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一家名为HMD的手机公司在芬兰成立。彼时,安卓、iOS双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已定,诺基亚以及微软移动都实质性出局。而HMD的核心资产与竞争力则是诺基亚品牌的使用权,借助诺基亚累积几十年的声望,来销售HMD生产的安卓手机。

不过,2024年开始,HMD加快了去诺基亚化的脚步,官方社交账号逐渐移除了诺基亚的元素,深化了HMD本身的品牌符号。HMD出品的新机上,“HMD”也取代了经典的“NOKIA”。

日前,HMD旗下一款新机曝光。这款名为“HMD Fusion”的产品,重启了模块化手机的概念。一直以来,HMD手机的主要打法就是走情怀路线,过去几年用诺基亚品牌的外壳来吸引用户,如今逐渐与诺基亚脱钩后,则开启了不走寻常路的尝试,包括复刻Lumia风格的机型、推出模块化手机产品等。当然,在小雷看来,HMD Fusion和以往的模块化手机有明显的区别,仍然是一种剑走偏锋的产品路线的尝试。

概念唬人,可惜配置跟不上

日前,海外博主HMD_MEME'S公布了HMD Fusion的详细配置:高通QCM6490芯片、6.6英寸120Hz LCD屏幕、1亿像素后置双摄、8+256GB存储、4800mAh电池、30W快充、电源按键指纹。就参数而言,HMD Fusion就是一款平平无奇的入门低端产品,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至于QCM6490芯片,几乎可以看作是骁龙778

G的小改款,性能水平中规中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HMD_MEME'S)

如果只是这样的参数配置,HMD Fusion在市场掀不起什么风浪,也难吸引到普通用户的关注。而HMD Fusion最唬人的概念,自然是“模块化”。具体来说,HMD Fusion机身背部预留了6个Pogo Pin金属触点。通过它,手机可以连接拓展出来的配件,比如手机壳、手柄、相机套件等等。

看到这里,我们大概就能明白HMD Fusion的模块化概念有多么唬人了。在设备上设置可外接交换数据的金属触点,在智能设备上并不是特别罕见的做法,但很少有品牌会把宣传成“模块化”。比如,iPad Pro、iPad Air都配备了金属触点接口,用于安装连接苹果自家的妙控键盘等配件。而小米平板6系列,也增加了Pogo Pin触点,方便物理键盘的连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雷科技摄制)

另外,根据HMD出具的开发者文档,我们了解到,HMD Fusion的Pogo Pin,数据传输规格为USB 2.0。这样来看,它所能支持的配件相对是比较有限的,这决定了它不太可能像笔记本一样配备外置显卡坞来提升游戏性能。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购入这样一款产品,也难以获得比普通手机更长的产品寿命,毕竟它的芯片等核心部件,放在现在来看是有些落伍的,一段时间后可能就满足不了需求。

通常来说,我们对于模块化手机的理解,是指可以替换核心零部件的产品,比如相机模块、存储模块等,用户能够获得更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但HMD Fusion显然不是这样一款产品,它具备的Pogo Pin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强拓展性,或许能用上一些可玩性更高的配件。只是,要把HMD Fusion称之为模块化手机,就着实有些牵强了。

逆流而上,飞速消亡

在小雷看来,模块化手机本质上PC DIY理念在移动端的延续。对于台式机电脑,没有人会刻意提出模块化的概念,因为主流台式机始终都处于高度自定义的状态,电源、内存、硬盘、显卡、显示器等一系列组件都可以极为轻松的更换。但要把这套模式延续到手机上,事情就没那么容易了。

模块化手机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功能机时代,但真正变成清晰的理念和项目,则还是要到智能手机时代,摩托罗拉和谷歌的Project Ara项目,就是最典型的代表。Project Ara实现了智能手机的高度模块化,电池、摄像头模组、处理器、内存、存储等元器件都被设置成了可以更换的模组,机身的主框架上设置着多个设计好的槽位。Project Ara的基本思路无疑和台式机电脑高度相似,都是大幅提升硬件自由度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Wikipedia)

然而,Project Ara很快失败了,原本2017年正式开售的计划搁浅,2016年9月它就被谷歌正式宣布放弃。除了Project Ara,尝试过模块化手机的还有LG、中兴、小米等等。但无一例外,它们的尝试要么胎死腹中,要么无疾而终,都走向了失败。

小雷认为,模块化手机的理念,本质是和智能手机发展的主流趋势背道而驰的,这导致它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以iPhone为代表的手机进化趋势是高度集成化,从不可拆卸电池设计到砍掉耳机孔甚至SIM卡槽,苹果始终坚持手机产品的高度一体化。对厂商而言,手机一体化更能满足它们掌握对手机的绝对控制权,将商业利益最大化。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iPhone大存储版本的溢价非常严重,给苹果带来了超额利润,而如果手机闪存和PC一样采用可更换设计,那么必然会损害厂商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雷科技)

当然,产品层面来说,高度集约化、一体化有助于提升手机的整体体验。毕竟,相比PC,手机作为移动设备,内部空间极为宝贵,电池容量和体积的大小、摄像头模组的厚度、屏幕材质等等,都需要在同一系统化的全面考量下进行设计排列。而模块化手机在把自由度放在第一优先级时,必然要在机身重量体积、可靠性等方面做出牺牲。

而且,智能手机的用户群体极为庞大,绝大部分并非极客或发烧友,他们对手机的模块化需求极低,更期望拿到手的产品是高度成熟可用的。其实,在PC市场上,大部分小白用户更愿意购买笔记本或台式机整机,喜欢DIY的,往往是掌握了大量电脑硬件知识的少数人群。而智能手机的普及度远比PC要高,不走模块化路线完全在情理之中。

另外,模块式手机的推广还需要一个关键条件,那就是第三方品牌的支持。模块手机背后的厂商需要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生态,让第三方品牌加入其中,生产出各类模块化的配件出来,就像开发者开发App给应用商店一样。否则,手机能用的模块化部件只有官方推出的寥寥几款,模块化手机哪怕作为小众品类,也会失去生存空间。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无论哪一家尝试模块化手机项目的厂商,都无法做到这点。选择逆流而上的模块化手机,很快迎来了彻彻底底的失败。

模块化行不通,但加强手机拓展性并没错

回到HMD Fusion这款产品,它当然不是我们心目中的模块化手机。不过,相比常规手机,它的确拥有更强的拓展性。手机背部金属触点的存在,让HMD Fusion能够以更稳定的连接方式,来匹配更多样化的配件,从而增强功能、提升体验。实际上,虽然模块化的路线行不通,但不断一体化的智能手机,其实也在逐渐提升拓展性。

首先,手机数据接口的能力在不断进化。随着去年iPhone 15全系换上Type-C,智能手机终于实现了数据接口的大一统。对用户而言,手机C口的核心作用就两个:充电和数据传输。而数据传输功能,除了最基础的文件拷贝、写入外,还包括音频、视频输出等更加复杂的场景。

因此,尽管手机数据口Type-C的形态过去十年都没发生变化,但其内在的规格早已悄然进化,比如旗舰机C口支持的标准逐渐从USB 2.0升级到USB 3.1,大幅提升了读写速度。像iPhone 15 Pro甚至支持将录制的视频文件存储在外接硬盘中,等于变相放开了外置存储。部分手机的C口具备视频输出功能,手机屏幕镜像可以通过数据线在显示器上显示,甚至由此带来了“PC模式”之类的功能。

其次,随着局域网、蓝牙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连接也逐渐成为手机等智能设备实现拓展性的重要手段。比如,TWS为代表的无线耳机,早已抢占了有线耳机的生态位。而键盘、手柄等可以用于手机的外设,也早已能够以无线连接的方式实现,无需数据接口或金属触点。而通过WiFi技术实现的多屏协同、无线投屏等功能,更是打破了设备间物理上的间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苹果)

在2024年的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手机产品的进化进程,就能发现模块化手机的设想,终究只是少数极客群体基于理想主义理念催生出的空中楼阁,在落地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最终只能无疾而终。而在现有主流产品形态的智能手机上,基于数据接口和无线技术,手机的拓展性未来仍然有持续升级的空间。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这或许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至于HMD等品牌试图重启模块手机的概念,更多是出于商业利益考量。毕竟,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头部化效应已经非常明显,Others品牌想吸引眼球、博出位,基本只能剑走偏锋。因此,我们近年见到的模块化手机也好,极简手机也好,所谓的纯AI手机也罢,终究都是噱头大于实质的产物。

2024年5月20日-6月30日,618年中大促来袭,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六大电商平台集体“听劝”,取消预售、疯狂杀价!
手机数码、AI PC、智能家电、电视、小家电、空冰洗等热门AI硬科技品类摩拳擦掌,战况激烈。
雷科技618报道团将全程关注电商平台最新战况,AI硬科技品牌最新动态,电商行业全新趋势,敬请关注,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