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5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头乌黑靓丽的短发,圆圆的脸蛋,眼里有光,喜欢微笑,这是温州市第一检察部检察官潘春娟给人的第一印象。实际上,有着温润外表的她骨子里却爱较真碰硬、善攻坚克难,有着一股“倔劲儿”。从检16年,她深耕办案一线,努力把每一个案件办成“铁案”,在刚柔并济间“细嗅蔷薇”,为正义标注情法理的“最大公约数”。

察微析疑

在打击毒品犯罪道路上出“典型”

4年,是潘春娟办理李某某等人贩毒一案的时间跨度。4年里,她深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分梯次打击团伙的其他成员,并通过构建资金流向追踪机制,突破证据难点,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

潘春娟再次谈起这个案子,依旧能清晰记得案件的克难点。当时的李某某一直零口供,被刑拘后终因证据不足被释放;再次被刑拘后也因证据不足被存疑不起诉。“怎么办?”潘春娟决定以“持久战”破防,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

潘春娟在经过研判后,了解到当地的公安和银行等6家单位均曾对团伙部分案件展开过初步调查,但只查明团伙的部分犯罪事实,遂牵头整合以上单位13起关联案件证据材料,打通证据壁垒,逐一重新审查。

潘春娟连续观看40多次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并查阅60多G的手机电子数据,意在深挖细微的证据线索。“写满了一整本的札记。”潘春娟回忆,通过这些取证手段,察微析疑,曾经确定过好几个取证方向,但经过侦查,这些与案件的关联或是断裂或是被否定。“办案拼的是韧劲,我愿受案件细碎之纷扰换得法律清晰之公正,为了追求事实真相,即使是块铁板,我也要敲出一条缝来。”

在历经数个月的奋战后,潘春娟终于在其中一份讯问同步录音录像中发现李某某的手下曾供认将毒资存入李某某指定银行卡等细微线索。这个发现启发出一个新的取证方向。“说明毒资肯定流入李某某掌控的某张银行卡内,如果找到这张银行卡,就可以重新链接毒资与李某某的关系。”潘春娟说道。

明确了破案方向,潘春娟就着手寻找“这张拥有破案密码的银行卡”。她对17名吸毒人员取证、调取毒资转存交易记录,进而逐步掌握该团伙用于收取毒资的7张银行卡中至少630万元毒资流转情况。

随后,引导调取李某某近亲属及团伙下属成员共计35人名下银行卡交易记录,依靠关联图谱等技术,成功梳理出李某某妻子名下某张银行卡与涉案7张毒资银行卡存在紧密关联,进而实现了毒资去向断层后的再链接,查明李某某伙同他人贩卖、运输毒品海洛因累计1800余次,共计9000余克的犯罪事实,最终彻底击垮了盘踞当地多年的贩毒集团。

该案入选最高检“高质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十大典型案事例。

亲历性审查

在大案办理上追求极致显“温度”

“如何实现最佳办案效果,我认为在维护公正的同时,也应展现司法温暖的一面。”这是潘春娟在办案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也是落在办案中的亲历实践。

以林某、何某贩毒案为例,林某负责毒品的购入、隐藏以及与下家的对接,何某作为他初识女友,帮助其接听求购毒品电话并发送收款码收取毒资及告知藏毒地点一次,并未参与其他犯罪行为,在整个毒品交易过程中起到了辅助、次要作用,应依法认定为从犯。

潘春娟在对何某办理继续取保候审手续过程中,发现何某已怀孕36周,考虑到其在温州没有固定住处、没有亲友照顾,且判决后何某将要哺乳婴儿,遂同意执行机关依法批准何某在诉讼期间请假回老家四川宜宾待产。

期间,结合何某的实际情况,潘春娟反复考虑能否给她适用缓刑,但这是重大涉毒案件,温州地区此前暂无类似判例。“于是,我前往四川宜宾与当地公安、司法局以及何某所在社区进行接洽,希望能找到答案。”在深入调查何某的缓刑适用条件后,潘春娟确认何某没有前科劣迹,又是一名抚养着10岁女童的单亲妈妈,其母身患重症,当地司法局、社区也表示愿意接受何某的社区矫正。

综合全案,潘春娟提出对何某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在严惩毒贩的同时,也要考虑客观事实,尽可能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经当地法院判决,何某得以适用缓刑。何某很快回归了社会,在老家缓刑考验期满后,做起了小生意,并撑起了整个家庭。该案成为温州地区多年来首例建议适用缓刑的毒品犯罪案件,获评浙江省检察机关毒品犯罪案件典型案例。

“要亲历性办案,不问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一定要到现场看看、一探究竟,彰显法理情统一的司法力量。”秉持着“情法并济”的信念,三年来,潘春娟共促使50余名零口供重刑毒贩认罪认罚。

青蓝相承

在以老带新传帮带上出“实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办案机制的构建、取证方法的总结,往往来源于个案的办理”,潘春娟会对自己办理的每一个案件进行反思,逐一形成经验总结、案例分析,或推动建立机制,以更好地指导全市毒品案件的办理。

在黄某某贩卖毒品一案中,潘春娟的助理办案时遇到了瓶颈期,时常愁眉不展。“娟姐,这个主犯零口供不认罪,指控的客观证据又不够,可怎么办?”助理带着难题请教潘春娟,在翻阅案卷材料后,潘春娟结合曾经的办案经验,点拨助理从主犯身边人的银行卡入手找寻线索,最终破解办案难题,主犯获判无期徒刑。

除此之外,潘春娟归纳总结了一套侦破毒品案件的“破局取证”方法,依靠这一套取证方法,先后追诉了17名毒品漏犯,其中14名获判无期徒刑。潘春娟将该取证方法与公安机关的“战友”进行探讨分享,“战友们”采取使用后也侦破了多起疑难案件。

发挥“以老带新”示范引领作用也是潘春娟一直努力的方向。她向全市同战线的青年检察干警以及公安干警分享关于毒品案件追诉漏犯的经验,并在全省初任检察官培训班上授课。“潘检察官的讲座既有专业性强的理论知识,又有生动鲜活的现实案例分析,让人听完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参训干警对潘春娟的课意犹未尽。

“希望通过经验的分享,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进一步激发重罪检察内在驱动力,助力青年检察官自主学习,尽快掌握办案新方法,提高检察业务水平,确保毒品犯罪案件办理质效。”潘春娟说。

既心怀除恶扬善的“猛虎”,也有着“细嗅蔷薇”的细致与温情,多年的情倾公诉,多年的无怨无悔,多年的坚守不移,使潘春娟收获了许多职业上的荣誉。“我们一起为禁毒多做一分努力,就能多压缩一分毒品的生存空间。”潘春娟说,“这便是我们坚守这份事业的价值所在。”

潘春娟

简介

现任温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其因禁毒业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2次,获个人嘉奖1次,获评浙江省第九届“最美浙江人·最美禁毒人”、全省优秀办案检察官、全省刑事检察人才、“最美温州人·巾帼建功”、温州市优秀政法干警等称号。

来源:浙江检察

素材:潘春娟

整理:章 洁

审核:汪 伦

监制: 张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