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是我所以为的、最优雅的时代之一。彼时的审美,无以类比。我们这个圈子里,惯常使用的定语是,潮流来来回回,周而复始;但那样的风格,从没回来过。像《罗马假日》的结局,戛然而止。不算遗憾罢,但有些东西,从来珍贵,遗失不补。譬如,还有谁会穿三件套、配怀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身处的时代里,就是如此精致;在那样的背景下,才有了更为优雅的宝玑。他的作品不仅受到彼时王公贵胄的青睐,甚至许多文豪都曾在字里行间,毫不吝于溢美之词。我和朋友每次在谈论宝玑时,都觉得他是这个行业里,唯一的全才,因为他兼具了感性与理性。感性是,他创造了至今仍为许多品牌沿用的宝玑针,以及标志性的宝玑字;理性是,他发明了宝玑游丝、怀表自动上弦装置等若干机械结构,以及始于1801年的陀飞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伯拉罕-路易·宝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黎钟表堤岸39号

宝玑制表工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玑陀飞轮的

水彩构造图

180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玑No.1176

陀飞轮怀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玑No.1188

陀飞轮怀表

彼时,宝玑在法国巴黎的钟表堤岸,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制表工坊。陀飞轮的初衷,来自垂直摆放于西装的怀表,因为受到重力干扰,会产生走时误差;而陀飞轮的构造,则是将机芯中的摆轮、游丝和擒纵机构置于同一框架中,通过不断旋转,互相抵消来自各个方位的重力影响。当然,它也有一望即知的风格、和异乎寻常的美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宝玑的陀飞轮获得了法国内政部颁发的专利证明,为期十年。这项发明非但是业内的创举,且在怀表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如今,仍在广泛沿用,以及被公认为,钟表史上最复杂的功能之一,并以不同的形态和变化,出现于宝玑的各个系列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5365

超薄陀飞轮220周年纪念腕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玑Marine航海系列5577

陀飞轮腕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3358

陀飞轮腕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5395

超薄陀飞轮镂空腕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5347

双陀飞轮腕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5367超薄自动上链陀飞轮腕表,和Marine航海系列5887陀飞轮时间等式表,是宝玑陀飞轮在一简一繁上的代表。5367,具备宝玑表的所有经典特征,看似简单的设计里,细节极多。偏心陀飞轮,表盘为大明火珐琅,指针为宝玑针,时标为宝玑字;刻度在每五分钟的间隔上,均以抽象的鸢尾花造型为装饰,表壳周遭,是经典钱币纹、以及圆头直表耳。

机芯为纯手工雕刻,环形自动摆陀位于机芯边缘,可一目了然于机芯中的一应细节。超薄设计,即便采用了复杂的陀飞轮,但机芯仅厚3mm;整表厚度也不过7.45mm。它的偏心表盘,其实极不对称,远不是寻常意义上,必须上下左右皆要有所呼应的布局。但这看似全不循规蹈矩的设计,却被许多表迷公认为古雅又传统、好看之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5367

超薄自动上链陀飞轮腕表

5887,同样的偏心式陀飞轮设计,但却同时搭载了制表史上另外2项复杂功能——时间等式和万年历。这样的手表,宝玑是第一个做出来的。时间等式,源于日常规范的标准时间,其实与太阳真正的运转时间并不相同,误差,每年大致在-14到+16分钟之间,时间等式就是可以同步显示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并指出其中的误差。

万年历,则可以同步显示星期、日期、月份,以及识别平年与闰年并自动跳转。如此复杂的功能叠加,在5887的表盘上却并不见有丝毫繁复,4根指针、两个窗口,便已容纳这洋洋大观。铂金表壳之内,表盘与表背也加以特别修饰。蓝色金质表盘采用两种玑镂刻花图案,中央的波浪纹,呼应Marine航海系列的主题;机芯则镌刻有风玫瑰航海罗盘图案、法国皇家海军一级战舰“路易斯皇家号”则布满整个主夹板,以示在法王路易十八时代,宝玑被授予“法国皇家海军御用制表师”称号的渊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玑Marine航海系列5887

陀飞轮时间等式腕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的重头戏,Classique经典系列5345双旋转陀飞轮“钟表堤岸”18K玫瑰金款,以宝玑工坊为命名的表,无论任何款式,意义都非比寻常。5345,曾在2020年推出过铂金款式,机芯是588N,2024年新款,则升级为588N2。前者机芯零件总数为738枚,后者为740枚。且在其他细节上,两者也有不同之处。

双陀飞轮,在于通过一个中央差动调速器驱动的、两个具有独立发条盒的陀飞轮,来更好的平衡速率,让摆陀夹板可以每12小时完成一次旋转,走时精度,是1+1大于2。这并非在说,宝玑的单一陀飞轮机芯有何不妥,只是在1801年被发明以来,宝玑一直在尝试以各种方式,来使这个迄今已历223年的发明,在精准上更进一步。像588N与588N2,只两枚零件的增减,便再次做出了微调。以及,5345,其实在机芯上的很多构造,都来自于1801年的原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5345

双旋转陀飞轮“钟表堤岸”腕表

铂金款5345,机芯的金质主夹板镌刻图案为钟表堤岸的立面外观;18K玫瑰金款,是钟表堤岸的俯瞰。不同的描绘,有不同的视角,像版画一样,都是历史的缩影。宝玑品牌的诞生地,以宝玑所擅长的手工雕刻予以复苏,这精雕细琢,包含多种技法。如浅浮雕镌刻,先将夹板做镂空处理,再以描线笔尖描绘出细线,并用黑色和白色镀铑,营造出具有层次的灰度对比,整个过程,以100个小时为起。

5345正反面皆为镂空,因此每个零件,无论是否可见,都需要经过极为传统、且手法各自不同的打磨与修饰,以诠释表款的尽善尽美。陀飞轮框架,做了镜面抛光;分钟刻度,饰以太阳纹;差动器夹板,有蜗形纹;机芯齿轮和发条盒,用环形缎面打磨;表盘则额外涂有清漆,在蓝宝石表镜的映衬之下晶莹流畅、且光影不定。5345,可能就是宝玑目前技艺的大成之作。当然,宝玑的造诣远非如此,之后还有什么鬼斧神工,恐怕谁也难以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浏览

Classique经典系列5345

双旋转陀飞轮“钟表堤岸”

铂金款腕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夏天,表展。住在上海某酒店。等朋友结束工作然后开饭。楼下对面是宝玑的店铺。差不多半夜了。我看着那很大的液晶屏,亮了又闪;几只不同系列的手表,交替出现。

我这人,心事很重,站着看了很久,直到朋友来敲门。她问我,你干嘛呢?我说,你看楼下的宝玑,现在所有做陀飞轮的品牌,新闻稿里天花乱坠,如何与众不同、如何修饰、如何更改造型,可陀飞轮是宝玑发明的,甚至还有品牌用宝玑的陀飞轮开宗立派,但它们只字不提。

朋友说,你又喝酒了罢。

没有。只是有些被忘记和忽略的事,偏偏我还记得。唔。我就是个既念旧、也懂点历史又很碎碎念的钟表编辑。

2024、1801,我隔了223年的距离,独自揣测钟表堤岸的情景。它们都写在5345里。无论堤岸或手表,至今仍立此存照;它们都是那个时代里,影响至深的备注。

法国共和九年获月七日,宝玑陀飞轮获得专利认证的日子,公历,1801年6月26日,就是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