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斤的鸡爪皮(鸡胗皮),街上买来以后洗干净、晒干、磨成粉,一天早中晚三顿各两三勺,太痛苦了。”61岁朱先生,体检查出肾结石约4-5年,因为忙碌的工作让他抽不出时间治疗,他便尝试吃中药和服用“土方子”排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药期间,虽没有痛过,但发生过六、七次尿血,“很严重,过度一点的运动就会尿血,是真的血,不是淡淡的,是浓浓的。”

尿血和长时间的吃药让朱先生产生了心理阴影,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这些药和土方子吃了一大堆,结石在肾脏里“岿然不动”,更让朱先生懊恼的是,不仅如此,因为结石梗阻引起了严重肾积水,对他的肾脏功能造成了损害。

“很多肾结石患者一听有肾结石,就把希望寄托于排石药、甚至迷信偏方,我们接诊的很多泌尿结石患者,第一反应都是这样。”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专科会员、中华全国医师委员会委员、云南结石病医院泌尿二科冯波教授表示,临床上,和朱先生有着相同选择和做法的患者不在少数,尤其我们云南的患者更喜欢偏信这些。

那么,排石药、偏方对治疗肾结石到底有没有效果呢?服用期间,对我们的身体会不会造成伤害呢?今天,冯波教授带大家了解一下药物到底能不能排肾结石?哪些治疗方法才是正确的?

药物排肾结石的原理

药物排肾结石的原理是通过药物的利尿、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等药理作用,使肾脏内的结石脱落掉入输尿管,通过尿液的输送,将结石从输尿管排到膀胱,再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市面上有的一些排石颗粒、中成药等对细小的0.5公分以下的结石,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但这里面不包括“土方子”,比如朱先生吃的鸡胗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泌尿结石示意图

鸡胗皮,又叫鸡内金,是鸡砂囊的一层内皮。中医角度,鸡内金具有运脾健胃、消食化积等作用,多作为结石的一种预防和辅助治疗手段,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结石,更不具备有化石排石的功效,如果胆结石超过0.3公分,肾结石超过0.5公分,则超过了鸡内金的适用范围。像朱先生这样结石已经超过5公分的患者,鸡内金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什么样的结石能够不手术

就排出来呢?

冯波教授表示,0.5公分以下的小结石或者结晶,在正规医生的指导下,辅助服用一些解痉、利尿的药物,增加饮水量,自然排出的概率比较高,也有一部分患者仍然会卡顿在输尿管狭窄处,痛苦不已。

因为人体构造的限制,结石要从肾脏排出体外,就必须经过肾盂口、输尿管、尿道等部位,特别是输尿管,人体输尿管有三处生理狭窄处,平均直径为0.3-0.4cm,超过0.5公分的结石,很难通过输尿管,超过0.6公分的结石,则基本不可能通过输尿管、尿道自行排出。

此时,盲目吃排石药,反而可能引起结石位移卡顿,造成尿路梗阻,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形成肾积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肾积水猛如虎,被称为肾脏的“无声杀手”,在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就能对肾功能产生严重的损害。无法排出的尿液,会把肾脏像气球一样越撑越薄,直至失去功能,出现肾脏感染、积脓、萎缩甚至肾功能衰竭等情况,给患者健康和生命造成巨大威胁。

所以,排石药不是患者想吃就能吃,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如果医生已经建议采用其他治疗方式了,一定不能盲目自行服药。

治疗肾结石

还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

冯波教授表示,不能通过药物排石的患者,还可以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或微创手术取石,患者到底采用哪种治疗方式,需要由专业医师根据患者的结石具体情况来决定。

一、体外碎石

0.5-0.8公分的结石,在无梗阻、无积水、无感染等情况下,可以尝试体外碎石。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肾结石在进行体外碎石的间隔时间约为3周,总的次数不能超过3次,不然会使人体组织受损、肾脏小血管破裂出血、急性肾衰、肾破裂、脓毒血症等情况。

二、微创手术取石

1.纤维软性肾镜取石术

利用一条细镜,经人体尿道、膀胱、输尿管到达结石位置,击碎结石并取出,体表完全无创伤;而云南结石病医院每年开展此手术超万例,受到众多云南泌尿结石患者的热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肾镜从尿道进入,结合钬激光击碎结石

2.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是在患者腰部建立一条微通道,肾镜通过该通道进入肾脏,利用钬激光等碎石设备,把肾结石击碎后取出,是针对复杂性肾结石的优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