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京津冀提速,公路上的京津冀畅联。6月25日,京津冀三省市区域交通一体化统筹协调小组第9次联席会议召开,三地跨省市出行将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提高环京地区跨区域通行效率,推广定制快巴模式。一两年内,京津冀多条道路将连通。其中,厂通路9月底实现与河北段同步通车。

地铁平谷线工程建设提速

京津冀三省市区域交通一体化统筹协调小组第8次联席会议去年6月召开以来,三地聚焦“新两翼”,全力做好交通支撑——

助力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京雄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运输服务“软联通”加强。京雄高速全线通车,雄安至大兴机场快线(R1线)加快建设,京雄直连直通的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全线正式实现通车运营。邓伟摄

副中心对内对外交通联系进一步强化。东夏园交通枢纽开通运营,通清路与天津高王路实现联通,厂通路、春明路等工程加快建设。

与此同时,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建设。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轨道交通平谷线、城市副中心站等工程建设提速,区域轨道联系将更加紧密。

16对铁路列车增加市内经停点

过去一年,京津冀三地公路设施供给也不断增强。西太路实现通车,京哈高速拓宽基本完工,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形象进度过半,京平高速改扩建、长双路、G335等新一批项目开工建设,道路建设进一步提速。“23•7”灾后道路恢复重建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历时8个月修复道路328.6公里,门头沟、房山区82条县级以上水毁路段以崭新面貌迎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山区水毁道路灾后重建全部完工,国道108复线班各庄桥恢复新貌。安旭东摄

三地交通服务保障更加有力。38条跨省公交线路常态化运营,陆续开通北京至天津武清、宝坻和河北固安、涿州等通勤定制快巴,现有9条主线35条支线,日均客运量达6500人次,环京通勤效率进一步提升。北京交通部门协调国铁集团,推动列车多点停靠,16对列车增加市内经停点,7列列车在市郊增加5个停靠站点,方便旅客就近上下车。

在区域协同治理方面,三地深化区域法制协作,联合推出大兴机场、大运河等三地交通运输执法一体化的应用场景。构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联防联控机制,出台外埠过境危险货车管理措施,推进危货数据环京8省市共享。

东六环入地工程力争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6月25日,三地交通部门联合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即将亮相。方非摄

加快路网联通方面,厂通路将在9月底实现与河北段同步通车,东六环入地、长双路等力争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加快建设G335、石小路等国省干线,实现108、涞宝路新线高速(北京段)开工建设。

加快轨道联通方面,推进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力争年底实现城市副中心站主体结构完工,建成朝阳站、丰台站铁路车站配套交通枢纽。

加快物流联通方面,增加进京检查站复式检查措施和货车专检通道、提高过检效率,协同推动首都地区铁路货运环线规划建设前期工作及丰西、双桥编组站外迁。

探索开行环球影城至天津旅游专线

提升环京通勤效率,也是联席会议的重要议题。三地将结合环京地区跨区域通勤需求,进一步推广定制快巴延伸覆盖,尽早开通北京至天津海教园客运专线,探索省际长途、旅游包车等大中型客车远端安检的可行性,提升车辆进京通行效率。

同时,推动区域交通融合发展。研究探索北京与环京毗邻区域“公交+地铁”的两网融合,进一步提升通勤便利性。推动京津冀文旅融合发展,率先开展京津旅游省际班线运营模式研究,探索开行北京环球影城至天津旅游省际专线。

此外,构建畅通高效的海陆一体运输体系。加强与天津港、唐山港等对接,加快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推动平谷至天津港铁路班列常态化开行。

来源:北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