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能想象吗?世界上竟然有这么一对“特殊”的夫妻:

女方是中国河南农村出身、四处打工养家糊口的中国姑娘刘雪华

男方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弟弟,可谓美国“皇族”的黑人马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么两个在各方面都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竟然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坠入了爱河,于2002年一起挽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那么,身份相差如此巨大的两人,究竟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又生活的怎么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巴马弟弟马克

事实上,马克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哥哥就是奥巴马,而原因还要从他和奥巴马共同的父亲巴拉克说起。

巴拉克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他先后曾勾搭过许多年轻的姑娘,这其中就有一位非常优秀的“白富美”名叫邓纳姆。

为了能和巴拉克在一起,邓纳姆不惜退学、和自己的家族决裂乃至重新回到美国,并在不久后为巴拉克生下了一个孩子,那便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然而巴拉克很快就抛弃了邓纳姆,找到了另一位姑娘露丝,巴拉克很快的得手,而马克也因此于1965年出生在了美国肯尼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巴拉克并没有在马克一出生就放弃马克母子二人,但性格暴躁的他却将妻子和孩子当成发泄的工具,常常在家进行家暴。

这也让马克的童年一直处于恐惧之中,还不仅如此,由于自己父母和肤色的原因,马克在校园里一直被其他孩子歧视嘲笑的对象。

为了能摆脱这一切,马克只能寄希望于好好学习,这让他最终考上了物理和数学的双学位,更是取得了斯坦福大学的物理硕士学位。

此时,马克的母亲已经和巴达克离婚,而在1993年,奥巴马的突然造访也才让马克知道了自己的这位哥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两人的关系一开始并不怎样,虽然此时的奥巴马已经是联邦参议员,但由于对父亲的痛恨导致马克对自己的哥哥也并不关心,非常淡漠,一直随着沟通的增多,才慢慢熟悉起来。

后来9·11事件爆发,美国经济遭受冲击,许多公司开始裁员,这导致马克失去了自己的工作,而在之后寻找工作的过程也并不顺利,这让马克很是气愤,因此他被拒绝的理由是他是个黑人。

这种不看能力、不看经验,只因为种族和肤色就将自己拒之门外的举动彻底惹怒了马克,他决定离开美国。

恰巧此时,一份中国深圳招聘外教的广告出现在了马克眼前,就这样,他踏上了前往中国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女孩刘雪华

刘雪华出生在河南的一个普通山村,由于顽固的封建思想“重男轻女”的影响,家乡大多女孩的命运都是早早辍学结婚生子,沦为男人的附庸。

但刘雪华并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她想要去见一见那更加精彩的世界。

为此,刘雪华学习的非常努力,以优异的成绩折服了父母,得以在初中后继续读书。

最终,刘雪华考上了大学,这顿时震惊了整个村子,而她自己也如愿所长的离开了群山,走向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学的时间里,刘雪华如饥似渴的吸取着各种知识,她对于大山外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这让她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学识。

同时,刘雪华也对各种中国古典文化非常喜爱,常常身穿旗袍,学习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茶道、书法等等。

在毕业后,为了能创下一番事业也是为了去见一见更大的世界,刘雪华并没有选择离开家乡,而是前往了深圳这座快速发展起来的国际大都市。

也就是在这里,刘雪华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那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人的相遇

马克在来到中国后,发现自己的工作非常轻松,这让他有大量的时间来接触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来学习那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马克被深深的折服了,他对中国以及中国的一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此他积极学习汉语、练习书法、阅读中国诗经和名著,甚至有了一位偶像——李商隐,在他看来,那种隐晦而又浪漫的诗词实在是太过美好。

时间一长,马克不仅普通话已经和中国人别无二致,甚至还练出了一手优秀的行草书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某次前往茶馆喝茶的时候,马克第一次见到了因为热爱茶道而在这里工作的刘雪华。

当时的刘雪华穿着一身旗袍,长发如瀑,虽然容貌并不算非常出众,但身上却展现着东方古典的美,这顿时就击中了已经热爱中国文化不能自拔的马克内心。

他当即下定决心,一定要追求这位女孩,为此他主动上前和刘雪华大量招呼。

而刘雪华对于这位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黑人一开始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感,反而有些惧怕,不过马克还是用自己流利的中文和风趣的语言成功让刘雪华感到好奇,两人结交为了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之后的交流中,刘雪华越发发现马克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这让刘雪华对他的好感上升了许多,常常主动指正马克汉语中的一些偏僻语法错误。

渐渐的,在两人共同爱好的作用下,来人之间来往越发频繁,沟通越来多,彼此间的了解越来越深,相处的也更加融洽。

此后随着时间流逝,两人顺理成章的走在了一起,他们感情升温很快,几乎马上就达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不过距离两人真正在一起,中间还有这一个巨大的阻碍,那就是双方父母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克这边很好说,但刘雪华的父母却并不愿意两人在一起,一是因为马克是个外国人,文化种族都不一样,父母担心他们婚后生活并不幸福。

其次便是身份的差距,虽然此时的奥巴马还没有称为美国总统,不被中国人所熟知,但通过穿着和习惯,父母能判断出这个女婿家庭条件很不错,属于大富大贵人家。

而自己家庭条件并不好,虽然算得上是某种“傍大款”,但很可能会导致女儿嫁过去时地位低下,受了委屈都没有办法。

因此,父母还是希望刘雪华嫁给一位门当户对、普普通通的国人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刘雪华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不断劝说着父母,表明自己的态度,而马克也在用实际行动一点一滴的打动着刘雪华父母。

最终父母虽然还是担心,但也不再坚决反对,这对真心相爱着对方的恋人也终于走在了一起。

但刘雪华没想到的是,在婚后自己的丈夫居然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震惊。

事实上,刘雪华曾多次询问马克的身世,但由于自己父亲带来的痛苦回忆,马克都不愿意多说,而刘雪华也非常贴心的没有继续问下去,直到一张邮件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奥巴马正在美国准备参与总统竞选,抽不开身来到中国为自己的弟弟庆祝,便只能送来一封邮件表示祝贺。

这让得知此事的刘雪华一家非常震惊,此时的奥巴马随着大选进行名气暴涨,在国内已经是小有名气。

不过马克却从未把自己的这个身份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奥巴马和自己的关系也仅仅是血缘而已,还是来自自己那个让人厌恶的父亲身上,除此之外基本没有什么联系。

也因此,在事情曝光后,马克拒绝了那些听闻后便跑来的媒体进行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婚后,马克对中国的热爱越发深沉,常常去孤儿院、敬老院做无偿义工,还会组织许多慈善事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2012年,马克在对外经贸大学进行一场名为《国际公民的社会责任》的演讲,鼓励学生们投身公益活动,在讲座结束后,他还真诚的对这些参加该校组织的慈善义卖的学生志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今马克已经和妻子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他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妻子,也爱着这个国家,常年奔走在中国贫困地区的第一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中。

虽然有个“总统哥哥”,但马克却从未用这个身份去获取什么特权,反而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也同样优秀,并不逊色于自己的哥哥,更不需要哥哥的光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

人们在婚姻中总是会讲究门当户对,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说到底门当户对也是为了让两个人在三观和理念上有着共同之处,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的将婚姻维持下去。

而刘雪华和马克的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身份地位亦或外界看法都不重要,她勇敢和坚持的追求最终建立了一段特殊的跨国情缘,让人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