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此后更是仗着强劲的军队,在全球各地施行霸权,对世界和平局势造成了严重破坏。

然而,面对毛主席,美国却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绝不敢轻易放肆。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派遣了大量兵力,试图将北越政权扼杀于摇篮之中。

就在北越一筹莫展之际,毛主席霸气地说出了11个字,但正是这11个字,让60万美军知难而退,不敢越雷池半步。

后来,美军更是无以为继,丢盔弃甲,放弃了几百门大炮,灰溜溜地逃出了越南。

那么,毛主席到底说了哪11个字?美国人为何对他如此忌惮?美军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法援越,美国加入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剧变,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失去了霸主地位。

而美国和苏联作为战胜国,势力不断扩大,双方争霸的冷战格局也逐渐形成。

越南便是两国在亚洲争夺的一个焦点。

二战前,越南一直被法国侵占,法国被德国以闪电战征服以后,越南又落入日本人的手中。

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越南境内也爆发了大规模独立运动,其中,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独立联盟赢得广泛支持,并于1945年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

按理说,越南地区可以逐渐走出帝国殖民的阴影,走上迅速发展的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野心勃勃的法国却仍旧惦记越南地区的利益,从二战中恢复过来以后,法国第一时间向越南派遣远征军,想要将越南重新变成法属殖民地。

此后几年间,越南一直奋勇抵抗,与法军陷入了漫长的拉锯战之中,形势危急时,胡志明曾带着越军进入深山打游击,但始终没有向法国侵略者屈服。

见武力无法征服越南人民,法国又在西贡地区建立了南越政权,打算逐步瓦解、分裂越南。

就这样,越南陷入内战,在法国的不断支援下,南越政府逐渐壮大。

1950年初,胡志明向北京发来电报,希望中国能给予支援,当时,新中国刚刚结束多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国家亟待发展。

但毛主席还是果断同意了胡志明的请求,不久后,中国解放军军事顾问团进驻越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陈赓等人的协助下,北越军队逐渐走向现代化、正规化,战斗力也取得了巨大突破。

一时间,越南战场上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北越倾斜,曾经高歌猛进的法军,被打得抱头鼠窜。

仅在东溪一战中,中国就帮助北约便全歼法国大名鼎鼎的沙东军团,累计歼敌8000余人。

就这样,法军屡战屡败,最终于1954年7月21日同中、苏、越、美等国签订了《日内瓦协议》。

然而,法军走后,美国军队却卷土重来,越南地区来之不易的和平,不到半年时间便化为乌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扶持南越政府,加速越南分裂

美国觊觎越南其实由来已久,早在冷战格局初步成型后,美国便将东南亚地区视作远东战略的重点之一。

尤其是美国在亚洲地区的部署,被苏联狠狠压制之后,所以他急切寻求在亚洲的代理人。

然而,朝鲜战争中美国颜面尽失,不仅投入了大量兵力、财力,而且一无所获,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逐渐式微。

与此同时,美国扶持日本的计划也宣告失败,日本就像扶不起来的阿斗,经济虽然有些起色,但军事影响力聊胜于无。

在这样的情况下,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便吸引了美国的全部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三国中的佼佼者,越南的地位自然无需多言,不过,越南解放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胡志明,却偏向中、苏两国。

这让美国无比警惕,所以美国迫切地想要改变越南国内的局势。

早在1948年12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便颁布了48-2号报告,确定了美国“防止共产党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政策基调。

1950年,美国国会又出台了《美国对印支的立场》,直言“美国将在东南亚采取一切可行措施”。

1954年,杜鲁门的继任者艾森豪威尔更是忧心忡忡,他表示,一旦越南“沦陷”,多米诺骨牌效应便会开启,美国将彻底丧失对远东的控制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尚未从朝鲜战场上恢复元气的美军,再次远赴亚洲,对越南的内政横加干涉,美国政府穷兵黩武的行事风格,由此可见一斑。

1955年11月1日,美国将军队开进越南,在战争初期,美国并没有全面参战,而是大力扶植吴廷琰担任南越总统,建立亲美政权。

此后几年间,美军提供了大量的军事顾问和武器支援,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越南,北越政权也遭受重创。

好在,北越政府有着中苏两国的暗中支援,反而在打击中逐渐壮大。

反观南越政府,虽然有着美国等西方世界在背后撑腰,但内部腐败十分严重,民心尽失,与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简直别无二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惨绝人寰的“北部湾事件”

南越不争气,美国便决定亲自上场,1961年,美国时任总统肯尼迪公开表示,越南是“自由世界在东南亚的柱石、拱顶石和提防要塞”。

然而,嘴上冠冕堂皇地打着“自由”的旗帜,私下里,肯尼迪却悄然增加了美军驻越军事顾问团,还派遣了一支特种部队,要求打一场强化的“秘密战”。

此后两年间,美军故技重施,多次秘密参战,南北越的对立也愈演愈烈,到1964年,美国终于决定进一步扩大战争规模。

8月4日下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下达命令,要对北越实施“报复性轰炸”,当晚,60余架次舰载轰炸机出现在北部湾上空,历经两个小时的狂轰滥炸。

美军击沉了北越政府25艘鱼雷快艇,摧毁了港口附近的大部分油罐,炮火中的死伤的平民更是不计其数。

这便是著名的“北部湾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轰炸,意味着美国正式对北越发动武装进攻,对付腐朽、软弱的南越,北越人民军自然占尽优势。

但美国毕竟是一个超级大国,在武器装备上拥有碾压式的优势,北越又怎是美国的对手?

于是,在此后的战斗中,北越军队接连败退,大片土地都被美国侵占,在北越领导人看来,此前的独立运动很可能以失败告终。

然而,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国的表态,为北越的反败为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北部湾事件爆发后,中国便第一时间做出行动。

不仅为北越提供了物资援助,还派出铁道兵、工程兵以及高射炮兵等部队,帮助北越抵抗美国的轰炸。

而真正震慑住美国的,还要数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中的讲话。

当时,美国不断将战线不断向北推进,甚至威胁到我国西南边境的安全。

不过对于美国而言,越南已经让他们深陷泥潭,如果中国也加入战场,美国除了投降便别无选择。

所以,他们一直将战火控制在越南境内,绝不波及中国,但正因如此,北越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为此,毛主席又一次做出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震慑美国的11个字

在紧接着召开的会议中,毛主席直接表示,“美军不得越过北纬17度线”。

此话一出,在各方势力间产生了不同的反响。

北越并不清楚这句话的分量,他们只知道,北纬17度线是《日内瓦协议》中规定的南北越之间的地理分界线。

但美国既然发动了侵略战争,又岂会将《日内瓦协议》放在眼里。

因此,北越中有一些人表示,中国与其冲美国喊话,不如派出更多兵力前去支援。

然而,在美国人看来,这句话却如同晴天霹雳,对美国在越南的战争策略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原因也很简单,这句话,美国人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美国由仁川登陆,进入了朝鲜战争,将战火燃烧到我国鸭绿江边,为了保卫国家安全,毛主席决定先礼后兵。

他向美国提出,要求“美军退回到38线附近”。

不过,彼时的美国,根本诶呦将这句话放在心上,他们趾高气扬,不仅不撤军,还将轰炸机开到东北地区,大有向我国挑衅之意。

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很清楚了,毛主席力排众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数十万志愿军浩浩荡荡进入朝鲜半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先是击碎了麦克阿瑟“在圣诞节前结束战斗”的幻想,随后又发动了数次战役,彻底打破了美军的不败神话。

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挣扎了近三年以后,美军最终老老实实地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

正因如此,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更加清楚中国军队的实力,在毛主席下达11字的最后通牒后,美国人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他们明白,如果惹恼了中国,将会面临又一场无妄之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处处掣肘,悻悻而归

从此以后,毛主席的话,就像孙猴子头上的紧箍一样,将美国人牢牢套住。

北越军队也很快发现了异样,不管美国人打得多凶,他们输得多惨,只要能够撤退到北纬17度线以内,美国人便再也不会追击。

即便轰炸机已经飞到了附近,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营地休整。

这样的剧情多次上演以后,北越军队也逐渐摸清了规律。

他们这才惊讶地发现,毛主席话,就像给美国下的一封圣旨,美国人只能乖乖听令,一点办法也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另一边,美国人简直恨得牙痒痒,一些年轻的士兵,经常不解地向长官提出,他们优势明显,为何不能越过17度线作战?

年长的军官往往都清楚抗美援朝的历史,但在美国,朝鲜战争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揭开伤疤。

只有麦克阿瑟在公开演讲中多次表示“如果有谁要和中国作战,那一定是脑子坏了”。

因此,军官们没有向士兵过多解释,只是强调他们一定要遵守上级命令,否则将会面临“严重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如此,“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始终拿北越军队毫无办法。

耗尽心机打赢了一场战役,北越军队要么逃到了森林里打游击,要么撤回北纬17度线以内,在一次次周旋中,美军彻底丧失了必胜的信念。

20年间,美国累计伤亡36万余人,损失飞机8612架,投入的资金更是高达2500亿美元,但最终一无所获。

于是在1975年悻悻撤出了越南,美国时任国务卿基辛格只能承认:“越南战争是一场悲剧,美国根本不应该闯进去的”。

这样的反思,美国人一共只做过两次,而另一次正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美国在越南战争上的失利,造成了严重后果,在冷战的军备竞赛中,美国逐渐落入下风,与苏联的差距愈发明显。

于是,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也开始向中国靠拢。

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破了两国之间23年的外交坚冰,值得一提的是,下飞机以后,尼克松放下了大国元首的架子,主动与周总理握手,回宾馆时,还殷勤地接过周总理脱下的大衣。

可以说,毛主席威武庄严的喊话,周总理张弛有度的外交,共同成就了中国面对美国的绝对主导权,美国人的心理优势,也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后,遭到了彻底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