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世友

前言

1985年10月22日下午3点,王秘书正在南京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值班,他正忙着,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响铃声,当他接起后发现,对面的人无比的难过,电话的那头是军区保健区办公室主任黄政,在电话中,黄主任说出一个晴天霹雳的事:许世友司令员因病全力抢救无效,已经在军区医院逝世。

王秘书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脱口而出:“许司令逝世了?”之后,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赶紧拿起电话,接通了军区首长以及已经退居二三线的军区老首长,将自己听到的消息一一告知。

结果,他刚挂断电话还不到三四分钟,桌子上的另一部电话也响了起来,王秘书有点手忙脚乱,他才刚通知了七八位首长,不会又有什么事情吧!

电话依旧是黄主任打来的,他说的话直接把王秘书劈蒙了:“许司令经过全力抢救,已经恢复了心跳,刚刚的电话先不要向军区首长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世友握手

这么短的时间里,许世友司令是怎么做到“死而复生”的?王秘书无奈地扯了扯嘴角,准备向首长们纠正报告,然后发现,首长们接到噩耗后已经在赶去军区总医院的路上。

许世友的身体确实“不行”了

一直以来许世友对自己的身体都极度自信,而且,经常对自己的医护人员和家人们声明:“我脑子清楚,手脚也灵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病,你们别为我操那么多心!”

别看他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也负过不少伤,可是别人到了他这个年纪,可能还真比不上他的身体。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还是发出了警示。1985年春节前夕,许世友只觉得自己的腹部传来一阵阵的胀痛,最开始,他觉得自己可以撑过去,不过是咬咬牙的事,所以也没打回事。

他就这样将自己的身体情况隐瞒了下来,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人对此都一无所知。

一直到3月,许世友早上没有吃早餐,于是,工作人员便给他安排了一系列的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世友合照

抽血检查的时候,医生很快就发现,许世友的甲胎球蛋白测定结果非常高,每毫升超出正常值的40倍以上。

华东医院立刻采取了行动,将各科专家都组织在一起进行会诊,因为许世友长期酗酒,又有肝硬化的病史,他的肝胆早已被损害,最后,大家还是慎重的下了一个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

许世友的家人看了之后还是有些胆战心惊。

两个月后,南京军区总医院又给许世友体检了一番,得出了结论:除有肝硬化的现象外,未见明确的占位性病变。

当然,他们所说的这个占位性病变说的是癌症。

得到这个结果后,大家几不可查的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最差的结果就还有挽回的余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世友邓小平

七月份,南京军区总医院又对许世友的血样重新护眼,结果发现,还是在1000毫微克以上。

对于自己身体的情况,许世友并不知情,不管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还是医务人员,都已经得到了军区领导的指示:对许世友的健康状况,一律保密。

再加上许世友一直觉得自己身体倍棒,所以认定自己还精神气旺盛,根本就没有什么病症。

许世友便按照自己以往的习惯生活着,可是,有时候他还是会感到自己的腹部肿痛发作,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会觉得自己确实是有一些毛病,可疼痛过去后,又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许世友这样相信自己,可苦了南京的军区党委领导,尤其是在他们看过报告之后,更像是背了一座大山,报告上面已经清晰明了的写着:经研究认为有肝硬化病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癌变,为明确诊断,建议迅速到解放军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上面的人也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注意,一天的时间里,所有的党委常委都在上面签了字,其中就包括司令员向守志和参谋长刘伦贤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世友

最后,大家决定给青岛那边打电话,让许世友马上住院接受治疗。

他们没有将电话打给许世友,而是打给了正在会议上的聂凤智那里。

接到电话后,王秘书仔细地做了记录,为了确保自己传达无误,他还专门和南京方面逐字逐句的核对了一下,等到信息完全没有问题自后才朝着首长请示。

此时,聂凤智已经休息了,他的妻子何鸣先看到了电话记录,不由得心生感慨,呢喃道:“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结果,没料到真的是啊!”

随后,何鸣将已经休息的聂凤智叫醒,把手中的记录交给她看,内缝制接过之后,整个人都怔忪了,来回看了三四遍,反复进行确认,最后才发现,这件事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聂凤智就那么颤抖着手,怀着沉重的心情,在上面写了“聂”。

聂凤智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后,猛地抬头,对着王秘书吩咐了几件事去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聂凤智青年照

第一,把将军区总医院的初步结论迅速告知南京军区和会中顾委委员杜平等人。

第二,将电话记录的内容告诉许世友身边的陶处长和赵秘书。

第三,同铁路部门协商好,着手安排公务车,等到会议结束之后就将许世友送到北京301医院进行住院治疗。

这里面只有许世友还对一切都不知情。

所以,当看到聂凤智和何鸣的时候,许世友还一脸笑意的和他们上前握手,聊天的时候,许世友也看不出有任何的不适,而聂凤智则不动声色饿询问他的身体状况,许世友先是一愣,还是那副自信的模样:“好,很好。”

聂凤智打了半天的腹稿,最后试探性地说,南京那边刚打来电话,检查报告出来了,说是肝部有点毛病,而且很有可能是肝硬化。

话音刚落,许世友罕见地沉默了,他只是点点头,脸上没有聂凤智想象中的惊慌失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世友合照

聂凤智这才稍微放下心,或许,可以进行下一步,他又试探着建议,“要不,等到会议结束后,直接从青岛去北京,然后到301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哪料,他刚说出口,许世友就毫不留情地拒绝:“不去”。

相处了这么久,这位老领导的脾气,许世友早已知道,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可是,这个病事关生死,他还是忍不住继续建议:“肝上的毛病可不能轻视,北京的检查手段更加的先进,治疗条件比南京和上海都要好。”

许世友脸上的神情没有丝毫的改变,依旧是痛快地说:“不去。”

聂凤智败下阵来,何鸣继续说服,早年间她曾在南京军区空军机关门诊部当过主任,拥有丰富的医疗和保健知识,对于301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检查手段都有所了解,况且,那里结合了各色的专家教授,对于治疗疑难杂症有一手,如果将许世友劝到那里,应该会有一个好结果。

可是,不管何鸣怎么劝说,许世友都拒绝。

可是,任凭聂凤智夫妇说破大天来,许世友都一个想法,他坚决不去301医院接受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世友合照

他们说不动,便将许世友的老搭档杜平、唐亮和萧望东三人去做他的思想工作,然而,依旧没有带来好消息,许世友态度很明确:“我不去北京,我不上301医院。

回到住所之后,聂凤智还是放心不下,北京的治病条件极好,许世友不去那里治病实在是太可惜了,可是,他们也不能勉强对方,最后只能返回南京,在那里安排许世友的治疗事宜。

要求广播和理发

既然许世友不愿意去北京,大家也不勉强,可是,许世友回到南京之后,依旧不愿意去医院接受治疗。

为此,他的老领导、老战友和老部下轮番上阵,竟然没有一个成功,许世友依旧住在南京中山陵8号,不愿意离开。

不过,这并不是许世友第一次不愿意接受治疗。

战火纷飞时,许世友每次受了重伤,都不愿意吃药和打针,反而每次都采用传统的土味偏方进行治疗,更不用说让他到医院进行手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世友上将

那时候大家还能理解成他担心浪费医疗资源,可是,解放之后,医疗条件已经有所好转,许世友还是不喜欢医院。

这次许世友被查出这样的病症,中央的领导心里一直记挂着。

他们最后还是决定在南京军区总医院里面抽调出精兵强将,然后组织出医疗小组,再由长期担任许世友保健工作的总医院保健办公室主任黄政协助,进入中山陵8号,对许世友实施系统性的监护治疗。

之后,应军区领导的要求,医疗小组每天都会写一份关于许世友病情的报告,里面的内容特别详细。

其实,对于 许世友对自己过度的相信,大家也是能够理解的,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拥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更加不易被病症击倒,所以,在他看来,只要是自己能够忍住的,就不是大事。

可是,病情这种事真不是许世友一人能够说了算的,两天之后,许世友的病情还是没有好转,而且还朝着更加严重的趋势发展。

肝癌引起的疼痛日日夜夜都在折磨着许世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世友将军

可是,许世友依旧用自己的意志力,加以抗衡。

9月,一份奇怪的报告交了上去:

今晨3时,首长要求听广播和理发。

对于这两个要求,大家实在是难以理解,在这个时间点听广播,根本不切合实际,而且,这个点也没有理发师。

从这可以看出,许世友已经不知道自己该提什么要求了。

许世友一辈子都在运动,这已经深刻的刻进了他的DNA里面,即便是病痛也无法阻止。

随着他病情的加深,他的手已经颤抖的连枪都握不住了,可是,他还是让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陪同他一块去看打猎。

1985年初夏,许世友坐在吉普车上面,然后看着别人射击,射击结束后清点战果。

其中有一个人比较年轻,倒是眼尖地发现了成群结队的麻雀,可惜,他放出一枪之后只捡回了两只麻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世友将军

许世友觉得有意思,便问:“就打了两只?”

年轻人正色道:“就两只。”

许世友又鼓励他,再找找看。

年轻人又遵循他所说的话,来来回回找了一圈,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

许世友看到他这副模样,爽朗地笑了:“你本事真大,将来生儿子,连尿布都买不起。”

对此,很多人都难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按照当时的物价,一粒猎枪子弹的成本是六角钱,而一只麻雀只要五分钱,两只也不过一角钱,这么算起来,真的是很不划算,许世友倒是说的没毛病。

随着医疗小组入住中山陵8号,他们对许世友的关注度更加拔高,因为这位老首长是真的很喜欢活动。

就连军区医院老院长高复运都忍不住经常提醒他:“首长,要注意静养,最好卧床休息。”然而,许世友还是每天都会出去散步,即便之后他的病情恶化,腿部水肿的连走路都变得困难,他还是躺不住,而是派人带着他出去兜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世友组图

我完蛋了

后期,许世友经常性的处于昏睡的状态,他的孩子们不辞辛劳的轮流在他的身边守着。

之后,他进食都很困难,医生们束手无策,只能尽可能地延长他的生命,而且,即便是延长也没有办法拖延太久。

在许世友病重的时候,党中央领导们对他极为关心,经常打电话询问他的病情,之后更是派人到南京的医院去看望他。

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杨尚昆亲自到南京去看望了许世友。

当时许世友还在肝昏迷当中,看到杨尚昆之后,医务人员也心下着急,想着杨尚昆千里迢迢地从北京赶过来,无论如何都得让许世友醒过来,让他知道杨尚昆来看他了。

于是,医务人员聚在一起思考可行的办法,最重要的是,他们根本找不到有什么药物能将人唤醒,在集思广益之下,大家决定将病床的上半截摇高一点,在许世友的耳边呼唤。

这个办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吐|许世友合照

所以,当杨尚昆来到许世友床前后,医务人员在许世友的耳边说:“军委杨尚昆副主席来看望你啦,是从北京来的,是代表邓小平主席来的!”

此人说一句看一下许世友的反应,让他失望的是,许世友仍旧没有半点动静。

医务人员不死心,又连续叫了好几声,结果还是没反应。

连续呼唤了好久,许世友总算是对外界有了动静和回应。

杨尚昆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战友,心下一阵难过,当年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不败将军,终究还是被病魔所击倒。

许世友看到杨尚昆,费力的睁开双眼,含糊不清的说了几个字,旁人不了解他所说的是啥,可杨尚昆和身旁的同志听懂了,许世友在说:“我完蛋了!”

大家心中直接震惊到了,那个相信自己永远健康,不会被击垮的许世友,竟然也会说出这四个字。

病房里弥漫着悲伤的气氛。大家似乎还能听到许世友说过的:“要是再有仗打,我还是上前线去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世友老照片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已经深度昏迷了两天两夜,这段时间里,他没有任何的反应。

下午三点,值班护士看到了令她触目惊心的一幕,心脏自动监护仪上面的显示波竟然不再上下跳动,而是被拉成了一条直线。

病房里面乱成了一锅粥,又很快镇定,之前他们就预设了可能的情况,所以,分工比较分明,有人人工呼吸,有人打强心针。

下午3点,王秘书正在南京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值班,他正忙着,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响铃声,当他接起后发现,对面的人无比的难过,电话的那头是军区保健区办公室主任黄政,在电话中,黄主任说出一个晴天霹雳的事:许世友司令员因病全力抢救无效,已经在军区医院逝世。

王秘书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脱口而出:“许司令逝世了?”之后,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赶紧拿起电话,接通了军区首长以及已经退居二三线的军区老首长,将自己听到的消息一一告知。

结果,他刚挂断电话还不到三四分钟,桌子上的另一部电话也响了起来,王秘书有点手忙脚乱,他才刚通知了七八位首长,不会又有什么事情吧!

电话依旧是黄主任打来的,他说的话直接把王秘书劈蒙了:“许司令经过全力抢救,已经恢复了心跳,刚刚的电话先不要向军区首长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世友将军

王秘书无奈地扯了扯嘴角,准备向首长们纠正报告,然后发现,首长们接到噩耗后已经在赶去军区总医院的路上。

王秘书不知道的是,医护人员在这段时间里用强心针和人工呼吸为许世友延长了几十分钟的寿命,可惜,他们这么做依旧是无力回天,下午16时57分,许世友还是在南京军区总医院闭上了眼睛。

这一年,他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