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国女性之深宫篇·郭皇后

在毛皇后被赐死后,曹魏进入了一年多时间的“皇后真空期”。曹叡虽然宠爱郭夫人,却迟迟没有立她为皇后。直至景初二年,曹叡病重之际,才册立郭夫人为皇后。

这段真空期并不难理解。以小事赐死皇后,曹叡的行为必然会引发质疑。而且,曹叡登基以来虽然做了不少实事,但过于奢靡、大兴土木的毛病简直是“矢志不改”,即使群臣纷纷劝诫,他仍无动于衷。如果在赐死毛皇后之后,迅速立郭夫人为后,必然会引发质疑,所以曹叡来了个拖字诀。

之所以要拖,还因为郭夫人的出身也不佳。她是西平郡西都县(今青海西宁)人,原本出身凉州大族西平郭氏,但黄初年间,西平郡爆发叛乱,郭夫人是“遂没入宫”。从史书上的用词可以推断,西平郭家应该是有人参与叛乱,甚至是叛乱主脑,郭夫人所在这一支也被牵连,“没入”意味着地位极低,只能充当宫女。

曹叡即位后,郭夫人得到宠幸,逐渐进阶为夫人,地位仅次于皇后与贵嫔。她的亲戚们也得以赦免,得到封赏,堂叔郭芝被封为虎贲中郎将,叔父郭立为骑都尉。

当年毛皇后所生的皇子曹殷夭折时,曹叡疼爱的另一个女儿曹淑也离世。曹叡悲痛之下,追封女儿为平原懿公主,还以母亲甄氏已故的侄孙甄黄与曹淑进行冥婚。后来,曹叡又将郭夫人的堂弟郭德过继给冥婚的曹淑与甄黄,承袭公主爵位,为平原侯,并改名为甄德。

按照史书记载,景初二年十二月辛巳日(239年1月16日),郭夫人被立为皇后。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日,也就是六天后,曹叡立养子、齐王曹芳为太子,以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辅政。当天,曹叡去世。

曹芳继位后,郭皇后成为郭太后,居住于永宁宫。曹芳还追谥郭太后的父亲郭满为西都定侯,以郭太后叔父郭立的次子郭建承袭西都侯,封郭太后母亲杜氏为合阳君。此外,郭太后堂叔郭芝调任散骑常侍、长水校尉,叔父郭立为宣德将军,皆封列侯。郭德与郭建兄弟二人同为镇护将军,均封侯,共同负责京师警卫。由此可见,郭家在当时何等风光。

但这风光背后,隐藏着一些不太“和谐”的蛛丝马迹。曹叡在生时,对郭皇后如此宠爱,又对郭太后的叔父进行封赏,可偏偏对郭太后的父亲郭满没有任何表示。直至曹芳登基,郭皇后变成郭太后,郭满才被追谥。这种反常之举,很有可能是郭满被叛乱牵连甚深,即使曹叡贵为皇帝,当时也不敢贸然翻案,只能“让时间冲淡一切”。

郭满被追谥后,承袭其爵位的是郭太后叔父郭立的次子郭建。这说明郭太后在这世上已经没有亲生兄弟,可能性有二,一是郭太后本来就没有亲生兄弟,二是郭太后的亲生兄弟均已不在人世,这就存在非正常死亡的可能。如果与叛乱有关,可能说明郭太后所在的这一支脉或是在叛乱中损失惨重,或是因为介入太深,在叛乱后受到严重惩罚。

而且,郭家的风光非常脆弱且短暂。曹芳登基初期,曹魏朝廷有过短暂的政治平衡。因为曹芳年幼,朝政由曹爽与司马懿负责,二人间的制衡,恰恰使得郭太后得到了一定的话语权,各种大事都在两位辅政大臣商议后再奏请郭太后。

作为听政的太后,最怕的从来都不是朝中派系的存在,反而乐见其成。因为派系之间相互制衡,就意味着与自己形成最稳固的权力三角,自身地位也能得到保障。但很快,曹爽就试图打破这种平衡,他将司马懿明升暗降,剥夺其实权。此后,曹爽又听从何晏等人的建议,于公元247年独揽朝纲,架空曹芳,将郭太后软禁于永宁宫。历史记载,郭太后与曹芳告别时,二人相对哭泣。

曹爽志大才疏,可说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蠢人之一。他在架空司马懿后,迅速对郭太后“下手”,完全是基于自大,以为自己已经掌控局面,可以直接控制小皇帝,不希望郭太后从旁掣肘。作为官二代,曹爽自幼纨绔,掌权后更是嚣张跋扈。他对付司马懿本属正常,但不跟郭太后搞好关系则相当短视。正是因为曹爽对郭太后和皇帝的不尊重,失去了群臣之心。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及其党羽,所借用的正是郭太后的名义。史书记载,当时“宣王(司马懿)奏免曹爽,皇太后诏召(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所以司马懿兵变的正当性,正是郭太后所授予。

从此,司马家把持朝政,郭太后也成了司马家的专用图章。但凡司马家谋划大事,都会将郭太后这尊神摆出来。

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借郭太后名义废黜曹芳。司马师一开始想立曹操之子曹据,郭太后认为曹据是曹叡叔父,如果立曹据,曹叡则无人奉祀,而且若立曹据,自己这个太后反而成了新皇帝的侄媳,就会非常尴尬。因此,郭太后力主立曹叡之弟、东海王曹霖之庶长子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得到朝臣支持,司马师也最终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郭太后虽然早已无力保住曹氏大权,但并非完全不能发声。她不愿曹据为帝,除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实际上也在担心自己礼法上的名位受到影响。只有立曹髦或者其他同辈人,她才可以继续临朝听政。有人认为郭太后此举是恋权,这种看法多少浮于表面,因为不管郭太后是否临朝,权力都掌握在司马氏手中,她压根就无“权”可恋。她所求的仅仅是保住自己礼法上的名位。这其实是自保之道,因为拥有了礼法上的名位,对于司马氏来说就还有利用价值,人身也能得到保护。否则的话,一个过气太后,在政治斗争中随时都会万劫不复。

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司马家的手段确实比曹爽高出太多,即使大权在握,仍然不会放弃郭太后这枚图章,保持着表面上的尊重,让一切师出有名。而且司马师完全明白,不管立曹据还是曹髦,都不会动摇司马家的控制。

相比才具平庸的曹芳,郭太后虽然同处困境,但仍然展现了自己的手段。曹爽死后,已经成年的曹芳和郭太后曾经闹过一次别扭,可以看出二人的巨大差距。

嘉平三年(251年),曹芳的原配甄皇后(文昭皇后甄夫人的侄孙女)去世,需要另立新皇后。曹芳希望立自己最宠爱的王贵人,郭太后则主张另觅人选,选择曹魏名臣张既的孙女张氏为皇后,张氏的父亲张辑也因此被封为光禄大夫。

曹芳对此十分不满,发牢骚说自己已经成年,郭太后不应干涉,而且“立自己所爱的人为皇后是曹魏传统”。这话太有意思了,意思是曹操、曹丕和曹叡这三代,都像虞妃说的“自好立贱”,不管身份高低,自己喜欢就行。可是,此一时彼一时,曹操、曹丕和曹叡当年做的事,曹芳现在就能做吗?

因为曹芳对这事儿不满,所以对新皇后张氏就非常冷淡。他也连带着恨上了郭太后,郭太后母亲去世时,曹芳不但不去探望,还照常游乐。郭太后也不满曹芳耽于逸乐的态度,赐死了曹芳宠爱的张美人和禺婉。曹芳更是愤怒,表示“太后横杀我所宠爱,此无复母子恩。”

虽然郭太后和曹芳并非实质母子关系,但这对礼法上的母子相伴走过十几年,经历过不少风雨。可惜以曹芳的才具,当时压根不明白郭太后为他迎娶张氏的用意。选择张既的孙女,其实意在拉拢曹魏勋臣集团,为曹魏江山再努力一把。

后来,张皇后的父亲张辑联合中书令李丰等谋划以夏侯玄取代司马师,结果事泄被杀。许多人认为此事背后是成年后试图掌权的曹芳在推动,但从历史的蛛丝马迹来看,这更像司马师给曹芳安插的罪名,曹芳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意识。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张辑被杀后,司马师随即强迫曹芳废黜张皇后。曹芳压根不为自己的命运所担忧,还乐滋滋废掉自己并不喜欢的张皇后,并很快立王贵人为皇后。沉迷于酒色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帝位就快不保。而张辑事败,对于郭太后的冲击应该也相当之大,此后的她不再努力维系曹魏江山,对司马氏可谓“全力配合”。

数月后,司马师通过郭芝传话给郭太后,表示打算废黜曹芳,郭太后同意,更是直斥曹芳“耽淫内宠,沈(沉)漫女德,日延倡优,纵其丑谑”。而在册立新帝问题上,虽然最初在曹据和曹髦之间有分歧,但郭太后和司马师的“合作”还是相当顺畅。她在曹芳时代拥有的权力,在曹髦和末代君主曹奂时期也得到延续,《魏书》中写道:“值三主(曹芳、曹髦、曹奂)幼弱,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于(郭)太后而后施行。”虽然只是形式上的,但郭太后仍然得到了表面上的尊重。

如果从更多历史细节来看,郭太后与司马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一个松散联盟。《晋诸公赞》记载,“景、文二王欲自结于郭后,是以频繁为婚。”

还是那句话,相比愚蠢的曹爽,司马懿父子确实高明太多。他们深知郭太后的名分和作用,有郭太后在,司马氏的篡权就有一层合法性外衣,所以他们对郭太后不但维持着表面的尊重,还刻意以通婚方式示好。

郭太后对于司马氏的作用,从反对者身上也可以看出来。公元255年,毌丘俭和文钦于淮南起兵反抗司马氏,正是打着郭太后的名义。直至公元264年,郭太后已经去世,但钟会在成都起兵叛乱,仍旧打着郭太后名义。他“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及蜀之故官,为太后发丧于蜀朝堂。矫太后遗诏,使会起兵废文王(司马昭)。”由此可见,司马氏维护郭太后的地位是何等重要,起码不会授人以柄。

郭太后也绝非蠢人,当初她推动张既的孙女为皇后,换取张辑等勋臣之后的支持,尝试改变司马氏独揽大权的局面,眼见这条路行不通,她又给自己、给郭家留了一条后路,与司马氏频繁通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晋诸公赞》的说法,在嘉平年间(249-254年),也就是曹芳被废之前,郭太后已经与司马氏关系密切。被过继给曹淑与甄黄的平原侯郭德(甄德),迎娶司马师的女儿为妻。后来郭德丧偶,续弦则是司马昭的女儿。

在废黜曹芳的诏书中,郭建和郭芝的名字均有出现,《魏略》中更是提到二人逼宫之举:“(郭)芝谓帝曰:‘大将军欲废陛下,立彭城王据。’帝乃起去。太后不悦。芝曰:‘太后有子不能教,今大将军意已成,又勒兵于外,以备非常,但当顺旨,将复何言!’”

后来曹髦孤注一掷,高呼“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率左右讨伐司马昭,结果被贾充指使成济杀死。司马昭让成济背了弑君的黑锅,随后又以郭太后名义废掉曹髦,仅以百姓之礼下葬。

郭太后面对曹髦之死,很难有多少同情和愤怒。她已意识到曹魏江山不可挽回,曹髦的血气之勇固然值得尊重,但确实形同送死。她在司马昭要求之下,下诏称曹髦“情性暴戾,日月滋甚”“以诬谤吾,隔绝两宫”,又将曹髦讨伐司马昭之举诬为“直欲因际会举兵入西宫杀吾”,以此为由废曹髦帝位。这些做法确实不义,但曹魏江山沦落至此,还要苛求一个深宫女子的“义”吗?

曹髦被废后,司马昭与郭太后册立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曹奂为帝。曹奂与曹叡其实是同辈,但却“嗣明帝后”,也就是降了一辈。在皇族中,这种连辈分都变了的过继行为,倒也不算罕见。

这样一来,郭太后的名分也得以维持,不至于和新皇帝同辈。当然,这已经不重要了。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郭太后去世,与魏明帝曹叡合葬于高平陵,谥号为“明元”,后世称为“明元郭皇后”。

咸熙二年(265年)八月初九,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任相国与晋王之位。十一月十二日,司马炎篡位,建立西晋,史称晋武帝,魏国灭亡。

有人认为郭太后在曹芳、曹髦和曹奂三朝的种种行为,印证了她是司马氏擅权篡位的帮凶,这多少高估了郭太后。郭太后只是一个司马氏的橡皮图章,每逢废立就出来表个态。至于郭家与司马家的关系,也无非是司马氏的弄权碰上郭太后的自保,双方各取所需而已。

郭太后的自保之道是成功的,从魏末到晋初,郭家一直显贵。郭德后来被封为县公、镇军大将军,西晋建立后,他也得以“位特进”,显然是郭太后多年合作的回报。直至晋武帝末年,他仍然活跃于政坛。

让人感慨的是,在曹魏历史上,郭太后是为数不多一生尊荣并得以善终的皇后。相比被曹叡赐死的明悼毛皇后,她的人生更长,见证了更多风云变幻,历经几任皇帝的立与废。

深宫中的女性,命运从来都难以自主,一旦被卷入政治旋涡,自保更难。郭太后能历经四朝而不倒,实属不易。总有人诟病她与司马氏的“合作”,却忽视了她别无选择,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家族,郭太后都已经做到最好。在西平叛乱中被牵连的郭氏家族,正是在郭太后这个从深宫底层一步步走上巅峰的弱女子的支持之下得到显贵。

试想一下,如果郭太后没有上位,命运会如何?在历史上,曹叡死后,才人张氏、何氏等被张当献于曹爽,曹爽也曾私取曹叡旧日才人为乐伎,甚至还伪作诏书,将五十多名才人送往邺台,教习为伎。在曹爽等人眼中,女人不过是一件可以送来送去的货物,何谈尊重。郭太后如果没有得到曹叡的宠爱,并在曹叡离世前成为皇后,等待她的命运并不见得比这些“货物”更好。

图源 |网络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星标公众号 ☝️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