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面塑

一面一世界,一塑一人生

非遗传承

指尖上的技艺

灵龙水乡,淮杂故里

面塑

俗称捏面人

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一双巧手,一团彩面

捏出百态人生

栩栩如生、灵动多姿

小面团有大乾坤

Part.01-历史渊源

一面一世界,一塑一人生

吕氏面塑

面塑真正始自何时不可考究,但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出土于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地区的唐代永徽四年(653年)的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到了宋代,捏面人已经成为民间节令的流行习俗。

在明清时期,面塑整体水平达到鼎盛,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面塑艺术开始登上大雅之堂,很多面塑艺人以此为业,活跃于大江南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art.02-制作技巧

一面一世界,一塑一人生

吕氏面塑

面塑是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石蜡、蜂蜜等成分,调匀色彩,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art.03-非遗传承

一面一世界,一塑一人生

吕氏面塑

吕氏面塑为我县市级非遗传承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吕素华,1963年出生出生于面塑世家,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和指导下,他自幼就对面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6岁开始独立捏面人,熟练掌握了捏面人技艺。1980年高中毕业后,先后拜访了国内多名面塑名家、交流学习,现在从事面塑艺术工作,已经超过40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素华近年来在祖传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面团配方与制作技艺,创作出独特的捏面人技法。他在原料的基础上加入麦芽糖、甘油等材料,做出的面塑不但色彩鲜艳,还具有很强的韧性,具备长期保存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素华在面塑创作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面塑最难的就是整体比例塑型,吕素华在长期的面塑创作中,琢磨出在作品脸部采用双手两拇指点压法,需要靠苦练才能掌控。传统技艺主要是以平面构思造型,而吕素华以立体构思造型,这样做出的作品更生动、逼真,更具备艺术效果。

正是有了平时的勤学苦练,现在不管是传统人物、动物还是现在的卡通人物,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搭配,他的面塑作品都能够表现得栩栩如生,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得到各界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尖艺术

传承于心

人和物鲜活在了艺人手中

一团面粉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光彩

图文:赵鑫磊、曹雨晨

排版:颜心文、郑荣丹

责编:刘艳华、成凤

审发:孟伟

部分照片来源于吕素华

来源:建湖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