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介绍,本市自2024年7月1日起,对失业保险金支付标准进行调整,具体为:第1-12个月失业保险金支付标准增加80元,调整到2255元/月。第13-24个月支付标准调整到1804元/月;延长领取支付标准调整到1595元/月。

市民政局介绍,本市将从2024年7月1日起调整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相关标准。本次调整的社会救助相关标准包括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民政定期定量补助对象救助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救助标准、已满16周岁仍在校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教育的学生的救助标准,以及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收入认定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货币财产认定标准、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货币财产认定标准等。

市医保局介绍,2024年7月1日零时起,本市职工医保将进入2024医保年度(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将从61万元提高到63万元,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仍按规定继续报销80%。详见↓

7月1日起本市将调整失业保险金支付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1日起,本市调整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相关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答

1

什么情况下可以领低保?

需要符合收入和财产两方面的标准——

一是收入方面,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本市同期低保标准。

二是财产方面,家庭人均货币财产低于24个月本市同期低保标准,标准调整后是38280元,并且家庭成员名下无生活用机动车辆,当然,残疾人用于功能性补偿代步的机动车辆除外。此外,还要求家庭成员名下无非居住类房屋,但有“居改非”房屋且兼作家庭唯一居住场所的除外。城镇居民家庭成员名下仅有1套住房或无房,或者有2套住房但人均建筑面积低于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本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农村居民家庭除宅基地住房、统一规划的农民新村住房外,家庭成员名下无其他商品住房。

2

如果困难群众家中还有正在读书的孩子,是否有“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救助标准可提高”的说法?

是的,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16周岁(含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救助标准是低保标准的1.3倍。同时,今年还明确,对已满16周岁但仍在校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教育的学生,其救助标准也是低保标准的1.3倍。

3

在认定低保等救助家庭收入时,是否有一部分工资是可以不计入收入的?

的确是这样的,本市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中,有实际就业行为,月劳动收入(包括计时制劳动收入等)达到本市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人员,在计算家庭可支配收入时实行收入豁免。目前的豁免金额为870元/月。

4

现在物价是稳定的,如果物价突然上涨,会调整低保金吗?

如果物价涨幅过大,本市就会启动价格临时补贴机制,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此外,对于困难家庭中的老人、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大重病患者等困难群体,本市还有相应的粮油帮困措施,困难群众可以凭借粮油帮困卡到指定供应点领取相应的粮、油、糖等生活必需品。元旦春节的时候,还会开展帮困送温暖活动。

5

如果已经享受了低保,但是生活还是有困难该怎么办呢

如果低保家庭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可以申请临时救助。如果还有困难,这些年上海也一直致力于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支持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捐赠财产、开展慈善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面向低收入人口开展各类慈善帮扶活动。此外,还有帮困基金会面对低收入人群开展的各类综合帮扶。如生活确有困难,可以向所在街道提出。

2024年度职工医保“封顶线”调高至63万元,个人账户资金7月1日计入到位

2024年7月1日零时起,本市职工医保将进入2024医保年度(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将从61万元提高到63万元,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仍按规定继续报销80%。

2024年医保年度的职工医保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住院(含急观)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均不作调整,仍然按照2023医保年度标准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医保年度参保人员的个人医疗账户资金,也将于7月1日计入,计入办法与2023医保年度一致。个人医疗账户资金余额可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自助查询。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上海发布、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上海民政、上海医保等

相关作者:周程祎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安通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