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强青岛报道

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储运体系实现全覆盖,2023年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1%,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92%以上;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线路904条,无害化处理率100%,市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8%;全市邮政快递业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98.5%;继续推动12类“无废细胞”建设,年底前至少完成500个“无废细胞”创建……6月26日,青岛市召开发布会通报近段时期以来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进22个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约49亿元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在“无废城市”创建过程中,青岛市印发了《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指标和任务清单》,从8个方面提出了30项措施,确定了60项指标。目前,60项指标中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等27项指标已达到目标值,协同推进22个“无废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约49亿元。评选发布“无废城市”LOGO等三大品牌形象;运用数字赋能,推进“无废城市”智慧管理系统建设,打造“无废城市”智能管理和公众参与平台;编制“无废园区”“无废工厂”等12个“无废细胞”创建指南,累计推动完成176个“无废细胞”建设。

工业领域,国家级绿色工厂总数达到54家,入选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农业领域,青岛全市水肥一体化达130万亩,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施用量较2020年均下降6%。生活领域,青岛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线路904条,无害化处理率100%,市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8%;建筑领域,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累计建成绿色建筑1.3亿平方米;海洋领域,36家港口经营企业全部签订船舶油污水接收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市邮政快递业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98.5%

推进绿色转型,提升工业固废利用水平。严格落实落后产能退出要求,完成轮胎行业落后产能退出,推动董家口化工园区等5个省级以上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推进西海岸新区废旧轮胎再利用项目等9个固体废物利用项目投产运行。完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固体废物产、储、运、处信息化管理,2023年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6%。

完善回收体系,促进农业固废资源化。建设废旧农膜回收储运中心11个、回收站187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186个,实现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储运体系全覆盖,2023年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1%,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92%以上。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生产有机肥、养殖食用菌等综合利用技术,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推广生态养殖、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等技术模式,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推进分类收集,保障生活源固废处置规范化。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推动商品包装绿色转型,严厉打击过度包装,限制聚乙烯农用地膜、塑料购物袋生产和使用。推动快递塑料包装治理,提升可循环包装等替代产品应用,全市邮政快递业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98.5%。

推广绿色建筑,推动建筑垃圾利用处置资源化。持续推进绿色建筑标准实施,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23年推广超低能耗建筑10.7万平方米。推进绿色建材应用试点,绿色建材一体化交易监管平台交易额累计突破47.1亿元,全市政府采购工程项目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不低于40%,累计培育市级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2家,2023年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3.8%。

完成胶州湾海洋塑料垃圾“海上清漂”试点,累清144万平方米

统筹海陆共治,推动海洋固体废物治理。完善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制度,做好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水陆衔接。完成胶州湾海洋塑料垃圾“海上清漂”试点,累计清理面积144万平方米,清理岸滩和海漂垃圾约1700余吨。全力打好浒苔处置“攻坚战”,实施“空-天-海-岸”立体监测,开辟前置打捞与近岸防御打捞两个阵地,2023年全市打捞浒苔约31万余吨,资源化利用浒苔5万余吨。

拓展多元渠道,提升固体废物处理保障力。创新金融服务渠道,2023年全市“无废城市”建设相关绿色贷款余额361.4亿元,较基准值增长195.8%。鼓励银行机构重点将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碳汇等8种绿色权益纳入合格抵(质)押物,指导青岛银行打造以碳贷通、绿贷通、光贷通、环贷通为主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为企业提供多维度的绿色金融服务。强化技术支持保障,对“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化再利用装置与技术研发”等5项技术予以资金支持。

打造特色亮点,引领“无废城市”建设。积极打造“无废城市”建设“青岛样板”,推动青岛市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一体化体系建设,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示范平台,打造家电领域绿色低碳“灯塔工厂”;推动建成平度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零碳工厂”,提高尾矿、粉煤灰等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的规模化利用水平,打造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青岛模式”;发挥即墨汽车产业园区优势,建成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无废工厂”,推动汽车制造领域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示范。

下一步,青岛将积极推进“无废细胞”创建。实施33个重点项目,开展家电、汽车等领域无废供应链试点,实现以点带面,打造“无废城市”建设“青岛模板”。继续推动12类“无废细胞”建设,年底前至少完成500个“无废细胞”创建,发挥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市固体废物治理水平提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