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融媒体中心6月26日讯)近期,西江先后出现两次编号洪水,给我县部分乡镇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上万亩。随着洪水退去,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服务队奔赴田间地头,帮助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减少受灾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灾的农作物

6月25日,在濛江镇安和村交冲组受灾严重的农田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洪水淹过后的痕迹,有些稻田浸泡时间过久,还散发出阵阵腥臭。村民石远标今年种有水稻、花生、粉葛、芋头等农作物,其中四、五亩农作物被洪水淹没,受灾严重。县农业农村局和濛江镇农业农村中心的技术专家来到他受灾的稻田,指导帮助他犁田翻耕,尽早种植晚稻,提高晚稻收益。农技专家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他看到了补救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在藤县濛江镇安和村交冲组,技术专家来到受灾严重的农田里,指导帮助农户尽早犁地插播晚稻,减少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濛江镇安和村村民 石远标:

今年洪水比较大,把农业作物淹了,没有收成了。今天农业技术人员来指导我们做好晚稻的田间管理,推广插播哪些高产的谷种,尽量减少农户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濛江镇农业农村中心主任 石绍明:

这一片田全部挨水淹了,损失比较严重,我们技术人员指导农户,早犁耙、早播种,早稻损失的产量通过晚稻来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濛江镇莲垌村平田组,随处可见洪水淹过的痕迹。在受灾的农田里,村民唐意玲正忙着抢收花生。唐意玲说,她种有两亩花生,没想到今年一场洪水导致她一半的花生受灾。当天,农技人员来到她受灾的农田,详细了解受灾情况,指导帮助她进行生产自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在濛江镇莲垌村平田垌组受灾的农田里,技术专家正在指导农户抢收花生,改种其他农作物。

“这一块地挨水淹了三天三夜,受灾非常严重,只能通过抢收补种的方式减少损失。抢收后通过撒石灰消毒,改种其他作物。”石绍明说。

据悉,此次洪水过境造成大面积的水稻、玉米、水果、蔬菜等农作物被淹没,农民损失惨重。据初步统计,截至6月25日,此次洪水共造成全县8个乡镇36个村1.15万多亩农作物受灾,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1060多万元。粮食作物受灾约4160亩,其中水稻受灾约1490亩,玉米受灾约2670亩。经济作物受灾约7350亩,其中蔬菜受灾约6200亩,花生受灾约1150亩。为尽力挽回农户的损失,各乡镇及农业部门积极组织农技人员、乡镇干部前往灾区了解灾情,及时地对群众进行疏导,帮助和指导农民群众搞好生产自救。农技专家深入到田间地头了解农作物受灾情况,现场协助群众一起恢复生产,对水稻、玉米、花生、蔬菜等农作物,有针对性开出灾后补救“处方”,最大努力减少受灾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魏强:

洪水退后,我们农业农村部门迅速组织工作组分赴灾区指导灾民恢复生产,根据灾情实行分类指导,及时抢排积水,及时落实各类农作物扶苗、洗苗、追肥、防病、改种等措施,促进受灾作物苗情转化,尽快恢复生长,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记者:岳柱健 李婉梅 覃奕通 秦永寿 王飞翔

▍通讯员:周锡科 黄思瑜

▍编辑:霍婷婷

▍总编:徐伟玲

▍审核:黄群礼

来源藤县融媒

编辑:太平微资讯;

最后

一起发现太平、藤县、梧州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