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纯电海豹参数图片)和插混海豹在中型车市场双双“高开低走”,令中型车市场成为比亚迪依然未能攻下的主流细分市场。面对这一局面,比亚迪通过秦L海豹06 DM-i又一次向中型车市场发起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豹DM-i销量下滑

除了微型车以及中大型SUV市场是比亚迪母品牌暂未涉猎的细分市场外,在大多数主流细分市场,比亚迪均有产品领跑或是进入销量前十;如小型车市场的比亚迪海鸥、紧凑型车的秦PLUS、中大型车的汉、紧凑型SUV的元PLUS、中型SUV的唐,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或为销冠或销量排名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至今,比亚迪仍有一大细分市场未能成功攻下——即中型车市场。前不久,国内5月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的战略中型车海豹DM-i销量仅为5044辆,在国内中型车市场中排名第16。

从该车上市以来的销量来看,海豹DM-i并未达成比亚迪的战略意图。去年9月6日,海豹DM-i上市,该车售价16.68万-23.68万元,以B+级的尺寸冲击中型车市场,号称“将重塑主流中型轿车的价值标杆,改写主流中型轿车市场由传统燃油车主导的格局。”

而销量显示,海豹DM-i在上市后的11月、12月,很快实现零售销量过万,但进入2024年后,海豹DM-i销量开始大幅回落,至5月份的5000辆出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表明比亚迪冲击中型车市场又一次遇到阻力,海豹DM-i的推出并非比亚迪第一次冲击中型车市场,从燃油车时代的F6到G6,比亚迪此前也曾数次挑战这一细分市场,但在过去的市场环境下并未取得突破性成功。

进入新能源时代,海豹也曾作为比亚迪首款运动型纯电B级车进军中型车市场,该车在2022年7月上市,补贴后售价为20.98万起,彼时,海豹的竞争对手多为同级的新能源车,如特斯拉Model 3、小鹏P7等车型,曾一度被外界视作Model 3的有力竞争对手。

销量上来看,比亚迪海豹在2022年10-12月,曾连续三个月销量破万,最高月销量达到1.5万辆,然而,同样是短暂的高光之后,海豹销量开始下滑,2023年全年海豹销量6.19万辆,月均销量5000辆,不复高峰,纯电海豹没能令比亚迪在中型车市场站稳脚跟。今年以来,海豹国内月销量仅保持在千余辆的水平。

自主中型车突围难

对此,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中车网表示,“海豹、海豹DM-i进军的中型车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相对更加注重性价比、或者品牌知名度,包括比亚迪内部车型也存在竞争。”如汉DM-i与海豹DM-i即在售价上存在重合。

国内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海豹的市场重心已经转向出口以贴合比亚迪的海外战略,比亚迪相关人士此前对中车网表示,“目前比亚迪出海已实现全球六大洲的战略布局。”而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海豹(EV+DM-i)出口量达2.43万辆,是比亚迪出口主力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比亚迪挑战中型车市场失利,自主品牌中,截至目前,也仅有一汽红旗在这一级别市场站稳脚跟。以2023年中型车市场销量前十来看,红旗H5销量接近10万辆,排名第9,其余9款依然分别为Model 3、凯美瑞帕萨特迈腾雅阁等经典中型车以及BBA阵营的“34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型车市场作为国内乘用车第四大细分市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5月,国内中型轿车累计零售销量124.5万辆,同比增长12.3%,市场份额为15.4%。业内此前一度有着“得中型车得天下”的说法,但此前这一细分市场也多为合资、豪华品牌所主导。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型车市场呈现当前格局的原因在于,“主要是合资品牌的中型车,产品品质相对可靠,还包括长期以来的技术积累。”另有自主品牌车企内部人士对中车网表示,“这还在于长期以来合资品牌在中型车市场的积累,雅阁、凯美瑞、帕萨特都是消费者耳熟能详的车型,即便在合资式微的背景下影响力也依然较大。”

从产品角度来看,中型车浓缩了一家车企在产品方面的精华,不管是设计还是技术都是品牌实力的集大成者,尤其是合资品牌中型车在国内发展多年,在中型车市场具备较大影响力。在合资日渐式微的情况下,中型车已经成为合资品牌为数不多占据优势的阵地,更是车企的利润担当,难以放弃。

事实上,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不断成长,中型车市场一直在吸引自主品牌挑战。自主品牌如长安、吉利及前述比亚迪等都曾试水中型车市场,但早期自主中型车在市场竞争力普遍不强,包括口碑、产品质量等。2015年吉利推出博瑞,也在销量上有一定突破,月均销量曾稳定在三、四千辆的水平,但与合资品牌中型车的表现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新车低价上市再战

有自主新能源品牌管理层人士对中车网表示,“自主品牌全面蚕食合资或者说高端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是一路推进来的。所以现在合资品牌的经济型车型,通过差异化竞争相对容易去打破。而像34C、合资中型车这些产品,一方面还有一定品牌溢价能力,其次这些产品价格也在持续降价,保住当前份额。”

在其看来,“随着新能源车在中型车市场推出更强势的产品以后,提供越级的产品力,中型车市场的格局未来也会被自主品牌打破。”

从比亚迪的规划来看,在中型车市场接连投放的两款车型“高开低走”后,比亚迪依然没有放弃在中型车市场取得突破的决心。

乘联会另一组数据显示,前1-5月,国内新能源中型车(纯电+插混)销量44.01万辆,即中型车的新能源渗透率为35.3%,而这要低于行业整体的新能源渗透率。前1-5月,国内新能源市场整体渗透率已经达到40.3%,这也表明新能源车在中型车市场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5月28日,比亚迪秦L以及海豹06 DM-i正式上市,官方将两款车型定位为中型车,在打法上,则提供极致的性价比,两款车型搭载了比亚迪第五代DM混动技术,售价更是压低至10万以内,区间为9.98-13.98万元。此前,有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称,秦L及海豹DM-i累计新增订单突破8万辆;

综合市场消息来看,秦L及海豹DM-i隐有爆款趋势。比亚迪官方未公布新车订单,而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此前在公开场合曾表示,“我们最近收到太多订单,以至于不敢透露真实订单量,很怕引起市场地震。”李云飞强调,将重点是确保两款车的生产和交付工作顺利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秦L以及海豹06 DM-i上市之后,一众合资中型燃油车开始加大优惠力度,如凯美瑞汽油版前不久降至13.98万元起售,双擎版降至14.9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