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每年会在不同城市举办年度会议暨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适逢香港管弦乐团50周年庆,今年的年度会议和第十届论坛在香港举办,由港乐承办。

6月24日-25日,活动为期两天,聚焦四大主题:港乐50年发展、文化交流及巡演、委约创作、青年艺术家培养。70多位来自内地不同城市的乐团管理层和古典音乐同业奔赴香港,与香港文化艺术机构代表互相交流,推动业界发展。

闭幕典礼中,联盟将“终身成就奖”颁给了联盟副主席、香港管弦乐团50周年庆典顾问何黎敏怡,以表扬她对古典音乐界的贡献。下届论坛将由哈尔滨音乐厅(哈尔滨交响乐团)承办,何黎敏怡以本届轮值机构主席身份,把承办方牌匾交给了哈尔滨音乐厅党委书记齐旭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黎敏怡手捧鲜花,获颁“终身成就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主席余隆主持座谈会:港乐发展-由业余转职业

从业余到职业,港乐走过哪些关键点

“短短50年,港乐从一个不知名的业余乐团变成了世界级乐团,值得大家学习。”联盟主席余隆说,联盟现有60多家乐团,追求的目标都是如何更加职业化,港乐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港乐最初名为中英管弦乐团,1957 年改名为香港管弦乐团。1962年,香港大会堂建立,这是香港的第一座专业音乐厅,但十年过去,始终不见专业乐团的身影。

陈达文是港乐的创始人之一,他说,港乐转变的过程中有五个关键:有了专业演出场地、聘请堪称乐团灵魂的音乐总监、从全球招募国际乐手、寻找职业经理和管理团队、成立理事会和董事会,“五个条件成熟了,才能推动乐团从业余走向专业。”

1974年1月,在香港大会堂,港乐举行了第一场专业音乐会,开始踏上职业化道路。

范丁是港乐的第二小提琴首席,1972年已经在乐团。“当时,排练一次才5块港币,一周排练两次,一个月也就40块。”乐团职业化后,他的薪水一跃而为1400元,1980年代中期涨到了八九千元。“乐手得到了尊重,会更珍惜这个职位,在专业上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形成正循环。”余隆说。

50年来,港乐历经了8位音乐总监的洗礼,梵志登的到来给乐团带来了质的飞跃。这是一位在香港打响了名号的传奇指挥。

刘元生被誉为遴选音乐总监的“魔术师”,正是他把梵志登挖来了香港。当时,梵志登还在美国达拉斯交响乐团任职,他专门飞过去,发现乐手们对他的反应很正面:要求很高、极度认真,“不喝酒,不抽烟,一有空就看总谱,他比乐手更努力、更用功。”

2012年,梵志登在港乐走马上任。范丁记得,他和乐团的第一场音乐会演了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最后一个乐章要求所有乐手都背谱,“排练五个小时,我们累得手都抬不起了,他有无限精力,再给三个小时还能继续。”对梵志登,他“又爱又恨”。

“古典音乐的未来很大一部分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我做了正确的决定。”在梵志登干劲十足的领导下,港乐在艺术水平上屡创新高,在国际乐坛上绽放异彩。2019 年,乐团赢得英国《留声机》年度管弦乐团大奖,成为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乐团。

2023年,港乐年收入为1.7亿港元,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乐团一年的预算中,60%由政府提供,20%来自票房收入,19%来自筹款、赞助,1%来自其他。”港乐行政总裁霍品达介绍。

风风雨雨中,港乐走过50个职业乐季,2023-24乐季举办了59场售票音乐会。“我们希望触达所有类型的观众群,港乐应该是全香港人的乐团,而不仅仅是音乐爱好者的。”霍品达说,乐团会尝试安排不同的时间表,譬如在下午五点开始音乐会,以便观众更容易回家,甚至在早晨为习惯早起的老人安排音乐会或公开彩排。

最初,港乐只有77位乐手(包括自由职业者),如今扩充到了96名全职乐手,为乐团打下扎实而完美的基底,“按照不同层级,乐手们的月薪从4.5万到7万港元不等,首席另议。”

港乐甚至有一个国际化的招募网站,鼓励应聘者上传试奏录像,再遴选合适人选来港考试并支付差旅费。这一点让余隆很惊讶,他说,现在全国乐团都面临招生的问题,很多乐团只在官网发布消息,或者做简单的登报启事,甚至通过人脉去打听人才,“还是很传统,大部分人不知道。港乐往前走了一大步,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管弦乐团音乐总监梵志登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管弦乐团行政总裁霍品达发言

巡演不是出游,须建立一套标准流程

对每个乐团来说,巡演都是必不可少的,既能锻炼乐团能力,也能提升品牌形象。

2023-24乐季,港乐50周年之际,乐团在亚洲、欧洲一口气进行了7个巡演。作为重头戏,2月-3月,梵志登率团在新加坡和欧洲展开为期3周、横跨7国9城的巡演,这也是乐团历时最长的一次巡演。5月,首席客座指挥余隆带团赴内地7城巡演,除了上海和北京,其他城市都是首次踏足。

从合作模式、节目设计、行程规划、日程安排、乐器运输到经费预算,港乐乐团事务总监陈韵妍事无巨细,分享了港乐巡演的标准流程和宝贵经验。

比如合作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与演出经纪公司合作;主办单位直接邀请;政府外交;自行主办/合办——不同模式有不同的便利,也会面临不同的挑战。

再如节目设计:上半场,乐团会尽量选香港或内地作曲家的作品开场,有时也会委约新曲,紧接着是一首较受欢迎的协奏曲或邀请著名独奏家演出;下半场会选乐团擅长的交响曲,检视乐团的艺术水平,提升乐团的知名度;返场曲目,一般会选愉快轻松、富有地方色彩的短作,5月内地巡演,余隆特别选了一首代表香港精神的《狮子山下》,观众反应十分热烈。

“曲目的编制会影响出行人数、乐器运输和最终预算,演一首贝多芬的交响曲和一首马勒的交响曲,所需乐手人数是不一样的。”陈韵妍举例,今年的新加坡和欧洲之行,港乐的乐手和行政加起来有125人,每人平均需要花费4.5万港元。

“出行10周,港乐走访了22个城市、举办了24场音乐会,收获了4万多个新观众,十分有意义。”陈韵妍认为,巡演对外能增加乐团知名度、扩充国际影响力,对内则能有效提升成员归属感、加强团队精神,彼此的关系更亲密。

3月,深圳交响乐团在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8个城市举行了8场音乐会。这是乐团40年历史上的首次英国巡演,大获成功。“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还是要提前谋划,基本要提前两年左右。”深圳交响乐团艺术委员会主席聂冰说。

巡演筹备和进行过程中,乐团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挑战。7月-8月,宁波交响乐团将在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奥地利展开13天的欧洲之旅,在意大利使馆办手续时,乐团便遇到了税务方面的挑战。通过艰辛的努力,宁波交响乐团团长童铭最终搞定了这道难题。

“巡演是一个乐团必须要做的,可以展示乐团建设、促进同行交流、进行文化输出、推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余隆认为,港乐的巡演分享作出了优秀范本,其他乐团不必100%照搬,但至少可以有一个方向,对巡演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巡演不是出门旅游,必须建立一套体系化、标准化的流程和架构。”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准备好,在“荒腔走板”和“兵荒马乱”中巡演,不如扎根本地,耕耘好本地的音乐生活。

在“文化交流—香港演艺博览”主题分享中,香港立法会议员及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霍启刚讲述了香港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的优势。他提到:“香港艺术发展局的使命是打造一个属于表演艺术的平台,汇聚香港本地、内地的所有艺团朋友,以及国际表演艺术工作者,推动文化艺术的交流,加深对彼此的理解和欣赏,进一步推动合作,体现香港作为文化中心的重要定位。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香港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主持座谈会:委约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交响乐团团务委员何大耿主持座谈会:青年艺术家培养与推动

如何推动委约创作,如何培养青年艺术家

如今,每个乐团都会面临委约创作。港乐每个乐季会有一到两部新作的创作,还设立了“作曲家计划”,为本土新晋作曲人才提供创作平台。

香港作曲家陈永华著作等身。本科刚毕业,他的《第一交响曲》就在港乐得到了排练的宝贵机会。“一个大乐团,那么认真地排练一位年轻作曲家的交响曲,很荣幸,也很奢侈。”后来,他又受邀担任港乐三个乐季的驻团作曲家,写出《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在乐团见证下一步步成长为业内大咖。

香港青年作曲家梁皓一同样在港乐得到施展才华的舞台,2023年,他的《第一交响曲“元宇宙”》由港乐首演。7月,他受上海交响乐团、成都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联合委约创作的《武侠——为纪念金庸百年诞辰而作》,将在上海夏季音乐节首演。11月,他受上海交响乐团委约,将再携新作《中国厨房》登场,用音符演绎中华满汉全席。

“我珍惜每一次听首演的机会,非常有仪式感。”对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来说,首演也像“开盲盒”,如何控制作品的创作,得到自己要的结果?“这就是赌博,我们也不知道作品写出来观众会不会喜欢,会选择一些相对有信心的作曲家。”港乐艺术策划总监塚本添铭说,创作过程中他们会和作曲家沟通,但尽量不会干扰工作。

从推广演出范围、提高演出频率、打破业界壁垒到降低委约成本、管理演出版权,周平还就这些问题和与会者进行讨论,“我特别希望有一个音乐界的‘大众点评’,各个乐团能够自主上传新作品,分享作曲家的信息,甚至是首演的录音、录像和乐评,观众和乐团可以从不同维度去打分,也许新作就可以不断重复演出了。”

在每一届论坛,青年艺术家培养都是绕不开的重要话题。上海交响乐团团务委员何大耿、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长沙交响乐团副总经理张薇薇、港乐行政总裁霍品达,分享了各乐团的教育及外展计划,以及筹办青少年交响乐团的经验。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青年音乐周(YMCG)是每年1月在大湾区进行的“音乐冬令营”。2024YMCG由英国指挥家哈丁率队,84位乐手来自70所音乐院校和16支职业交响乐团,一批音乐火种点亮了大湾区。“2025年,YMCG需要100位乐手,也欢迎联盟其他乐团派出乐手互动加入。”陈擎介绍,2025年开始,YMCG将在十年内演完马勒的所有交响曲。

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则是广州交响乐团的附属乐团,目前约有450名团员,年龄分布从6岁到大学,覆盖广州200所学校。2023年夏天,广青交联手大提琴家王健,展开欧洲巡演,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少年的风采,“青年项目对音乐人才补充、城市文化建设、古典观众扩充都有益处,乐团都应该做。”陈擎说。

成立于2012年的上海乐队学院,持续在为中国乐团输入新鲜血液。何大耿介绍,上海乐队学院目前已培养学生近160名,职业乐团就业率达90%以上,他们遍布全国22家乐团,有27人担任首席、副首席等重要职位。

“青鸟计划”由余隆发起,由“00后”音乐人主导,自主实施创意、表演、管理。2021-2024年,“青岛计划”举办演出70场,青鸟成员在联盟诸多乐团频频亮相,如金郁矿、陈亦柏、林瑞沣、王雅伦、丁嘉滢等。青鸟成员策划的节目,多次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夏季音乐节、北京今日美术馆等平台登台。

金郁矿作为“青鸟计划”召集人,表现亮眼,不仅指挥了多个乐团的乐季音乐会,2023年更是勇挑重担,执棒上海交响乐团为上海夏季音乐节开幕。小提琴新星谢力源也从“青鸟计划”展翅高飞,“他加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2024年6月起担任乐团第一副首席、乐团代理首席。”何大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