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3月2日,中央决定,邓小平不再兼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转由一位已经当了25年大军区司令的开国上将接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这位开国上将主帅总参谋部,致力于军队精简整编及现代化建设,在军队建设上取得重大成果,受到中央军委的充分肯定。

1983年2月10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评价新时期的军队工作时曾直言:“现在军队的建设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

那么,新时期主帅总参谋部的这位开国上将究竟是谁?他的身上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1980年主帅总参谋部的开国上将,正是杨得志。

1911年,杨得志出生于湖南一铁匠家庭,幼年时即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打铁,11岁离家为人放牛,14岁下煤矿挑煤,到地主家做长工,15岁又去当了筑路工。

1928年,刚年满17岁的杨得志和25个筑路工人一起参了军。

而当时他们参的军,正是朱德、陈毅在湘南起义时建立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

后来,这支队伍上了井冈山,同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顺利会师,组成了著名的朱毛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得志自此成为朱毛红军——红四军中的一员。

在之后的岁月里,杨得志尽管出身贫寒,少小参军,又没念过什么书,却在军事指挥上展现出了出色的才能。

从1929年1月到1934年10月,毛主席和朱老总率红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的6个年头里,杨得志随部队南征北战,枪林弹雨中每每冲在最前,再加上头脑机敏灵活,从一名普通的士兵一步步晋升至红军排长、连长、团长。

红军长征开始后,杨得志更率领红1团担任了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打下好几场关键硬仗,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河,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全都可见他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强渡大渡河,成为杨得志指挥的经典战役之一,由他组织的17勇士渡河奋勇队,成功抢占了生死攸关的渡河立足点,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红1团的重任,为后面千军万马的红军打开了通路。

后来毛主席对红1团在长征中立下的战功予以了高度评价:“红1团在这次大转移中是立了功的,你们一直走在我的前面。”

周恩来总理则盛赞:红1团是“天下第一团”。

抗日战争时期,杨得志又率领八路军部队,转战敌后冀鲁豫边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939年到1944年,杨得志任八路军冀鲁豫支队司令员,率部坚持抗战,歼灭日伪军,在晋冀鲁豫边区度过了5年最困难时期,扩大了游击区,坚持了根据地,在黄河两岸留下盛名。

1943年底时,冀鲁豫边区的革命斗争取得了巨大胜利,全年攻克敌碉堡、据点比1942年增加了4倍多,收复、扩大根据地和游击区约4000多个村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1944年初,冀鲁豫边区平原抗日根据地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并在后来成为唯一没有被日寇摧毁的根据地,一直坚持到了抗战胜利。

这样的成绩,杨得志功不可没。

值得一提的是,冀鲁豫边区期间,杨得志在工作上取得成就之外,感情生活方面同样十分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0年,29岁的杨得志遇到了第一任妻子申戈军。

申戈军比杨得志小7岁,毕业于河北省立大名女子师范学校,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

而杨得志少小参军,没读过多少书。

结果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看起来不相配的两个人,在见过第一面后反倒互相吸引,结为了伴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时,杨得志接中央军委的电报,返回延安,承担保卫延安的任务,申戈军随行左右。

婚后,杨得志和申戈军一共育有一子三女,夫妻两人相伴数十载,一直到1989年,申戈军去世。

后来,79岁的杨得志娶了第二任妻子石莉,婚后,石莉主要承担起了照顾杨老的任务,一直到杨老去世。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到抗战结束时,杨得志的一生戎马历程也仅过不到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期间,1948年,杨得志和罗瑞卿、耿飚组成了著名的杨罗耿兵团,先后参加了邯郸战役、清风店战役、解放石家庄战役以及围打新保安,吃掉了傅作义的“王牌”第35军。

其中,尤其解放石家庄战役,堪称杨得志戎马生涯的一大杰作。在此战中,他总结出了对壕作业战法,使我军以完全劣势的装备发挥出了最大限度的战力,仅6天就歼灭了石家庄守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后,朱老总亲自拟电赞扬:“仅经一周作战,解放石家庄,歼灭守敌,这是很大的胜利,也是夺取大城市的创例,特嘉奖全军。”

此后杨得志在解放石家庄战役中的经验,推广到了全国各个战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杨得志兼任陕西军区司令员,组织部队投入到修建铁路,屯田垦荒,恢复战后生产生活工作中。

不过没多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杨得志又上了战场,不出意外地又在战场上谱写了辉煌战绩,先后指挥了临津口、天德山、马良山和上甘岭等战役,立下赫赫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3年国庆节,杨得志从朝鲜前线回国参加建国四周年庆典,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当着众人的面,指着杨得志说道:

“此人大名叫杨得志,当年强渡大渡河的红1团团长。”

1954年,杨得志被任命为志愿军第三任司令员。

从朝鲜回国后,1955年,杨得志被授予上将军衔。

此后,杨得志历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当了25年的大军区司令,为三大战区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了大量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8年时,杨得志在济南军区司令员任上,同年,毛主席发起关于所有军官每年下去当一个月兵,了解士兵的生活、思想、心理的号召,为响应毛主席号召,47岁的杨得志干脆利落地脱下将军服,换上士兵装,下到连队。

为避免特殊照顾,他还给自己改了名字,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和士兵们吃睡在一起,倒痰盂、冲厕所等活计,他都干,夜间训练也不含糊,士兵们都亲切称他为“老杨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到一个月后,士兵们都大吃一惊,任谁也没想到,这个“老杨同志”竟然就是他们的司令员。

1979年时,昆明军区司令员任上,已年近古稀的杨得志又在昆明方向指挥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戎马生涯再填光辉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到1980年,杨得志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参谋长。

此后一直到1987年的7年时间里,杨得志主帅总参谋部,亲自主持和领导了新时期军事战略调整、华北军事大演习、百万大裁军以及军队现代化,取得了有口皆碑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7年11月,杨得志告别总参谋部。

昔日共事的老下属,刘华清和张震谈及杨得志主帅总参谋部7年间的工作表现时直言:

“他任总长期间,总参班子很团结,很和谐,工作很有活力,我们都感到心情很舒畅。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觉得与他好相处,好共事,有一种信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8年7月,杨得志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10月25日,杨老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中央军委对他的一生做了高度评价,最后一句“不愧为一代忠勇之将”,可以说是对将军戎马一生的高度概括,而将军的戎马一生,又堪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辉煌战斗历史的缩影。

素材来源:
[1]夏明星,高桃源,许大强.被誉为“一代忠勇之将”的杨得志[J].党史博采(纪实),2008,(01):41-45.
[1]李殿仁.回忆杨得志二三事[J].湘潮,2011,(01):14-16.
[1]丁龙嘉.冀鲁豫边区抗日战场上的杨得志将军[J].山东档案,1995,(04):4-6.
[1]夏明星,许大强.杨得志上将主帅总参谋部[J].党史文苑,2006,(09):29-33.
[1]尚冠华.忠勇之将杨得志[J].党员干部之友,2007,(07):58-59.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