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叶孜文 通讯员穗团宣 涉毒人员未成年子女小芳(化名)因家庭困难、缺少父母关爱而出现环境适应及人际关系问题。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将小芳纳入“陪伴精灵”重点个案,提供帮扶关爱。青少年事务社工联动社区资源为小芳提供课业辅导,与小芳一起学习、做手工、外出游玩,让她感受到稳定的陪伴和无私的爱。渐渐地,明朗的笑容重新在小芳脸上绽放。

这一案例是广州共青团开展禁毒宣教工作的缩影。近年来,广州共青团立足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教育为主、提前干预,对重点青少年群体及时进行分级干预,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青年地带、“双零”社区等阵地对涉毒青少年、涉毒人员未成年人子女开展关爱帮扶。通过思想引领、志愿服务等途径在青少年生活中营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禁毒氛围。

“青年地带”向涉毒青少年伸出援手

近年来,作为广州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品牌项目,青年地带致力于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超前预防、临界预防和矫正预防工作,全力为青少年构筑防毒拒毒安全网。

海珠区青年地带青少年事务社工卢君婷表示,许多青少年是在所谓“朋友”的诱惑下才吸食了第一口毒品,“对他们来说,吸食毒品只是一个媒介,青少年内心渴望的是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小宋(化名)在吸毒朋友的影响下才尝试了第一口毒品,从此陷入了持续吸毒的深渊。尽管他也尝试过戒毒,但常常“戒而复吸”。在卢君婷等社工介入时,小宋情绪激动地告诉社工,自己“不想因为吸毒而毁了一生”。为此,社工们为小宋制定了缓步推进的戒毒计划,小宋也与教唆吸毒的不良朋友断了联系,迈出了坚定的戒毒步伐,从此没有复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志愿者协助儿童开展禁毒知识问答。 通讯员供图

“跟进涉毒青少年个案的社工也需要熟知毒品吸食的方式和工具、滥用危害、犯瘾症状等基本常识。”卢君婷说,帮助涉毒青少年戒毒是一个漫长且极具挑战的过程,在帮助戒断时,可能会出现青少年忍不住复吸的情况。社工不能因此半途而废,要对涉毒青少年抱有信心并坚持帮助,才能见到他们戒毒成功的那一天。

像卢君婷这样奔波在帮扶涉毒青少年一线的社工,在青年地带中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全市已将23个青年地带升级打造为23个“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持续深化涉毒人员子女帮扶计划,今年以来服务个案逾120人次。

为防毒拒毒注入志愿力量

去年,“青春志愿禁毒营”志愿者系列培训班在广州市禁毒教育馆开班。广州市禁毒教育馆也作为广州首个“禁毒志愿者孵化基地”正式挂牌,开启了禁毒宣教和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的禁毒工作新模式。

“青春志愿禁毒营”面向青年志愿者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培训,通过禁毒讲师团现场授课和实地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增强青年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专业性,提高志愿者普及禁毒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持续联合相关单位围绕禁毒普法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理论培训、队伍建设、常规活动三头抓,全市共428个志愿服务组织累计开展3129项禁毒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时长13万小时,上岗志愿者达2万人次,营造“全民禁毒”良好氛围。

多样形式助推禁毒宣教入心入脑

在2024年广州市共青团干部教育培训主题班(普法专题)上,广州共青团邀请广州市禁毒办副主任张胜春通过生动案例、现场展示、视频展播等方式,向基层团干部说明了毒品的危害性和做好青年禁毒工作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市中小学生禁毒街舞大赛。 通讯员供图

“通过张主任的课堂我了解到,青少年已成为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我们作为团干部,也要及时更新宣传禁毒知识,结合网络平台帮助更多青年了解毒品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参加培训班的团干部表示。

如何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让青少年更易于吸收、更乐于接受?广州共青团广泛发动青少年参加禁毒主题文艺作品创作大赛、禁毒街舞大赛,联动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单位深入学校、社区以游戏互动、视频大赛、仿真毒品展示、角色扮演等青少年喜爱的活动形式进行禁毒宣传,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禁毒宣教活动逾100场,服务覆盖超12万人次。多元化的活动形式让禁毒教育的触角不断延伸,进一步提高了广大青少年抵御毒品侵害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增城区少年宫生命素养教育馆禁毒展区开展禁毒宣教互动。 通讯员供图

位于广州市第三少年宫内的禁毒教育馆,为青少年量身打造了寓教于乐的禁毒教育平台。这里以“古船+空间站”为主题,由历史大事件、毒情形势、认识毒品、打击毒贩、消灭毒品、毒品危害、拒绝毒品、毒品标语八个主题展区组成,通过实物展示、VR交互体验、影视播映等方式开展沉浸式禁毒宣传教育,帮助青少年通过参观体验提高识毒拒毒防毒的能力。

无独有偶,位于增城少年宫的生命素养教育馆也为青少年准备了禁毒教育展区,通过展示禁毒图片、毒品危害模拟、涉毒场景模拟、防毒自护知识区,警示青少年毒品的危害,引领青少年在互动中体会无毒生活的美好。

阵地联动保障青少年“零涉毒”

近年来,团市委加强与市委政法委的工作联动,积极推动广州市“零受害零犯罪(零涉毒)”社区(村)建设,充分联动多方社会力量,强化区域间的禁毒宣教服务的相互配合,有力提高了各社区(村)的毒品预防教育成效。越秀区洪桥街三眼井社区、海珠区海幢街宝玉直社区等27个社区获评广州市“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零涉毒)社区(村)”。

同时,广州还有28家“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积极参与青少年普法、禁毒宣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工作中。广州市未成年强制隔离戒毒所就是“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之一。

广州市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分管副所长柳维介绍,市未戒所作为广州市司法行政系统中唯一挂牌“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的戒毒场所,持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聚焦“预防青少年涉毒,保障青少年权益”,与团市委合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在禁毒宣教和关爱方面凸显“未成年人”特色,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擦亮维护青少年权益岗这一金字招牌。

团市委相关负责同志也表示,将继续发挥共青团思想引领、组织体系、服务阵地等方面优势,擦亮12355服务品牌,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禁毒宣教活动,进一步扩大青少年禁毒宣教覆盖面,提升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