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丁鹏

受持续暴雨天气影响,6月26日0时至27日24时,黄山北站所有列车继续停运。自6月19日进入梅雨季,连续强降雨对这座著名旅游城市的影响还在持续。

歙县绍濂乡清溪村村民项涛新制的5000斤黄山毛峰本已谈好了客户,计划23日运出售卖,不料被“6·20”洪灾淹没损毁。6月20日,歙县县城家居店老板吴文斌在洪水涌入门店前的半小时内,将电器、厨具垫高放置了一米多,也未能避免被水浸泡的命运。23日,洪水再袭歙县,他还未清理完的店铺又变成一片狼藉。

自“6·20”洪灾以来,截至25日下午5时,黄山市出动各类救援人员71581人次、消防车辆500车次、应急车辆3666车次、舟艇162艘次,疏散营救遇险被困群众8561余人。黄山市7县(区)105个乡镇共受灾518496人,累计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770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8892.34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95893.28万元。

26日,暴雨还在下,“暴力梅”让黄山市的游客数量骤降。一家知名连锁酒店的入住率不到30%,而以往同期几乎天天爆满。平时熙熙攘攘的屯溪老街和徽州古城等景点也游客稀少,但店员们还是热情地招呼着来往行人光顾,像每一个旅游旺季笑迎八方游客时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5日,黄山市屯溪老街游客稀少

家居店4天内2次被淹

6月24日下午,黄山市歙县歙州大道富资河大桥西南侧约50米处的家居店内,吴文斌正在用水管冲洗沾满淤泥的集成灶。他的店面位于富资河河畔,距杨之河、布射河和富资河三河河水汇聚处仅约100米。因此,在6月20日的洪灾发生时,店面附近是内涝水位较高的区域,而在歙县政府网上,6月20日的洪涝已被称为“6·20”洪灾。

吴文斌回忆,6月23日晚,自家店第三次被洪水淹没,此时,他还未将“6·20”洪灾留下的狼藉收拾干净。早在2020年7月7日,他的店面就曾被淹过,当时新店还在装修时,50年一遇的“7·7”洪灾突然袭来,将他店内已经进的货全部浸泡,加上装修的费用,损失总计20万元。

直到2024年6月20日,他的店第二次被洪水侵袭。回忆“6·20”洪灾,吴文斌的感觉是水位上升太快了。20日下午4时30分许,眼看河水漫上富资河大桥桥面,他赶紧跑回店里将货物搬到高处的椅子和柜子上,有不少志愿者也赶来店里帮忙,大约30分钟,他们将店内的电器放到了1米多高的支撑物上。河水也漫过路面开始往店里涌,200多平方米的店,很快就涌入半米深的水,他连衣服都没顾上取,抱起店里账本就撤离。21日凌晨水退后,他再到店内时,发现玻璃门已经出现裂缝,店内一片狼藉,到处是淤泥,虽然店内水位线比2020年“7·7”洪灾时低了约20厘米,但2米多深的水还是淹没了所有货物,连此前垫高的电器也未能幸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门店二次被淹后,吴文斌正在用水管冲洗一台集成灶

距离吴文斌门店约300米的平安街上,一家烟酒超市的老板汪女士则幸运得多。20日下午1时许,她看到富资河的水位不断上涨,便开始将店内的烟酒等货物进行转移,在河水涨到店里之前,除两台冰箱比较笨重没来得及搬,店内货物基本成功转移,比起2020年那次烟酒被淹损失10万多元,这次损失只有约3000元,她很庆幸这次及早下手转移了货物。

同在平安街的天润发超市则损失惨重。4月25日,老板王朋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一楼7000多平方米的商品区和地下一层1000多平方米的仓库全部被淹,光货物的损失就有七八百万元,所幸保险能赔付一部分,目前员工正在清理受损的商品,但被大水冲走的商品则无法理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警安徽总队某支队官兵正在歙县天润发超市一楼清理淤泥(曹浏 摄)

极目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日下午1时许,街道办工作人员曾挨家挨户对商户进行了预警,通知他们可能有洪涝风险。

据此前消息,6月19日20时至20日10时,黄山市休宁、屯溪、歙县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全市平均雨量84毫米,108个自动气象站超过50毫米,其中75个站超过100毫米、1个站超过250毫米,其中屯溪雨量最大,19日20时至20日13时已达288.3毫米,这是当地观测史上首次出现特大暴雨。

黄山市歙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6月20日18时将防汛二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一级,要求各防汛责任人按照《歙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到岗到位,履职尽责,做好人员转移安置和安全警戒,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男子游泳将母亲拖上屋顶

歙县县城的洪灾发生于20日下午4时30分许,而当天更早发生洪灾的是歙县山区的绍濂乡、王村镇等农村地区,山溪的洪水漫出河道,涌入沿河而建的村庄,冲垮了桥梁和居民的房屋,暴雨还引发了泥石流、山体滑坡和道路塌方等次生灾害,通往村庄的道路中断,通讯、水、电中断,不少村庄因此成为“孤岛”。

距歙县县城富资河大桥约35公里的绍濂乡绍濂村依河而建,一条名为濂溪的河流为村民提供了水源。村民程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20日清晨5时50分许,他被突来的洪水惊醒,家中水深最深时约有1.5米,且水流很急,冲走了他家一楼的几乎所有财物。

从绍廉村沿濂溪向下游约6公里,是王村镇八村的文川自然村,因位于河流折返处,三面环河,文川自然村的在“6·20”洪灾中的损失更为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川自然村一处被洪水冲毁的房屋

21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文川自然村实探时了解到,靠近河的房屋有多间已被冲塌。村民谢先生家的房子被洪水冲出一个大洞,他七十多岁的父母也被洪水卷走。24日,他母亲的遗体在下游120公里的浙江淳安县被找到。谢先生的邻居项先生则是在洪水来临时从2楼跳入水中,游泳将喂猪被困的母亲拖上屋顶,自己却在游回家途中被急流卷走。

绍濂乡清溪村村民项涛回村创业4年,这两年经营的茶厂生意刚有点起色,6月20日的山洪,将他制好的5000斤新茶和刚从茶农处收的4500斤鲜叶或冲走或浸泡,一辆面包车和新买的货车也被洪水冲跑报废,加上被浸泡的制茶机器,粗略预计损失50余万元,而原本那5000斤新制的黄山毛峰已经谈好了客户,计划于23日运出清溪村售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涛被洪水浸泡后损毁的茶叶

从项涛茶厂沿河向上游继续走约1公里,是清溪村村民邓女士家,她家门前道路被一片坍塌的茶山堵住,许多茶树被连根拔起掩埋在滑坡中。歙县茶商柯先生介绍,新栽的茶树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产茶,而茶叶栽种在每年的二三月份,因此邓女士家的损毁的茶山,至少要4到6年才能重新采茶。

小溪村、清溪村、古祝村沿桂溪河错落分布,因道路中断成为“孤岛”。22日,武警某部官兵经过两天的连续奋战,打通了通往小溪村和清溪村的011县道。23日下午5时许,负责道路抢修的武警部队官兵清除了从清溪村赶往古祝村的20余处滑坡,通往古祝村的道路也被成功打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3日下午,武警机动二总队某支队官兵正在清理前往古祝村的道路

有救援人员每天奋战15小时

6月20日,歙县山越救援队队长胡国平总共接到了约320通求助电话。他和队员们从20日凌晨5时忙到21日凌晨,奔波在各处解救被困人员。

23日傍晚,歙县县城局部地区再次遭遇内涝,歙县山越救援队20多名队员和4艘救援艇再次全力救援。26日,队长胡国平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23日下午,他们接到了两起去山村营救老人的任务。傍晚县城水涨之后,他们的皮划艇开始派上用场,转移被困人员、给医院医护人员和滞留病人送饭的任务接踵而至。晚上7时30分,有两名外地的游客驾车涉水时熄火被困,救援队到场后判断水很深,不能下车救援,就开了辆涉水的车到达被困车前,让两名男子爬上车,顺利将两人救出。当晚,他们还去许村镇接了一名突发结石的男子。到县人民医院门口时,路面上也积了很深的水。只能将病人放在救援艇上,队员在水中拉着艇将病人送到医院。26日,胡国平和他的队员还在救援一线执行消杀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歙县山越救援队正在转移一名被困老人(受访者供图)

24日下午,在吴文斌的店门口不远处,城管局分包单位的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做短暂休息,一名工人鲍先生眼睛红红地充满了血丝,另一名工人汪先生说话时嗓子有些沙哑。现场负责人崔云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这些天工人们每天从早晨7时许上岗清淤,经常干到凌晨一两点,每天连续工作时长平均在15小时。

“6·20”洪灾之后,天润发的老板王朋也没闲着,一边组织员工对被淹的歙县门店进行清淤和盘货,一边还马不停蹄的调运了方便面、矿泉水、消毒液等救灾物资,免费捐赠给绍濂乡和王村镇等受灾严重的乡镇,先后运送20余车货物,捐赠了价值约30万元的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朋正在往灾区运送物资(受访者供图)

极目新闻记者从黄山市官方相关部门了解到,截至6月25日下午5时,全市共接报强降水相关警情1444起,出动各类救援人员71581人次、消防车辆500车次、应急车辆3666车次、舟艇162艘次,疏散营救遇险被困群众8561余人。省外武警机动二总队某支队、中国安能、中铁四局等队伍共计627人,参与歙县清淤、排涝等工作。黄山市歙县、黄山区、徽州区、黟县、祁门县、休宁县、屯溪区7县(区)105个乡镇共受灾518496人,累计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770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8892.34公顷。其中,房屋倒塌80户170间,直接经济损失295893.28万元。

“暴力梅”让黄山旅游人气骤降

“暴力梅”带来的洪水和泥石流等灾害带来重大经济财产损失,也让本是旅游旺季的黄山市人气骤降。

6月25日,受持续暴雨天气影响,黄山市境内的黄山北站、歙县北站、三阳站等6座火车站所有列车全部停运。据最新消息,6月26日0时至27日24时,黄山北站所有列车继续停运。

位于歙县城区的徽州古城与四川阆中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被称为中国四大古城。24日晚,极目新闻记者在徽州古城内看到,古城入口处有稀疏的人员进出,记者上前询问多人,多是古城附近的本地居民,只有一名男子是旅居至此的游客。来自哈尔滨的韩先生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他5月份来到黄山市,原计划旅居2个月,在6月下旬登完黄山后离开,但洪水打乱了他的计划,如果天气不允许,他只能先离开黄山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晚,徽州古城内游客较少

25日中午,在屯溪区的屯溪老街,几乎看不到游客,偶尔有三三两两的行人路过,沿街的店员都会热情上前招揽光顾自家店,反而是揽客的人要比游客多一些。屯溪老街一家徽州小吃店的老板胡先生介绍,入梅以来,黄山很多景区受到洪水影响,街上的游客少了太多,往年同期,街上的人流熙熙攘攘,他们小店的营收每天至少是现在的两倍。

黄山市一家全国连锁酒店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酒店有一百多个房间,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每晚房价四百多元,也基本是日日爆满,而现在入住率仅有不到30%,房间均价也不到300元。

屯溪区一租车公司工作人员叶先生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他们公司有十几辆车,多为商务车型,主要服务的对象就是游客。往年同期,车辆几乎每天都能全部租出,但入梅以来每天的订单还不到一半。

极目新闻记者从黄山市官方相关部门了解到,截至6月25日下午5时,全市共关停景区45家。4月26日,多家旅行APP上也显示,黄山风景名胜区也暂停开放,最近只能购买6月29日的门票。

歙县平安街上汪女士的小饭馆已于6月23日重新开业,虽然在“6·20”洪灾中被洪水淹了一楼,23日的洪峰过境时,街道上的洪水又险点漫到店里,但24日站在饭馆门口,她还是热情地招呼着来往行人光顾她的小店,像每一个旅游旺季笑迎八方来客时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女士的小店已重新营业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