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还记得周润发那部经典犯罪电影《无双》中手绘美金的场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犯罪鬼才”和“天才画家”的联手,造就了即便是机器也难以分辨的“超级美金”,做到了近乎完美的以假乱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你能想到,这种场景可不仅仅发生在电影中。在现实中,一位中国大爷真正的做到了“以假乱真”,凭借着高超的技术,令大半个欧美收藏界人心惶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他所模仿并不是美钞,而是“天价画作”,曾有收藏家这样评价他的画。

“简直是比毕加索还像毕加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离谱的是,在整个诈骗过程东窗事发的时候,他还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手中全身而退。

这位中国大爷究竟是谁?他又是怎样做到这一切的?

●○硬核大爷的“造假艺术”○●

谁能想到,这位凭借“假画”游走在欧美艺术圈的大爷,竟然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这位极其硬核的大爷名叫钱培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理科生,还曾在鲁迅中学教过数学,然而理科外表的他却有着一颗追求艺术的心。

纵使有着教师这样的“铁饭碗”,他却不甘平凡,立志成为一名艺术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天赋比努力要重要。半路出家的钱培琛,在70年代就伙同上海12名志同道合的好友举办了一场画展。

要知道这可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场“民办画展”,况且时至今日,画展也不是谁想办就能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12个人每人拿出了十幅画作,大多都是以西方油画为主,他们放弃了对人物的描述,而是专注于色彩鲜艳的静物。

本以为这几个初出茅庐的小画家掀不起什么风浪,让人意外的是,当时画展到场就有上千人,其中不乏艺术界的大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画展可以说是打开了中国画作的另一个时代,这次画展的成功也让他在中国画坛的地位一日千里,于是他的“野心”便不再满足国内,而是将眼光放在了远在北美洲的美国。

1981年,他终于等到前往美国的机会,他受到了“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校的邀请,没有丝毫犹豫,带着从母亲那里拿的1000美金他就去了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以为凭借着在国内“超前”的绘画风格能在美国大展宏图,可不曾想,他所谓“超前”的艺术风格早已经是人家玩剩下的。

引以为傲的画作无人欣赏,不仅没有赚到钱,而且他的钱包也逐渐干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奈之下,他只好在街边给人画画,干着清洁工的工作,当他在美国好不容易混出了人样,正准备将妻女也接到美国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黑中介直接将他所有的钱骗走,他又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国内的“画坛大家”到美国的“落魄画家”,巨大的身份落差让钱培琛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那是来自精神上的迷失。

一时间,他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不过他并没有选择归国安心教学,还是留在了美国继续打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这一决定让他遇到了艺术生涯中的贵人,他的画作开始在美国富豪圈被争相购买。

●○“落魄艺术”的贵人○●

1990年前后,年过半百的钱培琛已经在美国摸索了近十年,却依旧一无所成,还在街头为别人画像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天,一位名叫卡洛斯的西班牙人看到了钱培琛的画,他惊叹这个中国人的画技,于是邀请钱培琛参观他的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钱培琛在卡洛斯的画廊中看到莫奈和毕加索的“真迹”时,钱培琛本以为终于有人欣赏他的画作了,殊不知,在卡洛斯看到他画技的那一刻,一条利润巨大的产业链已然形成。

卡洛斯买画,钱培琛卖画,一来二往,两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双方互利的关系,直到那天,卡洛斯问出了一个问题。

他向钱培琛询问是否能模仿美国大师“杰克逊·波洛克”的风格,做出类似的抽象派画作,若真的能画出,他会用极高的价格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抵达美国开始,钱培琛就对抽象派深深着迷,尽管他的画风不被人欣赏,但凭借着他那与生俱来的画画天赋,还真让他琢磨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有了卡洛斯的买单,钱培琛终于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事业赚钱了,没过多久他就把妻女接到美国,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在这期间,钱培琛不是没有怀疑过卡洛斯的真实目的,毕竟世界上除了亲人之外,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对你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想到自己从街边画像到现在的生活都是靠卡洛斯实现的,也就没再多想。事实上,卡洛斯愿意买钱培琛的确是另有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时代的美国,抽象派的画作深受富豪们的喜爱,即便是他们不懂艺术,但依旧愿意不惜花费重金购买,从而来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副简单的四色拼接的画作,就能在拍卖会上炒出上千万美金!这就是抽象派在美国艺术界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那些在普通群众眼中看似离谱,极为简单的画作也能轻松达到百万身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以上陈列的画作,都是钱培琛模仿大师风格所画的,简单来说就是“赝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为什么这些假画还能走进富豪圈呢?

这场阴谋的背后,还得益于卡洛斯夫妇的操作......

●○精心策划的“买卖”○●

原来卡洛斯夫妇拥有两家规模巨大的画廊,而他们对应的客户正是那些“人傻钱多”的富豪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对钱培琛的画作进行故事包装,伪装成匿名财阀的代理人,对各种收藏机构和富豪推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那钱培琛仿画的《无题》为例吧,当时这幅画就被卖入了诺德勒画廊拜会,这一家私人收藏机构,是当时美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为古老的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说这家机构的经理不说是鉴宝专家吧,也算是身经百战的“老法师”了,在看到这幅画时还是不由的惊叹道:“天呐,挖到宝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经过专家们的鉴定,确定了这是大师罗斯科的作品,最后这幅作品更是被卖出了830万美金的天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这次的经验,在之后的几年间,他们合作买卖了63幅“天价赝品”,有的被富豪高价收购,也有的被知名博物馆收藏,像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博物馆都曾是受害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谎言终有被戳破的那天,若不是一位富豪离婚,或许钱培琛的“天价赝品”就不仅仅只有63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富豪就是皮埃尔,在美国金融界有着不小的地位,因为和妻子闹离婚,在瓜分财产时,就把那幅所谓的“名画”拿去鉴定。

意外的是,鉴定人员在这幅画作中发现了不属于作者时代的颜料,很明显这副名画就是钱培琛的杰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就因为离婚心情不好的皮埃尔直接起诉了卡洛斯经营的画廊,这消息迅速传遍了富豪圈,很快那些曾经购买“赝品”的卖家纷至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此时的卡洛斯和钱培琛早就逃之夭夭,卡洛斯回了西班牙,而钱培琛则是回国,天高路远,即便是美国警方也是无可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面对记者的访问时,钱培琛是这样回答的:“如果你看到我的账户中没有收入,还会认为我参与了这件事吗?”

●○结语○●

因为整件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所以钱培琛的事迹也被拍成了纪录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钱培琛是天才,也有人说他只不过是一个诈骗犯。他身上的争议就如同艺术本身,谁也无法说清艺术与金钱之间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多少人羡慕梵高的艺术造诣,可现实就是,他还未曾享受艺术带来的享受便走向了死亡。真不明白那些富豪为了艺术奉献金钱,就真的提高艺术素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钱培琛的事迹你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