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老家来人了”。近日,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迎来了张骞“老家”的又一批客人。他们探访同族“家人”,视察张骞封侯地名胜古迹,体现了“豫陕两地“俩博望”,张骞精神一脉连”的千载血缘,充满亲情、友情的场面令人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代著名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奠基人张骞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博望办事处。因两度出使西域,功高盖世,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封侯地即今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正是汉代著名外交家张骞架通了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力促进了我国与沿“路”各国的经济文化交往。随着丝绸之路连通国际友好往来的速度日渐加快,也加快了河南、陕西两地政府和民间交流的步伐,两地张姓“族人”对先祖张骞的怀念也不断加深。

2007年以来,方城、博望两级政府派出专人,带领张骞后裔,两度赴陕西城固县进行友好交流。随行的博望张骞后人拜祭先祖张骞,会见“老家”族人;两地领导围绕张骞精神的传承、旅游业的开发及经济的发展交流经验,并就张骞文化遗产的保护、张骞古文化的进一步开发等交换了意见。

去年,汉中市政协、新闻媒体、张骞族人等也曾光临博望现场考察。此次陕西省汉中广播电视台精品节目创作总监徐艳、创作室主人马旭东一行莅临方城县博望镇,其主要任务是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张骞》。摄制组在南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李迎年及博望镇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冒着酷暑严热,先后到张骞祠、张骞桥、白马寺、古柘树、博望坡等古景区采访和拍摄,并对博望镇有关领导进行现场采访。随后,又驱车来到博望张骞后裔的聚集地——博望镇董庄村伊庄自然村,与住在伊庄的张骞第68代后裔张国芳、第69代孙张战德等亲切交谈。在“博留受封流芳远,洛巩迁居世泽长——家传百忍”祖宗牌位前,来自汉中市城固县的张骞66代裔孙张东亮、摄制组成员与张国芳等亲切座谈,畅叙祖先丰功伟绩及铭言遗训。热议近年来家乡发生的的翻天覆地变化,众人对在今后的日子里继承先祖遗志,跟定共产党走,脚踏实地勤劳致富,共同走向乡村振兴目标充满必胜信心。

博望之行的任务结束后,汉中市考察团又来到方城县博物馆、张骞广场等地采访。随着一幅幅珍贵历史遗迹、遗物被录入镜头,更充实了大型《张骞》纪录片的内涵,相信此片与观众见面之后,定将对深层次发掘张骞文化有重要意义,对宣传和启迪后人,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李善喜 李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