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桥镇磻溪村立足村情实际,坚持把村规民约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用“小村规”推动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不少村民请客办酒席都讲究要2碟10碗、好烟好酒,一场席办下来要花费好几万,饭菜经常浪费不说,还形成了攀比的风气。村规民约实施以来,婚丧客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现象已经基本没有了。”提起村规民约带来的改变,平日里主张勤俭节约的北磻村民赵亚朋很是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磻溪村秉持执行有主体、治理有方法的原则,采取由村“两委”班子成员推与群众推相结合方式,推荐在村内有威望、群众信任的乡贤、能人组成执行监督小组,在村“两委”的领导下,负责对村规民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者进行批评教育,对遵规守约的村民和家庭进行表扬,确保“村规民约”落到实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磻溪村采取入户走访、村民代表会议、道德评议会线下宣传和大喇叭、村民群线上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向村民广泛宣传村规民约的内容;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开展村规民约宣讲,通过多样的宣传方式,推动村规民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绝大多数”,号召广大村干部、老党员带头守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全体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共同营造文明乡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村规民约的影响下,移风易俗、文明乡风正日益融入并影响改变着磻溪村的发展和村民的生活。如今的磻溪村,已然成为了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乡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步,磻溪村将切实抓好移风易俗成果巩固,积极探索把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保护基本农田等工作融入村规民约的新模式,引导村民群众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移风易俗长效机制,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展现新时代乡村文明新气象。

编辑: 杨润婷

值周:胡亚玲 杨丹妮

主编:李胜

文明城市建设我知道

问: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垃圾分类是哪几类,具体怎么分?

可回收丢蓝色,有害垃圾丢红色,厨余垃圾是绿色,其他垃圾用灰色。

可回收垃圾(蓝色):玻璃类,牛奶盒,金属类,塑料类,废纸类,织物类;有害垃圾(红色):废电池,废墨盒,废油漆桶,过期药品,废灯管,杀虫剂;厨余垃圾(绿色):骨骼内脏,菜梗菜叶,果皮,茶叶渣,残枝落叶,剩菜剩饭;其他垃圾(灰色):妇女卫生用品,烟头,污染废纸,破旧陶瓷品,灰土,一次性餐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村规民约推动银桥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