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萧寒谈到了短视频时代对于纪录片创作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6日,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见面会举行,评委会主席阎建钢携演员海清、尤勇智,美术指导韩忠、文艺评论家李跃森,编剧王小枪以及导演杨磊等众多评委出席。

纪录片类别评委、《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萧寒谈到短视频时代对于纪录片创作的思考。“可能现在的观众没有足够耐心去看太长的片子,这确实对我们长纪录片导演是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面会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视剧类别评委会主席阎建钢表示,无论题材和类型,只要是优秀团队创作的优秀作品,评委会都一视同仁地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届纪录片类别评委、《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萧寒表示,“短视频时代我们应该尝试去调整创作方式,去拥抱这个时代,用我们的作品去影响更多的人,这是我们的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员尤勇智则感慨好作品太多,只选一个最佳确实让人头疼。他提到,所有评委都会注重作品整体素质,一部电视剧的成功,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热播的《哈尔滨一九四四》编剧王小枪担任中国电视剧单元评委。王小枪称,观众普遍喜新厌旧,看多了同一个类型后,肯定希望看到一些新的不一样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员海清称,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入围的作品,大部分作品基本是拉通在看。作为从业者,她看到入围作品的题材和表达更加多元化,有了长足的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委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演员安地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此次担任海外电视剧单元评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幻剧《三体》的导演杨磊提到,自己接拍一部作品,一定要被打动。同时也希望它对社会对观众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动画编剧导演Mari OKADA担任纪录片类别评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奇谭》总导演、动画片类别评委陈廖宇也坦言做动画的辛苦,“拍电影几个月一年算很长了,但一部动画片,三年五年很正常,制作十年都不奇怪。在这个前提下,如果没有热爱,从物理上来说,都无法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委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