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预计今年10月底前竣工。”看着每天有新进展的施工现场,陕西科技大学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负责人信心满满的。

据了解,陕西科技大学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位于未央湖街道的陕西科技大学校园内部北侧,地上总建筑面积17252.87㎡,地下总建筑面积2565.65㎡。该项目是陕西科技大学申报的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具体建设项目,也是重大民生工程。

项目负责人介绍,主要建筑功能为工程科研交流室、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生物质化学与材料工程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实验室、西凤现代产业学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陕西省地下文物保护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碳转化与利用综合研究中心、研讨区等,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学校基础教学、实验、科研条件,有力提升科研实验平台和人才培养。

按照“区级统筹、部门联动、分级负责、计划管理”思路,未央区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科学分解项目月度任务,依托重点项目全过程智慧管理平台,实时调度全区106个重点在建项目,建立未开工、手续未办结、未入库、未达进度等问题项目台账,智慧化监测预警、协同化处置问题,有效形成“线上+线下”项目统筹协调调度,合力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加快实施3个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重点项目,不断深化“校地合作、政企协同”,全力推进西安工业大学产教融合基地、陕西科技大学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打造省内外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科技信息交流和人才培养一流平台。

在文化体育旅游重点项目方面,未央区推动未央体育之窗、西北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项目早日落地,力争宣平里·汉秀大典等项目顺利实施,完成朱宏路体育运动公园建设,全力塑造“首善区”发展内核。

古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未央区加快尚耘路、朝晖路、学府东路南延伸等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北辰大道和绕城高速互联互通立交、北二环和朱宏路立交改造通车,加快推动西安绕城高速扩能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

围绕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未央区加快推动汉长安城遗址区市政自来水对接工程,强力推进电网攻坚,实施46个小区、120公里燃气和水管网改造,新建5G基站250个、公共停车位800个、公(专)用充电桩200个。

同时,建成投用西航医院、西研医院项目,推动通用医疗西安医院项目早日落地。建成社区嵌入式服务试点3个,建设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3个,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级。

“我们紧抓重点领域,聚焦精准调度高效推进,聚焦重大项目年度任务,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支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回升向好。”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