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北区观音桥塔坪小区前面就是重庆著名的观音桥商圈,而往后走就是年轻潮流聚集地九街,这个小区就位于这两个地方之间。是由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改造而来,并且因为紧临北仓,它还拥有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北仓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边随拍,都是风景。

在这条五彩斑斓的街道,找一间有眼缘的小店,来杯咖啡,发发呆,看看天,舒服。

塔坪的历史变迁

位于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渝北社区的塔坪片区,紧邻北仓文创街区。

北仓文创街区闹中取静,大隐于市。抗战时期,河南“豫丰”、湖北“裕华”等13家大型棉纺厂迁渝,重庆成为战时中国主要纺织基地。北仓文创街区的原身为重庆江北纺织仓库,其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曾经承载重庆纺织行业重要物流中转功能。上世纪90年代末,北仓曾对外承租。企业改制后,中心城区仓库失去功能,有的拆除有的闲置,北仓如今是所剩不多的工业遗迹,更有了第二次蜕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头的镜子,是年轻人钟爱的拍照搭子。

北仓图书馆就在北仓一栋老建筑的二楼,紧挨着北仓文创街区的“北仓里”,形成新的打卡点。

塔坪的美颜密码

观音桥街道渝北社区副书记陈弋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这几年塔坪片区变化很大,很受当地居民和年轻人欢迎。

北仓里属于塔坪片区。塔坪一期的旧城改造是江北区首批启动的城市更新项目,这里是观音桥街道面积较大的老旧居民区之一,最老的建筑大概是1977年修建,至今有47年历史。其它楼房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建设,多是单位集资房、安置房。目前,老小区共改造44栋楼房。

具体有什么变化?看看改造前后对比照(见下图)就清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塔坪68-69号改造前 社区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塔坪68-69号改造后

陈弋说,比如塔坪68-69号这栋老房子就是1977年的建筑,窗户都是充满回忆感的木窗。

改造前,建筑外墙有很多电线网,不好看也不安全;改造后,“飞线下地”,把电网都规划了。

此外,每家居民的窗外,都加了雨棚,雨棚选用了最新防火材料,美观又实用,让居民住着舒适,让游客看着赏心。雨棚下,还加装了放置空调外机的护栏,让整栋建筑看起来整洁又安全。还有路边的人行道,改造前比较窄,改造后,车行道取消了地桩,人行道上的各种灯杆经重新规划实现了“多杆合一”,路面变宽了,让居民和游客都方便进出、拍照。

塔坪的童年回忆

在塔坪这个地方,阳光穿透树叶,光阴婆娑,怀旧的楼房,刷新的蓝门和白墙,路过的游客和居住的人们擦肩而过,宁静祥和。在此地居住了30年的刘先梅,对这个地方充满了美好的回忆。

刘先梅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改造前,这里的一楼是门卫室,门卫室外面搭建了水泥墙和顶,形成一个小亭子。门卫室里面住的是黄师傅。黄师傅是请来的门卫,吃住工作都在这里。

刘先梅是黄师傅看着长大的。在她眼里,黄师傅是很好的人。

每到夏天,黄师傅就主动放很多板凳在里面,供居民买菜回来时歇脚休息,或者在空闲的时候摆会儿龙门阵。黄师傅还提供免费的茶水,刘先梅记得她喝过黄师傅泡的茉莉花茶和熬煮的苦丁茶,茶香弥漫中,有黄师傅忙碌烧开水的身影。

“我想,住在这里的人们,都不会忘记黄师傅的。”刘先梅说,改造后,一楼的“亭子”没有了,黄师傅也离开人世好几年了,真希望黄师傅也能看到现在改造后变得更美的塔坪小区。

塔坪的出片秘诀

塔坪社区的房屋错落有致,干净整洁;各种文创店、美食铺装饰时尚,色彩夺目;涂鸦墙上,许多或俏皮或有深意的话,让人印象深刻。不少年轻男女都忍不住驻足,拍照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塔坪,转角遇到的两位女生正在打卡拍照。

那么,在塔坪如何出片?可以参考以下秘诀:

打卡+摄影推荐

1.街角任意小店(主打转角遇到你);

2.随意的街拍(行走取景);

3.北仓图书馆(楼道光影复古);

4.特色小店内景(古着·大头贴·拍立得,满满的年代回忆感);

5.在“仓之秘境”,隧道三面都是镜子环绕,随便一拍就是充满未来感的大片。

1.北仓里的燕喜家味小酒馆;

2.云南菜馆贺禧;

3.九良乐山油炸串串拿抓店(观音桥店)。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杨雪 摄影报道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严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