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在6月25日,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了一整袋子的“月球特产”回家了!想想都让人激动,这可是我们首次从月球背面采到的宝贝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球的背面一直都是个谜一样的地方,以前总觉得那里藏着什么外星人的秘密基地之类的。现在好了,嫦娥六号带回了一大堆“月球土特产”,将给我们揭开月背的神秘面纱。

在激动之余,大家还记得嫦娥五号吗?那个3年前从月球正面带回1731克月壤样品的太空英雄。那可是我们中国科学家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地外天体返回样品,现在研究的到底咋样了?这三年多来,这些月壤样品都经历了些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告诉你哦,它们可是被科学家们当成了宝贝一样在研究。截至目前,国家航天局已经给国内131个研究团队发放了6批次的科研样品,总共85.48克!别看数量不多,但可是“浓缩的精华”啊!

科学家们用这些月壤样品做了70多项研究,在中外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通过研究,我们可是发现了不少月球的奥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新发现的“嫦娥石”,就是我国科学家通过嫦娥五号样品,研究后发现的。这种磷酸盐矿物呈柱状晶体,存在于月球玄武岩颗粒中,经国际矿物学会确认,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家们还通过样品的地质定年,把月球火山活动的结束时间推迟了约8亿年!这简直就像是给月球的历史书加了几页新篇章啊!

除了这些科学上的发现,嫦娥五号的月壤样品还发挥了很大的科普价值,在国家博物馆、党史展览馆等场馆长期展出,甚至去港澳等地公开巡展,让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月球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月球的奥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发现。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嫦娥五号的月壤样品,发现月球上竟然有大量的水资源!而且这些水资源来自太阳风、火山喷发、小行星或者彗星。但对于科学来说,还缺乏直接有力的样品,能分析并证明月表水的成因。

我国科学家通过嫦娥五号样品的氢和氚对比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表层水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根据估算,太阳风质子为嫦娥五号月壤灌入了至少浓度为179ppm的水,如果核算到每吨月壤的话,相当于至少含水170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发现对于未来月球水资源的利用可是有着重大意义。我们还计划在月球南极建个科研站,研究表明月球南极区域的水资源含量,比我们以前想象的还要多呢!而且啊,这些月壤中的水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就能比较容易地开采利用。想象一下,在月球上也能有水喝,那得多酷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壤的另外一个吸引眼球之处,就在于月壤中氦-3的含量。月球作为未来能源的潜力备受关注。据科学家估算,仅100万吨的氦-3便能支撑地球清洁能源需求长达一万年之久。然而,这一关键能源在地球上的储量极低,而在月球上却呈现出丰富的态势。

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进行深入研究,确立了月壤中氦-3的最佳萃取温度参数。这一关键科学数据的取得,为我国未来月球氦-3资源总量的估算及勘探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在月球氦-3资源开采方法的研究上,中国科学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发现,月壤中的钛铁矿颗粒表面覆盖着一层非晶玻璃,而氦在钛铁矿中具有高溶解度。基于这一特性,研究人员提出了机械破碎法在常温下提取以气泡形式储存的氦-3的新方法,无需高温加热,为月球原位开采氦-3资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吉林大学科研团队在嫦娥五号钻采岩屑月壤中,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这一发现为月球的地质活动和演变历史提供了新的见解,拓宽了人们对月壤复杂矿物组成的认知,并为月球的原位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及线索。

石墨烯的发现,不仅揭示了月球上原生碳的存在,还进一步证实了石墨烯在行星和空间科学中的重要作用。

当下,嫦娥六号探测器即将返回祖国,嫦娥六号月壤采集于月球最古老、最大的陨石撞击坑。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科学家通过嫦娥六号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相信会得出更多更深入的对月球甚至对宇宙的新认识,将填补人类获取月球背面样本的空白,深化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