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24小时卖出115万帖的中医院乌梅饮现在走进了沪上海各家医院。记者注意到,从今年6月份开始,上海仁济医院、嘉兴中医院等多家医院,以及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房都推出了自己的乌梅饮。除了各种配方的乌梅饮,这个夏天还有更多消暑妙方可供市民选择。 从三甲医院到社区医院再到中药房,火爆夏天的中医乌梅饮在家门口买到

“上海的梅雨天来临,我想清清脂、除湿气。”不久前,孙女士根据浙江中医院的配方去静安区中医医院配了14剂乌梅饮,已经连着喝了好几天。

“我觉得口感很清爽,里面有甘草,喝完有回甘。喝完以后能感觉清肠的功效很好。”孙女士这样形容乌梅饮的味道和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24小时卖出115万帖,把系统刷到瘫痪,这个夏天,浙江省中医院的乌梅汤又火爆短视频平台。小红书网友“阿维囡”刷到相关视频后,突然发现家附近的嘉定中医医院也有类似的配方。

“我同事抢到了浙江省中医院的乌梅汤,我也喝了几贴,感觉还不错。突然发现我们嘉定中医院也出了乌梅甘玫方,就直接去医院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份,上海仁济医院、嘉兴中医院等多家医院,以及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房都推出了自己的乌梅饮。

6月11日,嘉定区中医医院开放“乌梅甘玫方”配取。据嘉定区中医医院官方公众号介绍,该配方在乌梅饮基础上添加陈皮、玫瑰花和薄荷,口感酸甜且带花果香,闻之还透着淡淡的清凉薄荷味,没有中药传统刻板的苦涩口感。在嘉定区中医医院挂“治未病科二”(免挂号费)即刻开具处方后即刻付费取药。

6月15日,上海仁济医院就医服务号发布推文称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中医养生茶饮门诊已推出代茶饮。其中的乌梅饮具有清热解暑,生津解渴的功效,适合多汗、胃口差、易上火、便秘等人群,一经推出非常抢手。6月26日,记者在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已经购买不到这几款代茶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民们还可以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嘉定区南翔医院、宝山区仁和医院、青浦区中医医院等沪上众多医院挂治未病科(免挂号费),请医生开具处方后付费购买乌梅饮,价格大多在3到5元每贴。另外,如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华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可以开具乌梅饮配方。

医院之外,中药房里也有不少乌梅饮可供挑选。6月26日,记者在连锁中药房雷允上(上南二村昌里路167弄店)咨询是否有乌梅饮售卖,工作人员随即向记者提供了一个配方,根据药材价格售卖。而不远处的童涵春堂则有包装好的酸梅汤可供销售,3包共15贴,售价为59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传承到创新,乌梅饮的配方能玩出哪些花?

乌梅饮的配方虽大同小异,但也玩出了不少花样。

其中乌梅、甘草两样药材为乌梅饮提供最基础的风味,浙江省中医院今年在此基础上增加荷叶和丹参等药材推出“乌梅荷叶饮”在今年又风靡全网,引得不少效仿。

山楂、陈皮也是不少乌梅饮的原材料。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治未病科研制的乌梅养阴茶则就含有麦冬、山楂、陈皮等药材,像童涵春堂的酸梅汤代用茶、宝山区仁和医院的配方中也都有山楂、陈皮。

也有一些乌梅饮的配方中加入了花作为材料。比如,嘉定区中医医院的“乌梅甘玫方”则在其中加入了玫瑰花和薄荷。雷允上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的配方里除了有玫瑰花还有桂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梅饮的味道和市售的瓶装乌梅汤有什么区别呢?

记者在童涵春堂购买了一包酸梅汤代用茶。根据配料表,里面有乌梅、山楂、黄冰糖、陈皮、甘草。拆开包装,使用沸水煮5分钟左右后放凉,记者尝了下认为和瓶装乌梅汤相比,乌梅饮的风味更加复杂,甜味较淡,酸味则更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乌梅汤,沪上医院能买到的消暑妙方还有哪些

“上海梅雨季闷热潮湿,为了除湿就买了一些,闻起来带一点藿香的味道,喝起来还不错。”丁女士对记者说。

最近,岳阳医院推出了消暑方、轻盈方两款消夏茶饮方。其中,轻盈方的配料与乌梅饮大体相同,而丁女士选择的消暑方则由藿香、薄荷、毛根、石斛、金银花、陈皮组成,适合夏季消暑饮用。

“选择岳阳医院的消暑方,一方面是可以在线下单,非常方便,另外也是相信三甲医院的配方和药品质量。”丁女士对记者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记者也通过小程序上海岳阳医院-节令养生通道-岳阳消暑方购买了14贴岳阳消暑方(精致),共花费104.37元。次日中午,记者收到了岳阳消暑方。

根据服用方法,记者用沸水冲泡数分钟后饮用,刚入口就感受到一股浓郁的藿香的味道,微微苦,下口有种清凉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注意到,除了沪上各医院乌梅饮和岳阳医院的消暑方,还有不少其他消暑妙方可供市民选择。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就在官方公众号中公布了枳苓降脂方、消脂降酸方两种适合夏季饮用的养生茶,分别可以健脾利湿,降脂化痰和益气化湿,通络止痛。

宝山区仁和医院则还有祛湿减脂茶,由生山楂、茯苓、干荷叶、决明子等药材组成,可以健脾理气,化浊降脂,时候喜荤腥油腻、湿浊重、皮肤油腻、三高、脂肪肝、肥胖人群。

在童涵春堂,五指毛桃薏米水、小吊梨汤和酸梅汤一同销售。据药房工作人员介绍,五指毛桃薏米水能够健脾化湿、清热解毒,小吊梨汤则可以润咽养肺,都适合在夏季饮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适度饮用,消暑妙方但也不能贪杯

“胃酸的人不适合喝这个。”在童涵春堂购买酸梅汤代用茶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酸梅汤虽然受众广泛,但也不适合所有人。

根据青浦区中医院公众号科普,乌梅饮有一定的通便功效,脾胃虚寒者可能会引起轻度腹泻;乌梅饮有一定酸味,胃溃疡患者要慎用;乌梅饮需加入一些冰糖调味,糖尿病患者及合并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用药;另外,老人、幼儿、孕产妇和哺乳期妇女等也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阳医院的消暑方也同样不适合脾胃虚寒的市民。

“此方主要针对夏季暑湿,胃口不好的。方中藿香化湿解暑止呕,薄荷清利头目,石斛金银花清热益胃生津,茅根引热下行,陈皮调畅中焦气机。”在看到消暑方配方后,某三甲医院主治中医师吴医师告诉记者,该方中寒凉药偏多,所以适合夏季消暑使用,不适合脾胃虚寒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乌梅饮而言,吴医师表示,乌梅生津止渴,薄荷清利头目,并且入口有清凉的感觉,陈皮理气改善胃口。但这个方子同样不适合长期饮用。

“这里面寒凉的药物较多,喝久容易出现胃痛、便溏、吃凉的东西时胃痛等问题。”吴医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