌,嫁给爷爷是爷爷烧高香了。

俩人就简单的办了婚礼,开始跟太爷一起养活一大家子人,日子过得相当难,吃的都要精打细算,爷爷每天晚上都是一句话,饿死我了,看到人都想啃两口。

每次奶奶都会伸过去脚丫子,说啃两口解解馋吧,爷爷吃两口开玩笑说太咸了,奶奶就跟爷爷打闹,对他们来说日子过得虽然辛苦,但好歹也算有不少的乐趣。

1947年,奶奶十九岁,她的舅舅寻了过来,希望把她给带到城市去。

爷爷当时很害怕,生怕奶奶离他而去,没想到奶奶很利索的拒绝了她舅舅的安排,说都已经嫁给爷爷了,那就是爷爷的女人,以后不论贫穷富贵都要跟着自家男人才行。

舅舅无奈,只好给他们留了一些钱离开,爷爷拿着钱买了两亩地耕种,算是有了自己的产业,而奶奶也在48年的时候生下了大姑,过起了贫寒却宁静的生活。

有时候爷爷会问她后不后悔没跟着舅舅走?奶奶每次都问你说呢?我走了你不想我?爷爷讪笑着无话可说,奶奶说这世道看不懂,总觉得还是要乱,待在这里应该是最好的。

爷爷不懂那个,他除了出力气干活就懂出力气睡觉,天下啥形势他才不关心,能吃上大白馒头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奶奶也最欣赏他这一点,心大总是能让人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