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终南山下,活死人墓”,金庸笔下的江湖,总是充满了刀光剑影与快意恩仇。而现实中的终南山,也引得无数人前赴后继,只为寻觅一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

有人说终南山是“隐士”最后的净土,但当“隐居”也需要“明码标价”,尤其是在“修行”撞上“房租”的时候,这份诗意还能剩下几分?

近年来终南山“隐居热”持续升温,可是当越来越多的“修行者”涌入这片“世外桃源”,曾经的宁静也逐渐被打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租水涨船高,物价也跟着一路飙升,曾经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现在反而成了价格不菲的“奢侈品”。

那些怀揣着“隐居梦”的年轻人,还没来得及“修道成仙”,就被现实的房租“打回原形”。他们中有人选择离开,回到城市继续“搬砖”,有人选择留下,在“隐居”和“生存”之间苦苦挣扎。

这世间还真的存在“世外桃源”吗?

自带神秘感的山

终南山这名字一听就自带一种神秘的气质,为啥叫终南?说出来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随意。它其实就是因为在古代长安城南边儿,所以就叫“终南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可别觉得这名字取得敷衍,终南山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它是秦岭山脉里的一段,西边从宝鸡眉县开始,一直延伸到东边的西安蓝田,绵延几百里,气势十足。

自古以来,终南山就吸引了无数人,古代的隐士,诗人,现代的游客。文艺青年,都想来这里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寻找心灵的慰藉。

传说姜子牙,王维这些大牛都曾在这里隐居过,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2006年一个叫比尔·波特的美国人,写了本《空谷幽兰》,记录了他探访终南山隐士的经历,也因此这片“世外桃源”彻底火了。

一时间大家都想去终南山“躺平”,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神仙”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个出版人,名叫张剑峰,也被终南山迷住了。他从2008年开始,就一趟趟往山里跑,说是要拜访隐士,结果一待就是好几年,还和很多隐士成了朋友。

他发现现在的隐士,可不是咱们想象中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他们也用手机,上网,和外界保持着联系。张剑峰还自己掏钱在山里盖了个“终南山草堂”,给那些想隐居的人提供住的地方,他说隐居不是逃避现实,而是换一种方式生活。

终南山为啥这么火?说白了,还不是因为它戳中了现代人的“痛点”。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终南山颜值高。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风景如画,是妥妥的“天然氧吧”。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待久了,谁不想去这种地方洗洗肺,放松一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终南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代那么多牛人都跑到这儿隐居,肯定是有原因的。姜子牙,老子,王维……随便拎一个出来,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沾沾他们的仙气,说不定自己也能顿悟呢?

再说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压力这么大,大家都想找个地方“逃离”一下。终南山就成了一个完美的“避世之所”,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内卷,过上自由自在的诗意生活,想想都觉得美滋滋。

当“隐居”遇上“房价”

也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来很多人也抱着这个想法来到了山上,终南山也被这群人带火了,朋友圈隔三差五就能刷到谁谁谁又上山“隐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人一多山里的小卖部都比以前热闹了,连带着房租也跟着水涨船高,以前一年几百块就能租个带院子的房子,现在没个一两万,房东都懒得搭理你。

对于这一点,年轻的小楠大有体会,小楠当初选择终南山,纯粹是奔着“疗伤”去的。2014年,她经历了失恋和工作双重暴击,整个人悲伤到了极点,急需找个地方“重启”一下。

于是终南山就成了她心中完美的“避世之所”,能够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压力,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想必也是很多年轻人的想法。

她在山脚下租了个小院子,房子虽然老旧,但胜在清静。小楠每天种种菜,写写字,偶尔去山里转转,呼吸新鲜空气,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山里的生活成本很低,房租便宜,菜自己种,偶尔还能从村民手里买到便宜的土鸡蛋和山野菜。小楠感觉自己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五柳先生,过上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隐居生活。

可是好景不长,终南山“火”了之后,一切都变了。先是游客越来越多,原本安静的山路开始堵车,山里的垃圾也多了起来。接着各种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原本淳朴的山民也开始做起了生意。

小楠发现,自己租住的小院附近,也开始盖起了新房子,装修豪华,价格不菲。房东也眼红了起来,开始不停地跟小楠抱怨,说她的房租太低了,跟不上市场价了。

最后在租约到期的时候,房东直接把房租涨到了每年接近2万,这对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小楠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楠这才意识到,终南山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让她心安的“世外桃源”了,它已经变成了一个被商业化包装的旅游景点,而她只是一个无力承担高昂“入场费”的局外人。

带着一丝失落和无奈,小楠离开了终南山,回到了曾经想要逃离的城市。这个时候她才明白,“诗和远方”固然美好,但“柴米油盐”才是生活的真相。

“网红”终南山,还有多少“真隐士”?

终南山的房租为啥涨得这么猛?说出来大家可能都觉得不奇怪,就是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大家都觉得终南山是块“宝地”,都想来分一杯羹。

有些人是真的厌倦了城市里的喧嚣和压力,想到终南山找个清静地儿,静心修行。他们住在简陋的房子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还挺有几分隐士的风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些人是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了,想找个地方暂时“躲一躲”。他们可能失恋了,工作不顺心了,或者简单的就是想换个环境,给自己放个假。终南山就成了他们的“避难所”,至少在这里,不用面对那些烦心事。

不过要说最“与时俱进”的,还得说是那些想当“网红”的。他们可不是为了修行,而是为了流量和关注。他们跑到终南山,摆拍几张“采菊东篱下”的照片,录几段“山居生活”的视频,再配上几句“心灵鸡汤”,就成了“隐居”的“代言人”,还真吸引了不少粉丝。

但是这样的行为,反而让终南山变了味道,不仅真正想安心修行的越来越少了,也因为这些“局外人”的搅局,让终南山越来越商业化,导致那些真的想要“避世”的人反而没有了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归现实才是最终选择

在很多人心里好像隐居山林是件特风雅的事儿。搁古代没准儿还真是那么回事,毕竟那时候交通基本靠走,日子过得慢,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种种地写写诗,也挺惬意。

可现在不一样了,咱们这时代信息爆炸。就算你跑到深山老林里,只要手机有信号,各种八卦热点新闻照样能把你淹没。

所以现在那些嚷嚷着要“隐居”的人,有多少是真心想“看破红尘”,又有多少只是想找个地方“躲清静”?

其实说到底还是很多人就是把“隐居”理想化了,以为只要换个地方,就能摆脱烦恼,就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可现实是你就算躲到天涯海角,该面对的问题,还是得面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拿终南山来说以前房租便宜,生活成本低,还能图个清静。现在人一多,啥都贵了连带着那份“清净”都成了稀缺资源。

而且你以为在终南山就能“躺平”了?不存在的。你还是得操心柴米油盐,还是得面对人情世故,说不定还得跟其他“隐士”竞争“网红”流量。

所以与其费劲巴力地“逃避”,不如想想怎么面对现实。况且背井离乡跑到深山老林里“隐居”,家人朋友怎么办?他们可能更希望你能陪在他们身边,分享喜怒哀乐,而不是一个人躲起来“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底“隐居”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世外桃源”,不如珍惜眼前的生活,用心经营每一天,这才是真正的“人间值得”。

就像在终南山住了好几年的张剑峰说的,修行不一定要在终南山,只要你内心平静,在哪儿都能修行。

说白了终南山只是一座山,它没有魔力,也不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与其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如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终南山很美,也很有灵气,但它终究只是一座山。它承载不了那么多人的“梦想”,也给不了那么多人“诗和远方”。

那些想去终南山“躺平”的人,或许可以问问自己:你真的准备好放弃一切,过上清贫简朴的生活了吗?你真的能忍受孤独寂寞,与外界隔绝吗?

如果你只是想逃避现实,那终南山不是你的“避风港”。真正的“隐居”,是在心中,而不是在山中。

参考资料:
馆陶融媒——那个辞职隐居终南山的姑娘,付不起房租又回来了
燕赵晚报——那个辞职隐居终南山的姑娘,付不起房租又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