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走进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入目皆风景,处处有诗意。干净整洁的村庄,稻浪翻滚的沃野,宽阔平整的道路,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跃然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弋江畔最美油菜花田。

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乡村发展新进程

红杨镇坚持“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底色靓”一体化推进,以农村环境整治为契机,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升级改造70多公里,改厕全部到位,居民小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全镇基本实现流域畅通、水清岸绿。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乡村发展核心力

红杨镇集中力量发展村集体产业,实施梅村小筑精品民宿、麓野趣营、博艺艺术学校、珩琅山村高品质粮油服务中心等项目。加强“珩琅山7D菜籽油”“西河生姜”等农业品牌化建设,推动品牌强农,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农产品价值实现从“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变,提高村民收入。2023年红杨镇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0多万元。

推广智慧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

在农业生产方面积极推广运用“数字农业”,加强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与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在红杨镇兴杨科技农业智能育秧工厂里,可直接通过大棚上方电子显示屏直观展示棚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相关信息,进行科学育秧。当秧苗达到栽种条件时,利用无人驾驶的插秧机进行插秧工作,10—20分钟即可实现一亩地的插秧工作。截至目前,红杨镇已有13个育秧工厂,农业机械50余台,机插率达92%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生稻机械化收割。

挖掘特色资源,增强文旅市场竞争力

红杨镇立足自身优势,深入挖掘人文历史、民俗节庆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了珩琅山新春登高、二月二西河百家宴、油菜花节、中秋民俗文化节、红杨山越野车王争霸赛等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活动,形成了珩琅山、西河古镇、红杨山汽车体育公园、和平森林公园、梅村小筑、江南乡谷等一批红杨样板的文旅集聚地。红杨全域旅游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攀升,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镇等荣誉,2023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村小筑。

建强人才队伍,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

红杨镇16个村(社区)共配备38名村级后备干部,基本实现了“每个村至少两名村级后备干部”的数量要求。对返乡创业者进行人才状况登记,全面摸清全镇人才资源“存量”,建立健全镇人才资源信息库。打造了数字游民部落、乡村人才社区等,吸引“旅乡人”变为“新乡人”,带动“归乡人”返乡,从而进一步激发“原乡人”的内在动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成立“农匠班”,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陶雅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