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法院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

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

以坚韧不拔 勇往无前的拼搏精神

为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

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鄂温克族自治旗法院立足主责主业,以扎根基层、守护草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标准创立了“马法官”拟人化党建品牌,倡导法院干警做驰骋在草原上的“马法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法院各项工作中,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党建为引领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把党建引领贯穿至审判执行全过程,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以坚韧不拔、甘于奉献的精神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坚持和发扬“马上”工作法,在立案窗口设立党员先锋岗,在案件办理中坚持马上立、马上审、马上执、马上办,让“马上”工作法深入人心。

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嘎查,并依托“草原那达慕”“鄂温克瑟宾节”“丰收会”等牧区特色活动,广泛开展普法宣讲,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法律知识和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马背法庭”为载体

深入推进巡回审判工作

前不久,鄂温克族自治旗法院锡尼河法庭利用巡回审判车将法庭搬到锡尼河东苏木某嘎查牧民家院内,以巡回审判方式妥善解决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

2019年被告向原告借款5万元,并出具借条,约定年底还款,经原告催要,被告均以各种理由推脱。原告起诉到法院后,经法院多次通知被告应诉,但其迟迟不到庭。法官通过多方打听到被告近期有外出的打算,为减轻当事人诉累,达到尽快解决纠纷的效果,锡尼河法庭决定开展巡回审判,就地审理此案。清晨,巡回审判车驶入被告院内,将被告堵在家门口。经询问被告对借款事实无异议,承办法官用“接地气”的语言以理释法、以法明理,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鄂温克族自治旗辖区19111平方公里,全旗共有4镇、1乡、5苏木,共辖44个嘎查和25个社区,常驻人口约14.1万人。为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马法官”主动延伸审判职能,坚持和发扬“马背法庭”巡回审判方式,先后建立了多个特色巡回审判点,以巡回审判工作站为点、车载流动法庭为线、人民法庭为面,充分发挥巡回审判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优势,全面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巡回审判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维护一方平安

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多方联动,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同乡镇、嘎查、社区矛盾调解中心联动,共同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积极探索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院”,设立“企业家调解室”“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建立“代表委员+法院”“法庭+调处中心”“法庭+银行”“法庭+矛调中心”等机制,共同化解矛盾纠纷。今年1月至5月,诉前调解案件1047件,调解成功案件952件,成功率95.9%。

发挥审判职能,有效打击遏制犯罪。持续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强化责任意识,转变司法理念和办案模式。依法审判重点领域刑事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积极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多个专项活动;坚持对未成年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护,积极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通过开展“送法进校园”、设立“校园法官工作室”“法官妈妈爱心工作站”等,用法治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速裁快审,打造案件审执快车道。践行“高效、优质、快审、快结、定纷、止争”的办案理念,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按照“多元调解+速裁+速执”工作思路,对简易、小额的民商事案件实行简案快审、速裁快办、执行速结,打造案件审理“快车道”。主动应对金融类案件大幅增长现状,开展“金融案件集中攻坚”活动,成立集中攻坚专班,带案下乡分组分批次奔赴农村牧区,集中审理金融借贷纠纷案件,今年1月至5月,审结金融案件334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守护绿水青山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建立“生态司法+碳汇”工作机制,组建“双碳”志愿者服务团队,将惩罚、调处、修复、预防一体推进,将刑事制裁、民事赔偿与生态补偿有效衔接。与旗检察院、林业和草原局等相关单位构建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涉碳案件信息沟通和情况交流,推动涉碳领域环境纠纷实质化解。与呼伦贝尔市中院、鄂温克族自治旗检察院等单位达成司法协作保护备忘录,建立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司法修复基地,为提高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与保障。

通过发送司法建议、巡回审判、庭审观摩、送法进林区、进牧区等方式,传播生态资源保护法律知识,宣传生态资源司法保护,做到服务一方人民群众,守护一片生态环境。

来源:鄂温克族自治旗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