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市深入推进江河绿化工作,按照“因河制宜、应绿尽绿”原则,全面开展河湖绿化美化,实施江河绿化1000余公里,打造样板绿化河段长度83.65公里,有效解决了“光板河”现象。

高位推动,开展江河绿化暨绿岸行动。吉林市启动“绿化江城全民行动”,对“河边”绿化工作进行部署,深入开展江河绿化暨绿岸行动,对全市流域范围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采取草、灌、乔结合种植等多种模式营造护岸林、护堤林,全面开展河湖绿化美化工作,以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同时,强化督查考核,将万里绿水长廊建设列为全市“河长制”考核重要指标,有力提升了江河绿化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集中行动,全域消减“光板河”。2021年,吉林市全面启动江河绿化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实施江河绿化1080公里,栽植苗木246万棵。自2022年开始,为进一步做好江河绿化,巩固“光板河”消除成果,吉林市积极开展江河绿化提升改造工作,重点对苗木成活率较低、绿化缺失的河道进行补植提升,并对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河流河段开展生态治理,累计完成改造提升275.5公里。2024年,吉林市江河绿化重点向农村河湖延伸,计划实施提升改造里程62.9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绿化53.6公里。

协调联动,探索创新江河绿化模式。将江河绿化工作与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专项行动有机结合,在做好“四乱”问题清理整治的基础上,对清理出来的河道地块及岸坡及时组织开展绿化美化,有力推进“四乱”问题得到根治。进一步深入落实绿化设计方案,突出亮点、打造样板河段,为绿化工作具体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鼓励和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长效管理工作机制,试点开展社会资本参与江河绿化新模式,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项目带动,巩固提升江河绿化成果。积极推进万里绿水长廊项目建设,印发实施《吉林市万里绿水长廊建设规划(2021-2035年)》,总规划项目386项,投资260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绿水长廊项目115项,计划投资101亿元,优先考虑生态治理措施,达到“治一处,绿一处”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