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车内摄像头被广泛应用

但在个人隐私保护

日渐被消费者重视的今天

人们开始担心

车内视频的个人隐私安全保护

今年4月

多起涉及车内隐私安全的事件被曝光

一时舆论哗然

也对汽车行业的信息安全

提出了新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内摄像头惹争议

安全事件频发引发用户担忧

4月上旬,一张疑似由高合HiPhiX车内摄像头拍摄的不雅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网友质疑该私密照片并非仅保存在本地,而是被上传到了云端。此事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高合方面回应否认这一说法,称从技术和法律上都无法远程调取摄像头本地影像,车内摄像头记录的本地图像数据不会上传云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中旬,有人在微信群传播据称是理想车内摄像头拍摄的色情图片。理想汽车对此回应称,没有任何一辆理想汽车的车内传感器具备远程查看以及存储图片、音频、视频的能力。

在智能驾驶技术不断发展下,车辆的摄像头越来越多。不仅会搭载多个对外的可见光摄像头、激光雷达,内部也会搭载可见光摄像头,用于行车时检测驾驶员状态,以便一旦出现意外时,自动驾驶系统将接管车辆驾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CIA汽车网络安全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张骁向记者介绍

目前

车内视频的应用与功能场景

主要包括三类

一是自动驾驶功能所必备的驾驶员监控(DMS),主要目的是当车辆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汽车能监控驾驶员的状态,保证驾驶员处于清醒状态,确保行车安全。

二是车内驾乘体验和车内本身的娱乐场景,该场景包括在一辆车有多名驾驶人时,通过对驾驶人进行人脸识别比对,判断驾驶人的驾驶偏好,自动调整座舱座椅等功能的配置,提升驾驶人的驾驶体验。

三是汽车作为一个承载空间,能够为第三方厂家提供数据调用渠道,例如,某些车型支持座舱内拍照、录视频等娱乐功能,丰富驾乘体验。”

车内视频应用场景是否必要?

业内人士认为

必要性应该具体场景具体分析

由于存在对内摄像头,加之安全事件频发,用户难免会担心泄露隐私。那么,车内视频应用场景是否必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政策法规高级研究员田珂认为,这实际上是如何在保证法律层面合规的同时,保证用户体验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前CCIA汽车网络安全工作委员会召开的“车内摄像头安全专题”研讨会上,现场专家均认为,在上述三类场景中,与自动驾驶安全相关的驾驶人状态监控属于必要场景,其他的属于为了提升驾乘体验而开发的非必要场景。

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物联事业部总经理陈建华认为,车内DMS摄像头采集的数据可用于确认汽车是在自动驾驶还是人在驾驶,应保证不能被随意读取,并且要保证真实。奇安信集团数据安全咨询部总经理楚赟认为,基于驾驶安全的就是必要的,在什么场景下收集什么数据,其必要性应该具体场景具体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事业部副总经理唐迪认为,对于智能汽车来说,自动驾驶相关的视频应用场景和娱乐性质的场景两类数据处理原则因不尽相同。

用户如何控制摄像头开启或关闭?

目前有什么方式可以显著提示用户

车内摄像头处于持续收集数据的状态?

对此,专家表示,大部分车型控制摄像头开启或关闭的方式为软开关方式,一些企业也在积极开展物理滑盖技术(硬开关方式)的开发和应用。唐迪认为,不管采取软方式还是硬方式,首先需要明确关闭摄像头后是否会对高速驾驶的车辆产生安全影响。比如,要明确自动驾驶模式中哪些摄像头必须开启等。

北京汉华飞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根对记者说,为了防止车内有些APP或SDK在后台偷偷打开摄像头,要注意权限的授权期限,单次开放一个短时间的权限会比较安全。

另外,有企业代表表示,由于汽车上的零部件状态图标都是依据国家标准设计,显著持续收集的提示方式还有待商榷。作为智能汽车第三方APP厂商代表,抖音集团数据及隐私法务邹恬圆表示,为了防止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授权摄像头权限的调取,车内摄像头在车机操作系统层面的“在用状态提示”尤为重要,同时可制定第三方APP的准入规则。

国产智能汽车

数据传输安全有保障

不存在车内视频回传企业的情况

从理想和高合汽车的事件看,车内视频的储存和传输是保障用户隐私安全的关键。记者了解到,目前国产智能汽车的数据传输安全还是比较有保障。多家车企均表示,不存在车内视频回传企业的情况

智能汽车的一个功能就是发生事故前后某时段的视频要上传,以便留存证据。也有车企专家表示,车辆发生事故后可能会触发上传视频。远程视频图像是通过端到端加密传输仅限于紧急事故上传,用户也可选择不上传座舱数据。

还有一些座舱视频上传的场景是出自用户本身的操作。比如系统中安装的即时通信APP,如微信等,可能在用户授权同意的情况下,把车内视频图像数据上传APP厂商。

在近场通信场景下,用户可自主选择通过插拔卡、蓝牙等方式进行车内数据传输,且传输过程均不经过企业。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数据分析应用与安全测评实验室主任助理赵梓健介绍了相关检测方法:在测试周期内,在企业的大力配合下,可以通过在车辆系统的应用状态栏安装插件的方式,监测对摄像头等硬件设备的调用情况。同时也可采用流量抓包等方式,查看相关线程的收发数据情况。

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22
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88315438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武晓莉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