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采取行动,中国反过来在猪肉进口上,要对欧盟这个最大的卖家一撸到底!毫无疑问,随着美国对华施压加剧,中国和欧盟的关系,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德国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之一,表面上不断讨饶!德国副总理,也是德国经济部长的哈贝克前往中国,心里却打着小算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配合美国,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采取行动,准备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这摆明了是要打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中国来个下马威。这个时候,哈贝克却跑出来说,他反对惩罚性关税,他要去中国解释德国的贸易和经济政策。毫无疑问,这是想要在欧盟已经对华“宣战”的情况下,保持德国的独立性!

但问题就在于,他真的是去解释政策的吗?不,他可能是去摸底的,是去探听中国底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访问中国之前,哈贝克就先去了韩国!嘴上说着德国离不开中国的哈贝克,第二天就在韩国放话,德国跟韩国有着同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在原材料供应上,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跟韩国商讨如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扩大原材料供应,减少对华关键产品的依赖。毫无疑问,德国摸到中国身边,想要在供应链问题上寻求联手!

这就很有意思了,德国这边嘴上说着离不开中国,那边却跟韩国联手,准备在供应链上狙击中国。这摆明了就是“嘴上讨饶,背后捅刀”啊!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真是让人看不过眼。

那么,为什么德国要这么做呢?我们只能说,西方国家的嘴脸一贯如此。这些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不想放弃中国这个大市场,但也没胆子对美国说“不”。所以,在很多时候,欧盟成为了这些欧洲国家的“背锅侠”。

尤其是在对华立场上,他们总是好事归自己,坏事甩锅给欧盟!欧盟对华采取任何措施,这些欧洲国家就开始装无辜,就好像对华制裁措施的投票,他们没有参与,没有支持一样。这些西方国家,就是想要在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的情况下,本着法不责众的原则,跟其他国家联手,一起对抗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话说回来,这种做法真的能成功吗?我看未必。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供应链体系已经非常完善,想要在短时间内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谈何容易?更何况,中国已经明确表达了对欧盟反补贴调查的不满,并建议对大排量汽油车进口提高暂定关税。这意味着,如果欧盟继续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国也会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所以,德国这种“嘴上讨饶,摸到中国身边联手狙击”的做法,最后可能会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他们可能以为这样做既能保住中国市场,又能讨好欧盟,但实际上却是两头不讨好。(纸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