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看见“六个春城”系列报道之四

从高原内陆走向开放前沿,开放春城等你来……

二千多年前,楚国将领庄蹻率兵沿长江而上,几经周折,进入云贵高原腹地的滇池之畔,自此与故地失去联系,只在史书上留下了“庄蹻王滇”的只言片语。

时光流逝,历史迷雾中的真相已不可寻觅,但却让这样一个印记烙在后世人的认知中,延续了千年——偏于一隅的云南,山高路远,与世隔绝。

沧海桑田,日月更迭。进入新时代,滇池之畔,已矗立起一座繁华的现代化都市——春城昆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昆明城区一角。盘龙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为云南省会城市,昆明依托云南布局实施的“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两网络一枢纽”航空网及“两出省三出境”水路网,早已实现内畅外联、通江达海。

从地图上看,昆明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湄合作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交汇点,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乃至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重要门户,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第七届南博会开幕式现场。李熙临摄

昆明向上,“空中通道”辐射全球。坐拥全国第四个门户枢纽机场,昆明成为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长水国际机场国内外航线开通最多有396条,通航城市达191个。其中,南亚东南亚通航点达45个,位居全国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老铁路中国段,复兴号动车组飞驰在西双版纳州橄榄坝大桥上。杨林摄

昆明向南,中老铁路汽笛长鸣。早上在昆明吃完米线,搭上中老铁路上的复兴号列车,下午就能到老挝万象喝咖啡;昆明托管的磨憨口岸成为我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

以昆明为枢纽,“中欧+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沪滇·澜湄线”“澜湄蓉渝欧快线”运行不息;搭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昆明至广西钦州港东多式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开行首发仪式。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供图

路畅其行,货畅其流。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聚焦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目标,昆明顺势而为,于2023年印发《中国·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将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的战略枢纽、在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陆港。

擦亮“世界春城花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名片,昆明让四面八方游客近悦远来,“朋友圈”越来越广、“国际范”越来越足。2023年,昆明新缔结国际友好交流城市2座,国际友城增至52座。近几年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印度洋地区发展合作论坛、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等相继在昆明成功举办,开放昆明在世界舞台上耀眼夺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举办。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开放的“毛细血管”,不断向昆明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延伸。2023年,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凸显,全年运输货物1781.7万吨、增长42.8%,发送旅客1659.8万人次、增长101.3%;昆明创造的中国金融服务走向南亚东南亚等3项经验获评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杨林经开区、昆明综保区被认定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区外保税维修中心落地昆明高新区;昆明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建设工作中获评最好档次;昆明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外贸依存度从2021年的16%提高到2023年的近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老铁路出入境重要站点——磨憨站。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开放春城,生机无限,等着你的到来……

统筹:李发兴

记者:符 皓

联合出品:昆明市委网信办、人民网云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